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1923九月起義:保共反軍人政變政府的武裝暴動——保加利亞簡史45

2023-05-11 10:47 作者:特大號的DK  | 我要投稿

1923年的保加利亞先后經歷農民聯(lián)盟政府軍人政變政府,就在新政府通過軍事政變建立統(tǒng)治并試圖迫害保加利亞無產階級政黨之際,保加利亞人民在保加利亞共產黨的帶領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武裝起義,史稱“九月起義”

上期咱們講到了一戰(zhàn)后保加利亞農民聯(lián)盟政府的統(tǒng)治和保加利亞資產階級通過軍事政變顛覆政權的過程。公元1923年6月,保加利亞反動軍人集團發(fā)動政變,推翻了農民聯(lián)盟政府,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燦科夫政府,隨后對內迫害農民聯(lián)盟和共產黨人等革命者。

當時世界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正方興未艾,在蘇聯(lián)經驗的鼓舞和共產國際的指示下,保加利亞共產黨決定發(fā)動起義推翻實行法西斯恐怖政策的燦科夫政府,建立工農政權。保加利亞歷史上的九月起義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先期準備

1923年6月9日的軍事政變爆發(fā)時,共產國際的執(zhí)行委員會正在蘇聯(lián)莫斯科召開第三次擴大全會,保加利亞事態(tài)的發(fā)展和保加利亞共產黨在政變中的“中立”態(tài)度受到共產國際領導人的重視。

共產國際

當時保加利亞共產黨認為這場政變是“城市資產階級與農村資產階級之間爭奪政權的斗爭",因此并未幫助農民階級的農民聯(lián)盟政府,導致保加利亞全國上下并沒有在政變中出現(xiàn)有組織的抵抗,輕而易舉的讓資產階級奪取了政權。

農民聯(lián)盟

6月14日,共產國際寫信給保共中央,要求保共“認真研究局勢”,“同斯塔姆博利伊斯基(農民聯(lián)盟領導人)采取共同的果斷行動”。換言之就是要保加利亞共產黨和農民聯(lián)盟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采取一致行動。

但一直到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會議的最后一天,即6月23日,保加利亞共產黨仍舊對這場政變態(tài)度消極。為此共產國際通過了《保加利亞政變與共產黨》的決議,對保共猛烈抨擊。

保共中央并沒有認為自己做錯,因而拒絕執(zhí)行共產國際的建議,這導致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于7月2 日特地致函保共中央,在信中提出了3點要求:

共產國際

(1)承認由于你們提出恪守中立的理論所犯下的錯誤,并需要將這一錯誤公開告知全黨;

(2)黨要準備進入秘密活動時期,不能袖手待斃。十分明顯,如果此刻黨還未能轉入地下活動,將被迫這樣做;

(3)準備同農民結成聯(lián)盟,其中包括已經從斯塔姆博利伊斯基黨內分裂出來的領導人。

隨后共產國際又派遣保共駐共產國際代表、任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書記處書記的瓦西里·科拉羅夫(Васил Петров Коларов,1877—1950年)回國,幫助保共轉變立場。

瓦西里·科拉羅夫照片

科拉羅夫于7月初剛剛抵達瓦爾那市便在火車站被捕,直到8月初才獲釋。這段期間保共在7月1—6日舉行的中央全會上通過了《6月9日后的形勢和共產黨的任務》的決議,仍然為自己在政變中的政策進行辯護。

7月14日,共產國際錯誤估計形勢,認為保加利亞事態(tài)的發(fā)展很可能是歐洲新一輪"革命浪潮"的一部分,于是電告保共中央,敦促它與農民聯(lián)盟共同戰(zhàn)斗,"反對法西斯政府"。

可以說此時的保共確實在六月的政變中犯下右傾保守主義錯誤,但為了糾正保共,共產國際也不經意間犯下了左傾冒進的錯誤:即催促保共鋌而走險發(fā)動起義奪取政權,就這樣,整個九月起義就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在共產國際屢次三番的嚴厲批評和不斷催促下,保加利亞共產黨的季米特洛夫科拉羅夫等領導人決定轉變思想,堅定地執(zhí)行共產國際的決議。于是起義的工作在這一年8月份全面啟動。

季米特洛夫

1923年8月5—7日,保共召開了中央非常全會,瓦西里·科拉羅夫傳達了共產國際的指示,拿出一份事先擬好的武裝起義計劃。盡管會上黨中央組織書記托多爾·盧卡諾夫和一些州黨委的負責人認為起義時機尚不成熟,但大多數(shù)中央委員已經決定貫徹共產國際的決議精神,堅持提早起義(這就是另一個極端)。

于是大會匆匆確定了武裝起義的方針,成立軍事委員會,開始籌集武器彈藥,制定起義詳細計劃。而根據(jù)起義總計劃,全國將分為5個起義行動區(qū)同時行動,通過發(fā)動群眾進行武裝起義,推翻反動當局建立工農政府。

8月下旬,保共領袖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撰寫了幾篇論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文章,發(fā)表在黨報《工人報》上,號召和建議農民聯(lián)盟、社會民主黨和激進黨內的人士審時度勢,同共產黨人一起,結成反對政變當局和資本主義進攻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

保共領袖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

但事實的情況是,并沒有任何一黨響應號召采取一致行動,只有個別民主人士和農民聯(lián)盟一些基層組織成員,才與共產黨員去協(xié)商共同戰(zhàn)斗。這就意味著整場九月起義爆發(fā)的條件尚未成熟,至少在動員和號召上,沒有完成預期的目標。

當時保共內部也有一些領導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比如保加利亞社會民主工黨(緊密派)領袖迪米特爾·布拉戈耶夫,他因病住院沒有參加保共中央非常全會,但他卻并不贊成也不同意發(fā)動這場起義。

迪米特爾·布拉戈耶夫生于馬其頓貧農家庭,少時到伊斯坦布爾學習制鞋手藝,1875年到加布羅沃學習。早年就投身于民族運動,也曾參加過保加利亞四月起義,還在1877—1878年俄土戰(zhàn)爭期間參加過保衛(wèi)舊扎果臘的戰(zhàn)斗。

保加利亞四月起義

保加利亞獨立后布拉戈耶夫奔赴俄國求學,先受俄國民粹派影響,后轉而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和拉薩爾等人著作,并開始在學生和工人中宣傳科學社會主義。1883年他在彼得堡創(chuàng)建社會民主主義組織布拉戈耶夫小組,出版《工人報》。

馬克思的《資本論》

1885年2月布拉戈耶夫被俄國警察逮捕并驅逐,回國后參與發(fā)行保加利亞第一份社會主義刊物——《當代指南》。1891年8月又領導創(chuàng)建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1894年改稱保加利亞社會民主工黨,即保加利亞共產黨的前身。

1919年布拉戈耶夫緊密派加入了共產國際,并于5月將緊密派改為保加利亞共產黨。但遺憾的是,就在九月起義的當口,這位頗有遠見的保共領導人卻因病無法參與決策,早在1918年他就指出:

“進行一場社會主義革命或無產階級革命,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等待資本主義大國革命的成功。保加利亞是個不發(fā)達的小國,它的革命要成功3/4依靠外部環(huán)境,只有1/4依靠內部的力量。一些小國像保加利亞、匈牙利和烏克蘭的孤立的革命是沒有希望成功的。”

而從最終九月起義的結果來看,迪米特爾·布拉戈耶夫無疑是有先見之明的。等九月起義失敗后,迪米特爾·布拉戈耶夫不得移居蘇聯(lián),不久后便逝世。布拉戈耶夫的成績主要是將馬克思許多著作譯成保加利亞文,并寫有哲學、政治經濟學、歷史、美學等方面的著作和有關保加利亞文學的論文。

盡管此時迪米特爾·布拉戈耶夫在病床上反對倉促起義,但九月起義的準備工作還在緊張籌備中:共產國際和蘇聯(lián)所提供的武器,也通過黑海不斷的偷運進保加利亞,一場大起義即將爆發(fā)!


九月起義

1923年保加利亞的九月起義進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9月13—22日),起義中心在保加利亞的中部和南部,帶有自發(fā)性和分散性;第二階段(9月23日至月底),保加利亞共產黨發(fā)出起義信號,起義席卷全國,在持續(xù)一周后徹底失敗。

早在1923年9月12日,燦科夫反動政府就得到了有關保加利亞起義的消息,隨后開展恐怖政策,在全國范圍內抄查共產黨的俱樂部,并對共產黨員進行搜捕,被捕人數(shù)一度超過了2000名。

如此情形之下,一些共產黨開始號召煙草工人、建筑工人和林業(yè)工人舉行政治性罷工,以抗議大逮捕。9月14日首都索非亞各工會組織大罷工,燦科夫政府當局出動軍警驅散群眾集會,又有30人被捕。

亞歷山大·燦科夫

另一方面,一些對政府不滿人士選擇提前動手:9月13日,保加利亞的梅格列什村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接著在舊扎戈臘州和新扎戈臘州等地都爆發(fā)了自發(fā)的、以農民群眾為主的起義。

舊扎戈臘州起義爆發(fā)后,大部分農村都宣布建立工農政權。等到20日凌晨,各地農村起義隊伍開始攻入舊扎戈臘城,占領警察局、軍營和政府機關。但由于指揮員在交火中犧牲,這些缺乏統(tǒng)一組織和領導的分散起義者們,放棄了進一步攻城的計劃。

保加利亞舊扎戈臘州

隨后附近地區(qū)也受到鼓舞建立了工農政權,但也都因為自發(fā)性和分散性所以并未奪取縣城。所以在全國爆發(fā)起義之前,這一地區(qū)的起義最終都因孤立無援而被政府軍給鎮(zhèn)壓下去了。

事已至此,保加利亞共產黨中央于9月15日開會討論時局:中央組織書記托·盧卡諾夫堅決反對匆忙起義,主張派人先到各地做解釋工作,為起義做必要的準備;但科拉羅夫卻以共產國際的名義從莫斯科傳來指示,要求立即舉行武裝起義,不要過多地考慮客觀條件。

保加利亞位置

這位瓦西里·科拉羅夫生于保加利亞舒門市的手工業(yè)者家庭,中學時代就接受社會主義思想,先加入社會民主工黨,任黨組織書記。后留學瑞士學習法律,并在此期間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1905年瓦西里·科拉羅夫當選為社會民主工黨(緊密派)中央委員,1919年5月,緊密派社會民主工黨改名為保加利亞共產黨,科拉羅夫成為了中央委員會書記。1921年后他率領保共代表團參加了共產國際的“三大”和“四大”,如今作為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來指導1923年保加利亞的九月起義。

瓦西里·科拉羅夫

正如前文所說,共產國際此時也犯下了左傾的錯誤,將九月起義從一個極端帶到了另一個極端。而瓦西里·科拉羅夫很不幸的就成為了這種錯誤的執(zhí)行人,堅持提前舉行起義!

最終保共中央決定于9月23日凌晨起義,目標是推翻燦科夫政府,建立工農政權。決議還決定建立一個由共產黨和農民聯(lián)盟的代表組成的軍事革命委員會。而具體的起義則由季米特洛夫科拉羅夫親自領導。

九月起義

而在保加利亞共產黨有組織的帶領下,各地起義進展順利,取得了不錯的成績:9月23日起,弗拉查州、維丁州和洛姆縣的大部分城鎮(zhèn)和廣大鄉(xiāng)村被起義者占領,切斷了從弗拉查市通往斐迪南城(米哈伊洛夫格勒)的鐵路,并在斐迪南城成立了工農政府。

9月24日季米特洛夫科拉羅夫等起義領導人來到斐迪南城,建立了革命委員會和起義總指揮部。隨后發(fā)表了告全國士兵書,號召士兵們站到起義者一邊,參加起義。而弗拉查州農民聯(lián)盟州委員會領導也決定發(fā)動盟員與共產黨員一起共同戰(zhàn)斗。


雖然這場九月起義在全國各地農村和中小城鎮(zhèn)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始終沒有在較大的軍事、行政和交通中心(如索非亞、普羅夫迪夫、魯塞、瓦爾那、舒門、普列文等市)掀起波瀾,這使得反動當局調動軍隊以大城市為中心,開始鎮(zhèn)壓起義。


保加利亞行政區(qū)劃

9月26—27日,政府軍調集了一支強大的部隊,打敗了西北部幾個主要城鎮(zhèn)的起義隊伍。9月29—30 日,在政府軍部隊的接連打擊和鎮(zhèn)壓下,各地起義的火焰逐漸熄滅......


余波

就在起義被燦科夫政府重兵鎮(zhèn)壓之際,9月27日保共領導人季米特洛夫科拉羅夫帶領一小部分起義隊伍撤退到南斯拉夫境內。9月29日全國其他地區(qū)零星分散的起義也都陸續(xù)停止。

等到9月底,各地起義先后被政府軍鎮(zhèn)壓下去,5千名起義者被槍殺或絞死,期間約2萬多人傷亡,上萬名起義者被捕。轟轟烈烈的保加利亞九月起義就這樣悲劇的落下了帷幕。


事后,保共領導人季米特洛夫流亡國外,并被保加利亞政府當局缺席判處死刑。瓦西里·科拉羅夫則再次跑到蘇聯(lián),并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同季米特洛夫一起組織領導了保加利亞祖國陣線和反對德國占領軍的武裝斗爭,當然那就是后話了。

眼下保共在季米特洛夫科拉羅夫離開保加利亞后,被政府當局判為非法,蒙受了巨大損失,不得不在10月將總部遷往維也納。更為致命的是,由于起義失敗,黨內出現(xiàn)了爭論和矛盾,導致了黨內分裂。


季米特洛夫照片

1923年10月23日保加利亞共產黨發(fā)表了致保加利亞工人和農民的公開信,指出在人民和政府當局之間已經出現(xiàn)了一條鴻溝,工農大眾必須繼續(xù)進行求生存的斗爭,直至推翻軍事政變當局,建立自己的政權。

當然在缺乏組織和領導的客觀條件下,保加利亞革命嚴重受挫,這也間接導致保加利亞在二戰(zhàn)時期投入軸心國法西斯陣營。事后保共總結了九月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但對已經蒙受的巨大損失卻難以彌補。

盡管如此,九月起義還是保加利亞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轉折性事件",此后幾十年里的保加利亞史學界,特別是黨史專家,一直稱這次起義為“反法西斯起義”,甚至將它拔高到“世界上第一次反法西斯起義"的地步,稱它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運動史上光輝的一頁"。

這種觀點一度在保加利亞史學界長期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成為了不可更改的歷史定論。但在后來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保加利亞從社會主義變成資本主義后,這種觀點已基本被拋棄,甚至關于燦科夫政府是否實行法西斯政策、是否存在法西斯主義的問題,也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時至今日還有各種不同的理論和解釋。

反映九月起義的保加利亞電影《九月英雄》

無論如何,九月起義至少也是保加利亞在兩戰(zhàn)之間的重要歷史性事件,對此遠在東方的中國,也對保加利亞九月起義事件做出了一系列的報道:比如京滬兩地的《晨報》、《益世報》、《京報》、《申報》、《新申報》、《時事新報》等,幾乎每天都有來自索非亞、倫敦、巴黎和柏林等地關于起義進程的報道。

而在九月起義失敗后,保加利亞國內形勢日益嚴峻,尤其是保加利亞沙皇鮑里斯三世更是如坐針氈,他在1923年12月3日給父親斐迪南一世的信中說道:"事態(tài)發(fā)展的后果,對我來說已很清楚:有朝一日,不是對九月事件耿耿于懷的莫斯科,就是死難者的追隨者,抑或是國外勢力,會把我送到天國。"

沙皇鮑里斯三世

這反應了鮑里斯三世的復雜心態(tài):他十分擔心6月政變的燦科夫政府將九月起義的矛頭指向他本人,為此他必須對反動政府表示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他還要擔心保加利亞革命黨對他的“報復”,盡管他在九月起義事件中保持中立態(tài)度,對政事不聞不問來換取個人性命和王座的安穩(wěn),但身處君主的位置上,鮑里斯三世時刻都被架在火上炙烤。

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保加利亞不可避免的緩步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參考資料:《保加利亞史》、《保加利亞史略》、《歐洲歷史大辭典》、《帶刺的王冠——博里斯三世1918—1943》、《1923年9月起義》

喜歡本DK作品和世界歷史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本DK其他平臺賬號,觀看更多內容!



1923九月起義:保共反軍人政變政府的武裝暴動——保加利亞簡史45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胶州市| 舒兰市| 沙田区| 高碑店市| 太白县| 安陆市| 镇远县| 盐城市| 星子县| 溧阳市| 舟山市| 金昌市| 锦屏县| 太仆寺旗| 高唐县| 武穴市| 工布江达县| 伊宁市| 卢龙县| 汉阴县| 赫章县| 郴州市| 闽清县| 诸暨市| 洪洞县| 大荔县| 上饶县| 秦安县| 岱山县| 虎林市| 东平县| 贵德县| 六安市| 景泰县| 湟源县| 集安市| 普陀区| 阿克苏市| 慈溪市| 安宁市|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