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小子》北野武的師生之情
《淺草小子》應(yīng)該算是2022年看的第一部電影,雖然對北野武其實不太熟悉,只有影片菊次郎的夏天硬漢柔情的印象。整部電影劇情雖然沒有多么精彩,但是這份師徒情真的很感動。這個“糟老頭”太棒了,這個主題曲很感動,可能這便是他的青春歲月。

該片以昭和40年代的東京淺草為舞臺,講述主人公“武”從大學退學后來到淺草法蘭西座,拜入搞笑藝人深見千三郎門下,愉快地和伙伴們切磋,發(fā)現(xiàn)新的自己的故事。整個故事前面中規(guī)中矩吧,后半段卻看得有笑有淚,特別是葬禮那段實在太有北野武的味道了。

雖然整部劇的主題是搞笑段子,實際上卻沒有一個段子讓我感覺到了好笑。但是不影響劇的優(yōu)質(zhì)內(nèi)容,這個師傅真的很疼愛徒弟,雖然他很頑固,但是那份關(guān)心是真摯的。有點遺憾男主沒有和女主在一起。還有不能接受師傅自盡的結(jié)局,分明已經(jīng)在往好的方向發(fā)展了,讓徒弟盡孝給師傅養(yǎng)老不好嗎?為什么要這樣悲情地終結(jié)掉。

初看其實是有些普通的一部傳記片,勝在柳樂優(yōu)彌和大泉洋對角色的塑造上。不過等北野武逐漸成名之后,影片才真正轉(zhuǎn)向了主旨:師生之情。影片中有兩個段落印象特別深刻,一個是阿武偷穿師父鞋子表演的閃回,最后在去電視臺說漫才call?back;另一個段落是:從最溫馨歡樂的師父與徒弟相見,轉(zhuǎn)到最悲劇的師父喪生,再接上祭拜告別時用師父的意外喪生講了笑話,情緒的起伏非常精妙,從喜到悲,再到悲中有喜的轉(zhuǎn)變,還call?back了師父讓他在生活中都要練習搞笑。

湖南企發(f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鄧同學在給影片的解說詞中寫道,這又是一個關(guān)于返璞歸真,講初心的電影。影片里的師徒之情太真摯了,無比打動人。最后用師父喜歡的方式和師父告別,裹著搞笑外衣的悲痛,真的讓人更難過。有人能看到你的閃光點,在你追求夢想的路上傾囊相助,陪你一程,真的何其有幸。以及影帝這把真的可以的,完全渾然天成地演出來了笨拙真誠還有那種勁勁兒的感覺。

這部電影與其說是北野武的傳記電影,不如說是根據(jù)北野武年輕時的部分事跡改編的故事,講叛逆尋夢青年和師父的那點事。只知身前名,莫解身后事。我們只知道成功的北野武和他好看的作品,卻不知道他有這樣一個成就他的師傅和他那段艱難奮斗的經(jīng)歷。追求夢想的路上,有的人向生活低頭而放棄,有的人在堅持。堅持的人或勝或敗,放棄的人也并非失敗,多歸于平凡。時代在變,人心在變,一味固守,恐怕要被淘汰。

整部電影都在講師徒情,在講人生中的一段記憶,在講藝能上師父的堅守和徒弟的突破,而不應(yīng)單單看做是北野武的傳記片,以現(xiàn)實去挑剔電影的創(chuàng)作邏輯。阿武從淺草發(fā)跡,他的現(xiàn)在也是師父的曾經(jīng),淺草小子不單是阿武,其實也是深見,他們一脈相承,初心不改,跳著踢踏舞,演著短劇,講著漫才……我看著電影,笑著流下淚來,在眼淚中,我望見他們身體里那有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