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堅持學術標準
培養(yǎng)研究生的過程中,經常面臨著長期的猶豫不決。其實,這些猶豫是權衡利弊導致的內心掙扎,結果是導致了是非不分。如果少一些這些權衡利弊,多一些學術判斷,如何指導研究生就會簡單明了起來?,F(xiàn)在才感覺到,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句話是如此正確。自己的煩惱,都是源于自己的不純粹,這也讓自己多了無窮的煩惱。
眼看,他已經碩三了,但至今沒有任何學術論文發(fā)表,甚至都沒有完成一篇論文稿件,下半年、甚至明年春天,大概率是沒有什么學術論文發(fā)表的了。明年春天,他能否完成一篇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在我的認知范圍,是不可能的,非常小的概率事件。這也是他瘋了一樣,特別想讀博士的原因,其動機絕非是對科學研究的熱愛,也不是個人研究長期積累順其自然和水到渠成,純屬是希望轉博繞過寫學位論文和發(fā)表論文,逃避明年不能如期畢業(yè)的機會主義選擇。
如果導師同意他這樣做,而且從中順水推舟,顯然是令人難以接受的。顯然是為了逃避明年不合格學位論文帶來的風險,為了給自己少麻煩而逃避責任。如果他被接收轉博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避免了發(fā)表學術論文和撰寫學位論文的煩惱,實現(xiàn)從碩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跨越。但,顯然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合理的,有種助紂為虐的感覺,這也是難以接受的。
我應該給他明確地說:從過往兩年的學術表現(xiàn)來看,你還不具備讀博士的潛質與能力,我會堅持我的標準,不會同意你轉博到他處。你若能繞開我走成,我也樂觀其成,但我的原則我會堅持的。你轉博的選擇我能理解,但我對這種機會主義和精致注意的選擇并不贊同,而且內心深處對此充滿了鄙視,是一個有良知的老師絕不能支持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