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何以測量人心——我眼中的《心理測量者》第一季

2019-06-20 19:15 作者:Reedoo  | 我要投稿


【本文幾乎不含劇透,可放心閱讀】

心理測量者所講述的是在人們各項心理指標與思想傾向都被數(shù)值化的未來社會中,警察們利用能夠衡量他人犯罪系數(shù)的武器追查與懲治犯人,甚至是將犯罪扼殺在搖籃之中的故事。

本來只看了一遍的作品我是不敢寫賞析文的。一是怕因為歪曲了作品的概念,誤導了沒接觸過作品的觀眾,又或是引起作品粉絲的不滿;二是認為只看一遍會錯過作品的許多細節(jié),無法領會作者想要傳達的深層感情。但是《心理測量者》這部作品實在給了我許多驚喜,所以先破一次例,希望在這里談談我對該作第一季的一些粗略感受。

寫在前面

其實在很久之前我就聽說了“心理測量者”這個名字了,一是因為EGOIST為其演唱的兩首片尾曲過于驚艷,二是因為其編劇“虛淵玄”的大名。

我對"心理測量者"這個名字最初的印象,不過是來自宣傳片中那"拿著設計古怪的大槍的主角團,在充滿哥特風的街頭追逐犯人"的場景。之所以一直沒看,很大程度是虛淵玄在《魔法少女小圓》和《Fate/Zero》中給我的“愛的洗禮”還過于熱切;同時這還是一部被“河蟹”的作品,當時一度也找不到在線播放源。

在多年之后,我在機緣巧合間又看到了這部作品。在懷著復雜的心情點開它的第一集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差點錯過了一部多么優(yōu)秀的動畫。也因此,對虛淵玄,這個自稱“愛的戰(zhàn)士”的男人,有了新的認識。

充斥著矛盾沖突的世界觀

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實也不只有看山不喜平),矛盾沖突是戲劇作品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戲劇作品的精彩程度離不開它本身矛盾沖突的設置與處理,而《心理測量者》從世界設定,再到故事發(fā)展都無處不是激烈的沖突。為了盡可能不劇透,這里主要只討論四個基礎的設定:“Psycho-Pass”、“支配者”、“執(zhí)行官”與“監(jiān)視官”,以及這些設定中埋藏的沖突。

PSYCHO-PASS (サイコパス,心理通行證)

這是整部作品的一個核心概念(也是大標題)。在近未來社會,人們各種心理狀態(tài)和性格傾向都被數(shù)值化,這套數(shù)值也被稱為“Psycho-Pass”。通過這套數(shù)值可以推斷出該人的興趣愛好及其合適的職業(yè),從而實現(xiàn)“人人各得其所”,從此過上“不必煩惱自己前途的美好人生”。除此之外,這套數(shù)值還能通過衡量一個人當下的感情、欲望和心理狀態(tài),從而衡量一個人的“心”。

其中,“犯罪系數(shù)”便是這套數(shù)值之中的一個指標,它可以判斷一個人犯罪的可能性和他的危險程度。由此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的人,在他實施犯罪之前及時將其隔離并進行心理治療;并且可以定位到罪犯,并及早將其"消滅"。

支配者(ドミネーター,Dominator)

常守朱與Dominator

這是由警方所持有的槍械,需要與中央的“西比拉”系統(tǒng)連接才能使用。使用前它會對持槍者進行用戶驗證,因此未獲得授權(quán)的人無法使用。它會自動檢測所瞄準的人員的犯罪系數(shù)。若是瞄準對象的犯罪系數(shù)低于100(非潛在罪犯),則會自動鎖定板機。反之,若是瞄準對象的犯罪系數(shù)高于100時,則會視情況在非致命的麻醉槍形態(tài)(犯罪系數(shù)低于300)與致命的消除者形態(tài)(犯罪系數(shù)高于300)間切換,以公正地懲治罪犯。

執(zhí)行官

厚生省公安局負責犯罪搜查的刑警,負責對犯罪系數(shù)過高的潛在犯罪者進行犯罪解讀、預測以及抓捕(或"處決")。由于他們自身的犯罪指數(shù)過高,他們也被視作潛在犯罪者遭到輕視,并受到當局嚴密的監(jiān)控,離開監(jiān)視官獨自行動是不被允許的。

監(jiān)視官

對執(zhí)行官進行監(jiān)控、管理及指揮的刑警,地位遠高于執(zhí)行官。只有擁有極低的犯罪指數(shù),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三觀端正并有冷靜的決斷力和社會模范性的高端知識分子才能擔任。作為監(jiān)控執(zhí)行官的存在,嚴格負責搜查行動及其全部責任與職務。

在第一集了解了上述幾個概念設定后,就會立刻意識到編劇在這組設定中埋下的幾個“地雷”。在這樣悉心的設置下,哪怕只有一點火光,都會迎來大爆發(fā)。

槍與持槍者

首先,“支配者”使用前必須連接中央的“西比拉”系統(tǒng)進行持槍者的合法性驗證。雖然這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不會讓這把強大到可怕的武器落入壞人手中,但是也注定了這是一把需要“聯(lián)網(wǎng)”的槍。只要刑警們拿著它跑到了連不上中央系統(tǒng)的地方,這把槍就是一塊廢鐵。

其次,“支配者”是以瞄準對象的犯罪系數(shù)來作為射擊基準的。換句話說,只要這把槍(或是說“西比拉”系統(tǒng))覺得瞄準對象“不構(gòu)成威脅”,便會鎖定板機。同上,雖然這樣“看上去很安全”,但是哪怕被瞄準的這個人他的確有犯罪行為,只要他的犯罪系數(shù)達不到射擊標準,這把槍還是一塊廢鐵。

由這兩點就可發(fā)現(xiàn),在故事中,真正在完成執(zhí)法的是這把槍,而不是持槍的刑警本身。刑警所做的,只是把這把槍帶到它該去的地方而已。這樣的武器確切來說并無“保衛(wèi)持槍者自身安全”的能力,且其持槍者更大程度上講只是一具傀儡,而不是工具的使用者。這層“持槍者與槍”間新穎而微妙的關(guān)系是故事設定的一大亮點。

獵犬與牧羊人

除此之外,“執(zhí)行官”與“監(jiān)視官”是另一層在設定中便存在奇特的關(guān)系。比起明面上的下屬與上司關(guān)系,他們的關(guān)系更像是“獵犬”與“牧羊人”,這直接體現(xiàn)在他們的代號中(這是不是有點太直白了喂)。由于“執(zhí)行官”的犯罪系數(shù)高,因此他們負責親臨犯罪現(xiàn)場、實施對犯罪者的追捕和必要時的處決(之類的粗重黑活)?!氨O(jiān)視官”負責的是對“執(zhí)行官”的控制和指揮,防止他們逃脫公安局的控制和做出出格的行為。由于不需要像“執(zhí)行官”那樣親臨某些(令人SAN值狂掉的)犯罪現(xiàn)場或是開槍殺人,這也保證了“監(jiān)控官”能維持極低的犯罪系數(shù)。(雖說如此,其實也阻止不了大多數(shù)“監(jiān)控官”犯罪系數(shù)飆升)

獵犬與牧羊人

雖然這兩者平時是像同事般一同辦公,但實際上他們的社會地位并不平等。這也使得“執(zhí)行官”們雖然在公安局工作,但仍然會被社會上的人們以“潛在罪犯”來看待。這是工作崗位與實際社會地位的矛盾。

除了社會上犯罪系數(shù)高于100的潛在罪犯外,“監(jiān)視官”本身也有可能由于犯罪系數(shù)的升高而“跌落”至“執(zhí)行官”。而且由于犯罪系數(shù)的(幾乎)不可逆,這個轉(zhuǎn)化是單向的,一旦成為“執(zhí)行官”就無法再成為“監(jiān)視官”。昔日高高在上的“監(jiān)視官”或是共赴戰(zhàn)線的同事,很容易因為工作中發(fā)生的閃失而變成被無法融入社會的“執(zhí)行官”,成為自己的下屬。(所以說刑警各種意義上來說都是高風險職業(yè)) ?這是職業(yè)生涯與社會地位轉(zhuǎn)化的矛盾。

這兩個矛盾沖突使得公安局刑事科除了處理案件時所可能遭遇的危機外,其成員的考量和同事關(guān)系也頗為復雜。在這樣的“里應外合”下,就注定了這個故事不會簡單。

除了這四個基礎設定中埋下的矛盾的種子外,故事發(fā)生的舞臺本身——一個以“Psycho-Pass”數(shù)值為核心所建立、大部分由無人機械運作、與外隔絕高度自治的社會,也處處隱含著沖突,但由于篇幅關(guān)系這里就不多贅述了??傊?,即使不討論故事,單靠這些設定就能一睹作品的玄機。只要編劇拿捏得當,哪怕單是利用這些設定就能寫出不錯的故事。

更何況《心理測量者》制作組的野心并沒有止步于此。

群像劇外衣下的血肉之軀

不可否認,虛淵玄(下稱“老虛”)對群像劇類型的題材有著極強的駕馭能力。不論是《魔法少女小圓》還是《Fate/Zero》,老虛都能將每個小人物的命運刻畫的淋漓盡致,以此揭示蘊藏在大情境下的主題——或是對命運輪回的抗爭,或是對英雄夢碎的悲歌。而這一次,老虛在《心理測量者》中的筆力相較前兩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形象豐滿的人物

在22話的篇幅里,除去主角團外,有名有姓的登場角色有30位之多。也許第一次看完之后你無法把每一個人物的名字記住,但是只要看到他們的面孔,相信你還是會記起他們的故事。

可以說,只要有名字的角色,老虛都沒有讓他們“打醬油”——他們每個人都有鮮明的性格,都有屬于自己的心結(jié)、自己的行事邏輯,以及屬于自己的一段故事。

在這個作品里,沒有十惡不赦的大反派,也沒有只會喊口號的主角。他們的行為都是符合自己的性格,或是出于自己的考量的。當鏡頭聚焦于他們身上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那個壞事做盡的惡人似乎也不再是那么無法原諒了,那個形象光鮮的主角原來也有這樣混沌無力的時候。當你回憶起一個角色的時候,第一反應似乎不再是可以給他貼上的標簽,你會遲疑、會發(fā)現(xiàn)他無法用只言片語介紹完。仿佛他就是一個鮮活的“人”,而不僅僅只是動畫作品里的一個角色而已。

與此同時,每個人物的故事線也并非是孤立的。你可以在他們各自的故事中驚喜地發(fā)現(xiàn)其他熟悉的人物的生活痕跡,甚至會瞥見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每個人物都在彼此的故事中穿行著、生活著?;秀遍g,你會以為自己不是在看一個22集的連續(xù)劇,而是自己分明就置身在這個世界里,自己就是他們故事中的一員。

在琢磨老虛筆下的群像劇為何會擁有這般魔力時,我發(fā)現(xiàn),老虛的作品的展開手法似乎與其他常見的日本動畫相悖。不同于一般日本動畫一上來就設法向觀眾展示和解說一個早已被設定好的人物,老虛似乎更傾向于用情境和故事來塑造人物形象。把人物置于一個事件情境下,用人物在該事件中的反應——語言、表情、動作等,來映射人物的性格,以此喚起你想要進一步了解這個人物的好奇心——這是不是更接近我們?nèi)粘I钪辛私庖粋€人的方式呢?

不僅如此,老虛還十分擅長維持角色之間的“平衡感”。很多時候,故事中的人物都是以“小團體”的形式出現(xiàn)的:除了主角團“一名監(jiān)視官與兩名執(zhí)行官”的搭配外,反派角色也經(jīng)常三三兩兩出場;哪怕是正反派對峙,同場出現(xiàn)的也常常不會少于三個角色。當事件發(fā)生時你便會發(fā)現(xiàn),這些小團體并非只是偶然的人物組合。各個角色的性格、思想或行事邏輯雖然沖突,卻總會形成一種巧妙的平衡。這也使得劇情在角色的互動和摩擦間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fā)展。而借此機會,你可以根據(jù)角色所選擇的立場窺見他們各自的心路歷程,甚至還能聽到編劇借不同角色之口所講述的思想。

一次又一次事件,當我們跟隨著角色的腳步,陪著他們歡笑、錯愕、流淚、奮起后,我們對人物的認識愈發(fā)深入,我們腦中拼湊的人物形象也愈發(fā)豐滿。此時,他們似乎也不再只是一張張單薄的紙片,已然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血肉之軀了。

反烏托邦下對“人”的重新思考

自稱“愛的戰(zhàn)士”的虛淵玄以其“溫暖人心”(其實是血液和內(nèi)臟的溫度?)的作品風格聞名,他的筆下也似乎罕見有美好的大團圓結(jié)局。在看他的作品時總是提心吊膽的,不到番劇結(jié)束的那一刻都不敢聲稱自己喜歡一個角色,生怕上一秒還活蹦亂跳的角色在下一瞬間就慘死在自己面前。

至少,這是在看《心理測量者》之前對虛淵玄的印象。而在看完這部作品之后,感覺自己對這位以發(fā)便當為樂的劇作家有了不一樣的認識——虛淵玄是位"不會造夢"的編劇,他的作品里似乎不存在"奇跡"。

虛淵玄并不會為了"讓作品更有深度"而去殺死角色。只是單純的,他筆下的角色似乎"運氣都并不那么好"。角色們的周遭不存在偶然和巧合,在遇到不幸時也不會有任何奇跡降臨。他們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他們做出的選擇的結(jié)果,他們也唯有靠自己的雙手雙腳才能走出困境。

如果HAPPY END有那么容易,那么筆下的角色之前付出的努力熱血豈不像謊言一樣虛無縹緲。

正是這樣,"人性"與"希望"在他筆下也比任何時候都來得更具說服力。

心理測量者中的東京

雖說舞臺是在儼然成為反烏托邦社會的日本,但作品所探討的話題卻絲毫未局限于故事的背景。相反,在作品中上演的一段段故事卻是現(xiàn)代都市中人們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機械而重復的工作所帶來的壓力與焦慮,網(wǎng)絡上豐富的人際關(guān)系卻打發(fā)不了的空虛,還有那在心頭揮之不去的、對過往過失的內(nèi)疚和遺憾。

只不過當這一切都被放到了這個舞臺中的時候,每個人心中的陰霾都被放大了。皮囊不再是人們內(nèi)心想法的庇護所,所有的情緒變化都在Psycho-Pass面前變得透明而公開。于是,有的人戴上了掩蓋內(nèi)心的面具,成為公眾眼里的"好公民";有的人拿起刀槍奮起反抗,只為奪回守護自己"思想自由"的權(quán)利;而有的人發(fā)現(xiàn)了這個系統(tǒng)底下的漏洞,在Psycho-Pass的死角處肆意妄為。

但當我們以為"扭曲"、"壓抑"、"犯罪"是這部作品的主旋律,Psycho-Pass的出現(xiàn)正是為了揭露人們心中的陰暗面時,虛淵玄卻悄然地在這個作品中譜寫了一曲人性的贊歌。Psycho-Pass一并放大的不僅是人的負面情緒,還有人性中許多容易忽略的閃光點。在危險與混沌面前,這些人性中的光輝則成了"人雖脆弱卻永遠無法被戰(zhàn)勝"的有力證明。

終于,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個自稱"不會寫HAPPY END"的虛淵玄,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其實充滿著對"人性"的希望和愛(這才是真·愛的戰(zhàn)士)。還有那整部作品"測量人心"的噱頭底下,埋藏著的卻是"人性無法被衡量"的主題。


本來只是想稍微寫一下自己對這部作品的看法,卻不小心將它寫成了5000多字的小論文(汗)(有感受到我對老虛那快要溢出來的愛了嗎?)

感謝看到這里的小伙伴,也謝謝你們的支持和(明示中……),我們下篇文章見吧。

何以測量人心——我眼中的《心理測量者》第一季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敦化市| 桐城市| 涞源县| 那坡县| 丹寨县| 交城县| 平邑县| 阿合奇县| 永德县| 高阳县| 香格里拉县| 湟源县| 珲春市| 高安市| 霍城县| 柳林县| 湾仔区| 岳池县| 洪雅县| 慈利县| 江门市| 衡东县| 九江县| 宕昌县| 南部县| 建瓯市| 广饶县| 靖远县| 巴中市| 青海省| 北流市| 益阳市| 华亭县| 磴口县| 海宁市| 乌拉特前旗| 霍林郭勒市| 聂拉木县| 保德县| 博白县| 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