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學習更重要的,是懂得怎么樣去學習!學習方法,高效學習方法,閱讀方法有哪些?
蠶結繭成蛹后,一般會面臨兩種命運:一種是自己主動“撕裂繭房”,破繭成蛾;另一種是被人打開,扔進沸水里。
人生也是一樣,我們常會面臨各種選擇和挑戰(zhàn)。如果一直尋求安逸、不懂得從內突破自己,便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危機束縛,甚至被社會淘汰。
只有敢于挑戰(zhàn)、主動學習適應環(huán)境的人,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對于學習,一個更好的視角和心態(tài)是什么?或者說,怎樣去學習會更加有效呢?
我們把它分成三個步驟:
1
你需要對自己
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首先,你必須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這包括了解自己的興趣、天賦、優(yōu)點和弱點。通過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學習風格和思維方式,從而評估自身能力和適宜方式。
你的性格偏向于保守還是激進?耐心程度如何?愿意花費多少時間來參與學習?你對某一領域的掌握程度如何?......對于自我的清晰認知,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抉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

我們來舉個例子:假設你現(xiàn)在要涉足一個感興趣的領域,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呢?
那么你就要思考了:我對該領域的掌握程度如何?是略知一二還是熟練掌握?
如果只是略知皮毛,那就必須一步步從基礎學起;如果已經相對掌握了一部分內容,那就可以精益求精,學習更加深入的內容了...
因為每一種知識或技能都需要建立堅實的基礎,只有了解自己在其中的學習進度,我們才能在這個過程中對應的成長和進步,并且在實踐中充分應用它們!
當然你還要思考另一個問題:我的學習能力如何?我的自律程度又如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體驗,明明下定決心自學一種技能,剛開始還好,但是慢慢的就會遇到很多問題,問題堆積成山,就會越來越迷茫,后面的進度也跟不上,最后就只好放棄了...
所以說,如果你是一個學習能力和自律程度都比較強的人,那么你可以通過視頻教程和教學資料等材料來進行自學;
而學習能力或者自律程度沒那么強的人,就更適合參加相應的學習班進行學習。
這樣在專業(yè)老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之下,就能避免因缺乏指導而迷茫,或缺乏監(jiān)督而偷懶的問題了,從而幫助我們更快更好的完成學業(yè)。
這個就是自我清晰認知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為認知買單”。任何問題都是一樣的,我們在每一次抉擇學習方向的時候都該問問自己:我適合嗎?為什么適合?為什么不適合?這樣往往能讓你快速排除掉不恰當?shù)倪x擇方向。
所有的方式都是「別人的」,你全盤照搬,只是在笨拙地復制別人的學習模式。只有基于「知己知彼」的清晰認知,把它們融入到自己的學習之中,它們才會真正變成適合你、并且屬于你自己的東西。
2
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么?
現(xiàn)在面臨什么問題?
你的需求又是什么 ?
其次,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現(xiàn)在面臨一個什么問題,為了克服它,你的需求是什么 ?
—— 換句話說,你必須對自己「需要什么幫助」有充分的意識和認知,你才有可能獲得有效的支持。
有了目標的指引,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順利到達終點。
再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大學的舍友小Z,當年他畢業(yè)之后想開一家咖啡廳,這就是他的目標。
要想開一家咖啡廳,我們首先需要足夠的資金,但是剛畢業(yè)的小Z并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開店,這是“面臨的問題"。
所以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小Z必須"籌集足夠金額的啟動資金”,這就是他的需求。
在梳理好自己的當前情況之后,小Z就通過銀行借貸、邀請股東入股等等方式來解決了“啟動資金”這個問題。

這個簡單的道理放在學習里面也是一樣的,
假設你是一位股市投資者,你要通過學習去提高自己的綜合炒股能力。這個就是你的目標。
但是在學習中你發(fā)現(xiàn):你只擅長基本面分析以及中長線的操作,對于短線操作卻一竅不通,那么這就是你“面臨的問題"。
所以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我們要進行“短線操作”這一方面的彌補和提升,這就是你的需求。
清楚自身的目標、問題和需求之后,我們就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調整學習步伐,通過重點學習有關“短線操作”的課程知識點,努力提高自身短線操作能力,并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里面。
最后配合其余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這樣就能事半功倍的達到滿足需求、解決問題、實現(xiàn)目標的效果了。


3
想辦法去尋求
相應方法、渠道和信息,
將它們「化為己用」。
最后,就是想辦法去尋求相應的方法、渠道和信息,并將它們「化為己用」,融合到自己的學習當中,用它們來強化自己,并且解決當下的問題。
今天主要給大家總結了三個真正有效的方法:
1.跟隨專業(yè)的人學習
“靠近就是力量,力量就是方法”,想要真正深刻、系統(tǒng)的掌握一門知識,憑借自己的淺淺了解可不行。那怎么辦?
那就是要向專業(yè)的人請教,用專業(yè)的知識去彌補我們自身的短板。
在某一個專業(yè)領域,對自身形成一個清晰認知,并且對自己的目標和需求有了基本認知之后,我們就要去找這個領域的專業(yè)人士來學習和請教。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就先靠近這樣的人”,這是學習當中最快捷的一種方式。

在這個知識付費的時候,很多各個領域的大牛專家都會有自己的付費課程,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去報名參加各種的線上或線下課程,例如進階烹飪課程、PS技能課程、投資學習班、游泳課程等。
同時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尋找專業(yè)人士的微信公眾號、社交媒體和相關小視頻,學習他們分享的經驗和技巧。
有機會的,可以爭取通過參加俱樂部、交流論壇等活動,與其他學員交流分享經驗和技巧,獲取更多的學習信息。
2.把學習知識運于實踐
當我們學習到一定的知識之后,必須要把它及時應用到實踐當中,否則一切理論知識都是”紙上談兵“。
只有當你有了一個具體的實踐目標,比如:學習寫作課程后要寫一篇公眾號文章;學習烹飪課程后要做一頓大餐;又或者學習投資課程后要賺個多少錢...
當你帶著目標去尋找解決方法和知識,不管是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我們的效率都會大大提高。
而從實踐當中,我們會得到更多寶貴的經驗,這是理論學習過程中所不能體會到的,它能幫助我們應付更多的場景、靈活地處理不同事情。
將經驗提煉為自己獨到見解、方法論、思維模型、理論的過程,是發(fā)揮大腦真正潛力的一步,同時還是構建知識體系的重要一步。
3.自我審視與改進
學習過程中要經常性地對自己一段時間以來的思考、決策和行為做一個復盤。
不需要很嚴格,也不需要用什么很復雜的步驟和模板,就是簡單地回憶和總結一下,然后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關于「現(xiàn)在」:現(xiàn)在的我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有哪些地方是可以進一步提升的?這可以令你對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第二個問題是關于「過去」:迄今為止的我,我適合什么樣的方式,不適合什么樣的方式?這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進一步選擇適合自己的做法。
第三個問題是關于「未來」:我距離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克服自己的問題,還有哪些「環(huán)節(jié)」沒有打通?這可以幫助你更有針對性地「鳥瞰」自己,有意識地學習和吸收對應的方法和內容。

當然,也不局限于這三個問題 —— 這只是一個幫助你不斷鞏固和強化「自我認知」的辦法。
還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如制作思維導圖、頭腦風暴等,從而不斷地進行自我審視、自我反思和復盤。

最關鍵的是,你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發(fā)現(xiàn)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未來可以改進的地方,才能使種種外在的工具、知識、思維和方法,在自己的手中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
解決問題的鑰匙從來都不在外界,而是在自己手中。
總結
2023 RECRUIT /

學習很重要,但比學習更重要的,是“懂得怎么樣去學習”。
現(xiàn)成的知識是靜態(tài)的,現(xiàn)成的方法是別人的。只有基于自己的實際狀況和需求,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對其進行調整和提煉,才能“化為己用”,得到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
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知識寶庫的智慧搬運工,不斷優(yōu)化我們的學習節(jié)奏,最終形成一套量身定做的、只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