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2022客觀一刑法第22題20230621
(單選題)張某是甲工廠的領導,指示下屬梁某“想辦法”從乙工廠的技術人員田某處獲取乙工廠的技術秘密。梁某給田某30萬元,田某拒絕提供技術秘密。梁某拿出電鋸威脅田某,不答應便用電鋸鋸死田某。田某被迫說出技術秘密。梁某給了田某30萬元,田某收下。后甲工廠利用該技術秘密制作產(chǎn)品,銷量大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B項,根據(jù)刑法第219條,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yè)秘密,情節(jié)嚴重的,構成侵犯商業(yè)秘密罪。張某是教唆犯,梁某是直接正犯。AB項說法正確。 C項,脅從犯,是指被脅迫參加犯罪的人。如果行為人身體完全被強制或意志自由完全被剝奪,則不構成脅從犯,符合緊急避險條件的,可以成立緊急避險。梁某拿出電鋸威脅田某,不答應便用電鋸鋸死田某。田某已經(jīng)被壓制了反抗,意志自由完全被剝奪,因此不構成脅從犯,并且構成緊急避險,因為田某為了保護較大法益(自己的生命),不得已損害了較小法益(乙工廠的技術秘密)。C項說法錯誤。 D項,梁某、張某的手段既包含賄賂,也包含脅迫,也即這兩種手段不是對立排斥關系,可以并存。不能因為存在脅迫,便否定賄賂手段。因此,二人構成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田某收了錢,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這種受賄屬于事后型受賄,也即在提供了技術秘密后,田某收錢,屬于收取對價(不正當報酬)。D項說法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C。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