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鑄劍師,合鑄三把絕世寶劍,一劍功成萬古名!
劍,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遠(yuǎn)超過其具備兵器的地位,劍承載了華夏文化和傳說,也成為華夏文化的一種象征。
從西周開始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劍,此后劍不斷地被改造,鑄造,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的寶劍還有那些寶劍的主人。人們會把眼光聚焦在寶劍上或劍的主人身上,而劍的背后那些鑄劍師們卻被人遺忘。

說到鑄劍師,古代有四位著名的鑄劍師大師,他們鑄造了很多神兵利器,但留下了三把絕世寶劍,至今流傳。

鑄劍鼻祖:歐冶子
歐冶子,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人,是中國古代鑄劍鼻祖。一生鑄劍無數(shù),留下名劍數(shù)十把,每一件寶劍都是不得了的存在。如身為越國人的歐冶子為越王鑄了五把劍: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如果說這五把劍把歐冶子的名字打了出來,那么之后鑄造的寶劍直接讓他成神。
話說歐冶子仿佛生下來就是為了鑄劍的,年少時便學(xué)會了冶煉術(shù)。成年后鑄了“越王五常劍”后名氣冠絕華夏,后帶著徒弟干將、莫邪(傳說莫邪是歐冶子女兒)赴當(dāng)時著名的相劍大師、鑄劍師風(fēng)胡子之邀,來到楚國為楚王鑄劍。

楚王要求這次鑄劍要超越“越王五常劍”否則就殺了他,于是歐冶子走遍名山大川,尋找鐵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最后來到龍泉的秦溪山旁,發(fā)現(xiàn)在兩棵千年松樹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凈如琉璃,冷徹入骨髓,實屬上等寒泉。
于是在那鑿池取水,作為劍池。再利用鐵英、寒泉和亮石鑄造寶劍,據(jù)說歐冶子鑄劍時,雨師為其灑水,雷公為其鼓風(fēng),蛟龍為其護(hù)劍爐,不知鑄了多久,在徒弟干將協(xié)助下最終鑄造了一把絕世神兵——七星龍淵劍。

鑄劍伉儷:干將莫邪
據(jù)傳干將是歐冶子的徒弟,莫邪是歐冶子女兒,干將和莫邪結(jié)成夫妻,跟隨歐冶子赴楚地鑄劍。我們所熟悉的就是干將與莫邪合鑄的雌雄雙劍——干將莫邪劍。傳說干將莫邪采五山六合的金鐵之精,但鐵英無法熔化,劍鑄不成就會被殺,莫邪知道要鑄造絕世好劍必須要祭劍,于是莫邪跳入劍爐,作為劍引,干將忍痛鑄成雌雄雙劍。但最后干將還是被楚王殺了,不過楚王只得了雌劍,六百年后,有個叫雷煥的縣令修建城墻時挖出一個劍匣,打開有一劍,劍身上刻著二字“干將”。雷煥大喜,一直帶著干將在身邊,一日路過平津湖,突然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雷煥腰間的干將突然自動飛入湖里。水面立刻翻騰,不一會兒從湖底飛躍出兩條蛟龍,一黑一白,雙龍繞空盤旋幾周后朝著雷煥點了點頭后,隨即潛入湖底不見!

鑄劍、相劍二絕:風(fēng)胡子
風(fēng)胡子,春秋末期楚國人,不僅是有名的鑄劍師,也精于識劍、相劍,是當(dāng)時最著名的相劍師。風(fēng)胡子雖然是鑄劍,但他一生并未留下讓人嘆為觀止的名劍,反而因為他相劍而流傳后世。
前文說到歐冶子帶干將莫邪去楚國鑄劍,就是風(fēng)胡子邀請的。受邀請的師徒三人一共鑄了三把劍(干將莫邪劍是后面歐冶子死后楚王讓干將莫邪夫妻二人所鑄的),而這三把劍堪稱絕世寶劍,分別為:龍淵、泰阿、工布。

七星龍淵劍,被譽(yù)為誠信高潔之劍,劍成之后,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縹緲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得名龍淵。在《秦時明月》動漫中將此劍虛構(gòu)成守信大叔劍圣蓋聶的佩劍。在后世因避諱唐高祖李淵的名諱,改龍淵為龍泉。

泰阿劍,被稱為“威道之劍”,是楚國的鎮(zhèn)國之寶。泰阿劍與其他劍不同,自帶天、地、人,三才的威道劍氣,晉國出兵楚國奪劍,楚國不敵,眼看就要城破國亡。楚王雙手捧劍,長嘆一聲:泰阿劍啊,泰阿劍,我今天將用自己的鮮血來祭你!于是拔劍出鞘,引劍直指敵軍。匪夷所思的奇跡出現(xiàn)了:只見一團(tuán)磅礴劍氣激射而出,城外霎時間飛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獸咆哮其中,晉國兵馬大亂,楚軍趁機(jī)殺出大敗晉國。

工布劍,“八荒名劍”之一,歐冶子采堅利亮石,用寒水慢慢磨制后鑄造而成。與龍淵劍出自同一地方,采同一材料鑄造。風(fēng)胡子為其相劍為“釽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工布劍是可與龍淵相媲美的寶劍,但自楚國滅亡后,下落不明,至今成謎。
龍淵、泰阿、工布三劍,是歐冶子帶著徒弟一起鑄造的絕世好劍,在相劍大師風(fēng)胡子的品劍和推薦下,三把寶劍聞名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