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近代決斗史


說起決斗,我們經(jīng)常在西方的古典名著或老電影中看到。有一個時期,西方人似乎特別愛決斗,大到政治家互相之間政見不合,小到升斗小民鄰里之間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矛盾,都有可能引發(fā)一場決斗。而似乎當時西方的法律默認這是一種合法的行為,可以維護榮譽和尊嚴。歷史上有不少名人死于決斗,最出名的,一個是俄羅斯的大詩人普希金,一個是美國的開國元勛漢密爾頓。其他參與過決斗的名人則數(shù)不勝數(shù)。
在1588年到1608年這20年中,僅在巴黎一城,就有8000多人在決斗中喪命。決斗在當時的法國、俄羅斯和美國都非常流行。文學家大仲馬、屠格涅夫、托爾斯泰等都曾參加過決斗;美國第7任總統(tǒng)杰克遜、法國第三共和國總理克列孟梭也是決斗場的老把式;“鐵血宰相”俾斯麥年輕時,更是把決斗當成體育鍛煉,在大學期間他就與人決斗過27次!據(jù)說林肯也參加過至少一次決斗。
決斗之所以這么流行,在于當時的法官甚至把決斗的結(jié)果當做判決的方向之一。這等于是從法律上鼓勵決斗。早在中世紀,司法決斗已經(jīng)被西歐各國廣泛采用。一旦某人在法官面前控告另一個人犯了罪,而對方堅決不承認,此時法官就會讓兩人決斗,誰在決斗中獲勝就能贏得官司。而輸?shù)囊环骄退銉e幸不死,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有時候,如果當事人不服法官的判決,也可以向法官提出決斗,如果贏了就可以推翻判決。因為當時的人們相信:在這種由上帝來裁斷的決斗中,正義的一方是不會被打敗的;只有怯懦的人才會在決斗中被打敗,而怯懦就意味著邪惡。 這種制度堪稱荒謬,但在誣告成風的歐洲,也是對付誣告的惟一辦法。

自古決斗就意味著男人之間的單挑,但是這個世界從來不乏喜歡作弊的人。經(jīng)常有人會在決斗的現(xiàn)場提前安排下埋伏,從背后向?qū)κ址爬浼蛘叽蚶錁專缓笤诖蟊娒媲爸e稱自己決斗勝利。隨著決斗越來越多。法國等決斗經(jīng)驗豐富的國家,甚至專門形成了一套決斗的規(guī)則。比如決斗雙方都要有助手和見證人,還要有外科醫(yī)生跟隨,及時搶救決斗的受傷者。一旦有比較知名的人物進行決定,那么將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件。會有上千人圍觀,為此都要出動大批警察維持秩序。決斗成了無聊市民圍觀取樂和茶余飯后的談資。
中國自古官府就禁止民間好勇斗狠。私自斗毆傷人都是要吃官司的。到明清時期,民間連兵器都是被禁止,因此決斗對當時的中國老百姓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詞匯。
那么中國男人都膽小不敢參與決斗嗎?瀚海狼山認為不是的!同時代的中國人居然也有參與并贏得決斗的記錄,不過是在遙遠的美國舊金山。
1848年,加州發(fā)現(xiàn)了金礦,引發(fā)了有世界影響的大淘金熱。這一時期美國也開始修建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鐵路,急需勞動力。華工出現(xiàn)了。
這批華工到達加州后,就成了美國華人的起源。華人參與淘金和修建美國大鐵路,成為主力軍。雖然當年的華工身材普遍比當?shù)匕兹耸菪。敲绹F路公司建設(shè)工地的經(jīng)理們認為:一個華工的工作效率其實至少頂3個白人壯勞力。因為華工雖然瘦小但是力氣卻不小,而且耐力特別強,可以一天工作至少12到14個小時;而白人工人連續(xù)做4個小時的體力勞動就撂挑子了。因此美國鐵路公司更愿意使用華工。華工是建設(shè)美國大鐵路的真正主力。

雖然美國兩洋鐵路的建成幾乎完全靠華工,但是鐵路開通儀式上卻沒有一個華人亮相,此事就連馬克吐溫都為此憤憤不平。美國鐵路的建設(shè)完成,加上加州的黃金礦也基本開發(fā)完畢,原來被當做香餑餑的華工勞動力,立即被美國白人嫌棄起來,這就是美國排華的開始。
失業(yè)的大量華工只好在當?shù)貜氖麻_洗衣店、開小飯館等小本生意以求生存,但是卻面臨美國行政當局到地痞流氓一致的壓迫和迫害。白人肆意搶劫和毆打華工幾乎成了社會風氣!
此時有一名華工站了出來,他的名字已經(jīng)很難被查清,要么姓林要么姓陳,一看就是廣東或者福建人,當面對已經(jīng)習慣了欺負華工社區(qū)的白人團伙頭子說:請你住手,要不我們明天早上用槍決斗!
結(jié)果第二天,當林(陳)先生拿著一把剛剛*****出現(xiàn)在約定好的街頭決斗場時,白人流氓頭頭卻最終沒有現(xiàn)身。此后當?shù)厝A人社區(qū)的狀況稍微有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