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詩人尤袤的十首詩詞,平易曉暢,無華麗辭藻,無生辭典故
他是南宋著名詩人,與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并稱為“南宋四大詩人”,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尤袤(mào)。
尤袤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自小愛家學(xué)的熏陶,據(jù)說尤袤5歲的時候就能為詩句,10歲時就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神童,15歲時更是以詞賦聞名于毗陵郡。
紹興十八年,21歲的尤袤參加了科舉,原本是狀元及第,后因得罪奸臣秦檜,被改為三甲37名,此后便入仕為官。
尤袤最初被授泰興縣令。此時的宋室已是山河破碎,偏安江南。而泰興則處于南宋邊區(qū),金兵時常入侵,因為金兵時常入侵,造成泰興城內(nèi)混亂不堪、民不聊生。
尤袤上任后,一面為民眾請命,以革除苛捐弊政;一面又率領(lǐng)軍民們整修城廓,以防金兵再次入侵。
紹興三十一年十月,金兵大舉南侵,揚州、真州(今儀征)等城都被攻陷,只有“泰興以有城得全”。
由此可以看出尤袤率民御敵的能力,以及他以人格魅力所形成的向心力,在這次戰(zhàn)爭中所閃現(xiàn)的光彩可見一斑。
正是因為在泰興的政績很好,尤袤奉調(diào)入京,任秘書丞兼國史院編修官和實錄院檢討官,質(zhì)又升任著作郎兼太子侍讀。

乾道八年二月,尤袤因參與一些大臣反對孝宗任用安慶軍節(jié)度使張說執(zhí)政,于次年冬被趕出京城,任臺州知州。
尤袤在任臺州知州期間,曾減免了一萬多戶無地貧民的稅收,組織民工加厚和加高了前任知州修筑的城墻。這讓后來臺州發(fā)生洪水時,城區(qū)因城墻高、厚而沒有受淹。
宋孝宗對尤袤勤于政事和憂國憂民的品德十分贊賞。不久就提升他為淮東提舉常平,后又調(diào)任江東提舉常平。
提舉常平簡稱"倉臣",主要負(fù)責(zé)管理救濟(jì)和農(nóng)田水利等事務(wù)。尤袤在江東任內(nèi),適逢大旱,他率領(lǐng)人民抗災(zāi),并設(shè)法賑濟(jì)災(zāi)民。后因功被召入朝,授吏部郎官、太子侍講。

尤袤為官正直敢言,他多次要求宋孝宗革除弊政,以弭民怨。他對朝廷禮制和人才使用提出了很多正確的意見,深受宋孝宗的贊許。
在此期間,尤袤極力推薦陸游,欲使其才華得以施展,但因陸游耿介主戰(zhàn)被孝宗所拒。
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光宗即位。尤袤對宋光宗即位后,即任用親信和濫施爵賞的做法十分憂慮,再三勸諫勸,要他"謹(jǐn)初戒始,孜孜興念",告誡他"天下萬事失之于初,則后不可救"。
但尤袤的忠言不僅沒有打動光宗,反而被一些奸臣從旁誹謗,再次被貶出朝。
此后尤袤對于宋光宗朝令夕改、反復(fù)無常的做法非常不滿,曾數(shù)次要求致仕歸田,但光宗卻不同意,還遷升尤袤為禮部尚書。
尤袤直到70歲方致仕歸家,過上了他向往的閑云野鶴似的生活,終在年76歲時于無錫病逝。

尤袤的成就主要在于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
元朝的方回曾談到,南宋“中興以來,言詩者必曰尤、楊、范、陸”。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并稱為南宋四大詩人。
可惜的是,尤袤的大量詩稿和其他著作以及三萬多卷藏書,在一次火災(zāi)中全被焚毀。他現(xiàn)存的五十九首詩是由他的清朝后裔尤侗從一些方志、類書中搜集到的。
尤袤論詩,反對江西派,所作平易曉暢,創(chuàng)作主張與實踐一致。尤袤的詩歌寫得平易自然,曉暢清新,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生辭的典故之句。

1、《題米元暉瀟湘圖二首》
尤袤〔宋代〕
萬里江天杳靄,一村煙樹微茫。
只欠孤篷聽雨,恍如身在瀟湘。
淡淡曉山橫霧,茫茫遠(yuǎn)水平沙。
安得綠蓑青笠,往來泛宅浮家。
2、《青山寺》
尤袤〔宋代〕
崢嶸樓閣扦天開,門外湖山翠作堆,
蕩漾煙波迷澤國,空蒙云氣認(rèn)蓬萊。
香銷龍象輝金碧,雨過麒麟駁翠苔。
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幾回來”。

3、《雪》
尤袤〔宋代〕
睡覺不知雪,但驚窗戶明。
飛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草木淺深白,丘塍高下平。
饑民莫咨怨,第一念邊兵。
4、《蠟梅》
尤袤〔宋代〕
破臘驚春意,凌寒試曉妝。
應(yīng)嫌脂粉白,故染曲塵黃。
綴樹蜂懸室,排箏雁著行。
團(tuán)酥與凝蠟,難學(xué)是生香。

5、《瑞鷓鴣·落梅》
尤袤〔宋代〕
梁溪西畔小橋東。落月紛紛水映空。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聲中。
歌殘玉樹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終。
卻憶孤山醉歸路,馬蹄香雪襯東風(fēng)。
6、《瑞鷓鴣·海棠》
尤袤〔宋代〕
兩行芳蕊傍溪陰。一笑嫣然抵萬金。
火齊照林光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
曉妝無力胭脂重,春醉方酣酒暈深。
定自格高難著句,不應(yīng)工部總無心。

7、《梅花二首》
尤袤〔宋代〕
竹外籬邊一樹斜,可憐芳意自萌芽。
也知春到先舒蕊,又被寒欺不放花。
索笑幾回驚歲晚,相思一夜繞天涯。
直須待得垂垂發(fā),踏月相攜過酒家。
8、《題云海亭》
尤袤〔宋代〕
亭前山色繞危欄,亭下波濤直浸山。
波上漁舟亭上客,相看渾在畫圖間。

9、《浮遠(yuǎn)堂二首》
尤袤〔宋代〕
杖藜同上最高峰,腳力雖窮興未窮。
領(lǐng)略江山歸眼界,盡吞淮海入胸中。
10、《句》
尤袤〔宋代〕
胸中襞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