紅糖湯圓,是酸的。
湯圓是甜甜的,帶著糯米的香氣。
白芝麻,黑芝麻,花生仁……各式各樣的,看得人眼花繚亂。
“這湯圓不好吃,沒酸味。”元宵節(jié),我同朋友這樣講,被嘲笑了一番,他們說我以前吃到過期湯圓,趕緊去找老板賠錢。
不知道我臉色當(dāng)時如何,總之是不好看的,我沒敢回話。
四川的老家,過年前爺爺奶奶會將糯米與大米,按照一定比例兌水磨成漿,靜置,用塊大紗布吊在屋檐前滴水,過程記不清,大抵如是。
最后用一個大壇子裝好,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的,放在最黑暗陰冷潮濕的那間屋子內(nèi),常年不見光。
每年如此,年年依舊。
大年初一早晨四點(diǎn)多,天未亮,我會被灶屋里的叮當(dāng)碰撞聲吵醒,憋著尿起床,摸著黑走到灶屋,白米粥將鍋蓋頂?shù)绵坂圩黜?,爺爺?shù)哪槺换鸸庥痴?,金紅金紅的。
初一是一年之初,不能睡懶覺,這是老人說的話,不知道有啥依據(jù),但出來工作后,不管怎樣,年初一總是早早起來,哪怕啥也不干,望著窗外發(fā)呆。
老家的初一早晨五點(diǎn)半之前,準(zhǔn)已開始用膳,白米粥里三五顆湯圓,紅糖餡的,十幾年的紅糖餡料。外邊的湯圓微酸,不是醋之內(nèi)那樣強(qiáng)烈的酸,是醇厚的酸,舒舒服服的,夾雜著紅糖的沙甜,
昏黃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不吵鬧卻也不冷清。
一筷清炒的大頭菜,一口湯圓咬破,里邊的紅糖流出,趕緊吸住,可仍舊擋不住,白米粥被染紅,那也是極好吃的,平日喝粥放糖總會被罵呢。
爺爺說,吃完要趕緊去山上給去世的親人燒香,有輩分高的,恭恭敬敬磕上三下。不怎么親的,也少燒上些紙錢,我母親那座墳,每次我一人跪在哪,周圍一群長輩和兄弟看著我,心底總怪怪的。
“叫你母親保佑你以后娶個漂亮媳婦。”小叔笑嘻嘻的,被嬸嬸打了一下。年幼的我真就這樣講,周圍人哄堂大笑,我茫然看著他們,不知道笑什么。可惜再有幾天就滿二十四了,也沒能摸上姑娘的手,頗為遺憾。
湯圓面放在那里,想吃的時候挖出一團(tuán)來,爺爺手是巧的,就那樣搓團(tuán)兩下,成了型,下在已經(jīng)煮好都的粥里。
我挺饞這一口,微酸沙甜,軟糯的,醇厚暖潤的香。
許多年以后,獨(dú)自一人過了許多個春節(jié)的我,不再懷念以前熱熱鬧鬧的氛圍,忘記了三四年不再見過的景致。
當(dāng)我初一清晨天未亮起床時候,煮一鍋白米粥,里邊放幾塊超市買的速凍湯圓,黑芝麻,白芝麻這些我從未聽過的湯圓,心底總空蕩蕩的。
長沙是熱鬧的,凌晨三四點(diǎn)還有人游玩,但唯獨(dú)春節(jié),人影不見一個,空蕩蕩的仿佛只有我。
我獨(dú)獨(dú)懷念那帶著微酸味的紅糖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