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投稿】馬克思主義哲學入門

編者按:本文為B站朋友私信投稿,是一篇比較簡單的入門文件。如果要進一步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建議閱讀:大眾哲學(艾思奇)-唯物辯證法大綱(李達)或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艾思奇)-毛主席的五篇哲學著作-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恩格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等等比較入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唯物論與經驗批判主義(列寧)-反杜林論(恩格斯)等比較有難度要有基礎才能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暫時只想到這些)
鳴謝:投稿朋友------亞弗爾
序言?
為幫助對馬克思主義感興趣的同志學習,作者將馬克 思,恩格斯,毛澤東等導師的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著作 與網絡上一些同志學習的優(yōu)秀觀點進行匯總,做成電子 版,幫助同志在學習原著的情況下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 并應用在學習生活中,增強同志們的理論水平,本書制作匆忙,可能有的地方略顯不足,有理論水平的同志可以自 行修改。
2023.4.16
1.什么是物質什么意識?
物質:指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是物質的特有屬性指獨立于人的意識 之外,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并能為人的感覺所感知的屬性)
意識:大腦對于客觀實在的反映,比如抽象概括出的概念(共相、 數字)思想總結出的觀念(忠孝節(jié)悌),實踐認識出的真理(科學定 律)等等?
2.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
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源是自然界?
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意識?
3.辯證唯物主義?
認為世界的本源是自然界,物質是第一性也就是物質決定了意識, 意識是依附手物質而存在的,意識又具有依附于物質但不能被徹底 還原為物質的相對獨立性。意識可以反作用于物質。
舉個例子:羅輯見過很多美女(物質),漸漸地他知道了美女的特征 (意識),羅輯可以通過看美女知道美女的特征(物質決定了意識), 而他自己想象的美女的特征,是無法在任何美女上一模一樣的表現 的(意識又具有依附于物質但不能被徹底還原為物質的相對獨立性)?
4.機械唯物主義與庸俗唯物主義?
否定意識的存在或否定意識對物質的作用,認為意識是“無”或是 認為意識無相對獨立性(否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與革命性) ?
舉一個例證: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
機械唯物主義的錯誤:無法解釋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群眾相比 未掌握以前,多出來的指導他們正確改造物質世界的力量從何而來。?
辯證唯物論的解釋:這種力量本質是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可以 反作用于物質?
庸俗唯物主義的錯誤:解釋不清為什么將宇宙翻個底朝天,也找不 到哪里有一個叫馬克思主義的物質。?
辯證唯物論的解釋:馬克思主義是意識,它依附于物質比如說腦部 的電信號而產生,但它具有不可被還原為物質的相對獨立性。
5.唯物辯證法?
任何事物運動發(fā)展的根本原因都是內因這個內因體現在,任何事物 的內部都會分化出兩個相互矛盾的對立面。這兩個對立面其中有一 方是主要的,而另一方是次要的,并且,這兩個對立面雖可能會有 相對的短暫的統(tǒng)一,但同時也必然會有絕對的永恒的斗爭,(對立統(tǒng) 一) 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當它們斗爭的矛盾積累到一定量時,矛盾就會由量變升華為質變, 推動事物飛躍向新的更高的階段。(質量互變) 最后,當事物進入更高階段以后,相互矛盾的對立面中陳舊的、消 極的一部分會被舍棄,而新鮮的、積極的一部分則會被保留,并以 被改造后的形式作為新事物的一部分,而這個過程又被馬克思叫做 揚棄。揚棄最終使一物飛躍為它物。(辯證否定)?
6.運動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形式,不存在無物質的運動,也不存 在不運動的物質。運動本身就是矛盾
7.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過程中,并貫穿于一切過程的始終,矛盾即是運動, 即是事物,即是過程也即是思想。一切矛盾著的東西互相聯系著, 不但在一定條件之下共處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而且在一定條件之下互 相轉化否認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認了一切,沒有矛盾也就沒有世界。
8.唯物辯證法分層?
唯物辯證法分為,客觀實在層面的客觀辯證法和主觀意識層面的主觀辯證法?
客觀辯證法:客觀實在層面?
主觀辯證法:主觀意識層面根據主觀意識是對客觀實在的反映,得 出主觀辯證法是對客觀辯證法的反映。
9.唯物辯證法的使用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自然,思維和人類社會,三者運動和發(fā)展的普遍 規(guī)律的科學。?
自然辯證法:當辯證唯物主義運用到了自然界就成了自然辯證法。?
馬克思主以認識論:當辯證唯物主義應用在思維界就成了馬克思主認識論?
歷史唯物主義:當辯證唯物主義應用在了人類社會就成了歷史唯物主義
10.真理?
真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是人們對客觀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 真理在內容上客觀而在形式上主觀真理客觀性和階級性的辯證統(tǒng)一 本質是其內容和形式的辯證統(tǒng)一。 ??
舉個例子:原子彈的原理核裂變是客觀的,但在帝國主義的壟斷資 產階級手中是威脅社會主義國家的原子彈,在勞動人民手中是核電站。?
11.歷史唯物主義?
將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結合,就成了辯證 唯物主義。
將辯證唯物主義應用在社會歷史方面,便形成了歷史唯 物主義。
12.什么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馬克思在根據唯物辯證法以物質為主的物質和意識的辯證統(tǒng)一,將 社會歷史一分為二出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社會意識:政治、法律、哲學、藝術、道德、宗教、風俗、情感等 社會存在可分為自然地理環(huán)境、人口密度分布、物質生產方式?
1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觀點?
根據辯證唯物論的物質作用于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馬克思推導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 舉一個英國工業(yè)革命的例子: 英國工業(yè)革命結末于 19 世紀 40 年代,在此后不久《共產黨宣言》 于 1847 年在英國倫敦首次出版。為什么《共產黨宣言》不是在削1947 年或者是 1747 年出現而必須是在 1847 年出現呢?因為英國于 19 世紀四十年代的工業(yè)革命顛覆了封建小農經濟的舊社會存在,由 于社會存在(物質)決定了社會意識(意識),此時伴隨著工業(yè)化的 時代背景《共產黨宣言》才可能出現《共產黨宣言》才必須出現。 同時在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以后英國封建小農的舊社會意識(舊意識) 就逐漸誠為對社會存在(物質)產生極大反作用的障礙。 社會意識(意識)與社會存在(物質),兩個內部矛盾的對立面的矛 盾積累到一定量時,就會由量變轉化為質變,使得社會出現向新階 段的飛躍 比如英國工業(yè)革命給英國帶來社會存在(物質)層面物質進步的累 計,這種量變最終使得英國實現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飛躍。 此時舊的社會意識(舊意識)因落后手新的社會存在(物質)落后 的社會意識成了對先進的社會存在產生極大反作用的阻礙因此舊的 社會意識會被舍棄,而新的社會存在會被保留,雙方都以被改造后 的形式成為社會歷史新階段的一部分。 這個舊的腐朽的事務被舍棄,新的積極的事務被保留,成為社會歷 史新階段的一部分,這個過程可以被稱為揚棄。?
14.社會存在的三個方面?
社會存在可分為自然地理環(huán)境、人口密度分布、物質生產方式 在社會存在的三個方面中,馬克思根據唯物辯證法以根據(內因) 為主的根據(內因)與條件(外因)的辯證統(tǒng)一進而得出結論,相比于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口密度分布這些外部因素,真正對社會存在 起決定作用的是物質生產方式?
15.物質的生產方式?
物質的生產方式可分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生產資料:對應土地、工廠等用于生產的物質;?
生活資料:對應食物、衣服等用于消費的物質。
16.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馬克思指出人們出人們要生產這兩種物質就必須有一定的生產力和 生產關系也就是說物質生產方式是以生產力為主的生產力和生產關 系的辯證統(tǒng)一。 及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生產力:是物質生產方式的物質內容,包括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土 地、工廠)。?
生產關系:是物質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主要是指生產資料(土地、 工廠)的所有制形式,比如原始共產主義社會中的生產資料公有制 和封建社會中以土地私有制為核心的生產資料私有制。?
舉個原始社會的例子: 原始社會因為農則業(yè)生產的出現,極大的解放了當時的生產力,生 產力量變得累計最終舍棄了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生 產關系,帶來了原始社會生產關系向封建社會生產資料私有制生產 關系的飛躍。?
17.階級社會?
當人類從原始社會進入私有制文明以后,馬克思指出,在存在一定的私有制生產關系的社會中,社會將分化出占據著生產資料(土地、 工廠)的剝削階級和不占據生產資料(土地、工廠)的被剝削階級,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組成了階級社會 階級社會是以被剝削階級為主的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的辯證統(tǒng)一。?
20.階級社會中的剩余價值和階級斗爭
? 剩余價值:在階級社會中,剝削階級以出租生產資料(土地、工廠) 的方式來讓被剝削階級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進而剝削勞動者在勞動 時凝結在勞動中的一部分價值。?
階級斗爭: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對抗。
21.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統(tǒng)一之上,馬克思將一定生產力水平之 上所有生產關系的總和叫做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一定生產力水平之上所有生產關系的總和叫做經濟基礎 (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切經濟活動)?
上層建筑: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各種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 根據唯物辯證法以經濟基礎為主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統(tǒng)一。 馬克思得出結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舉個封建社會小農的經濟基礎例子: 封建社會小農的經濟基礎,決定了以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為目的的國 家機器和以維護私有制家庭為目的的父權制倫理道德文化。 為什么在舊中國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軍,都想建立一個沒有壓迫, 沒有剝削的桃花源但卻無一例外的走向失敗。 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如果不對小農的經濟基礎進行革命。比如像英國進行工業(yè)革命,那么就不可能消滅剝削,消滅壓迫
22.階級社會中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階級性?
階級社會中的經濟基礎,包含生產資料私有制關系帶來的剝削,而剝削又導致了階級對抗因此階級社會中的經濟基礎具有階級性。 根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而階級社會中的一切上層建筑,也必然都帶有階級性也就是說階級社會中一切政治法律制度或者社會意識形態(tài),都必然帶有階級性他們要么代表被剝削階級利益要么代表剝削階級利益,不可能對所有階級一視同仁。 此如馬克思主義它就公然宣稱自己代表被剝削階級的利益,換言之馬克思主義具有被剝削階級的階級性,而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共產黨 則帶有被剝削階級的黨性。根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統(tǒng)一。經濟基礎的累計必然會帶來 飛躍,這導致刻舊的上層建筑必然會因為不適配新的經濟基礎,而對新經濟基礎產生反作用。也就是舊的上層建筑,成為阻礙新的經濟基礎進一步發(fā)展的反動力量。在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生產力革命中舊上層建筑的反作用尤 為突出,如果不持續(xù)進行上層建筑領域的社會主義革命,落后的上 層建筑就會極大的阻礙經濟基礎進一步發(fā)展 此如在當今,殘余的父權制倫理道德文化已經成了女性,進一步參與社會實踐的巨大障礙這種障礙,如果不及時掃入歷史的垃圾堆必 然會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23.歷史唯物主義總結?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存在以生產力為主的辯證統(tǒng)一,經濟基礎和上層 建筑存在以經濟基礎為主的辯證統(tǒng)一,因此歷史發(fā)展的核心動力就 是先進的生產力和落后的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以及先進的經濟基礎 和落后的上層建筑的矛盾。 這兩大矛盾貫穿人類社會的始終,推動社會新陳代謝,使社會形態(tài) 由低級向高級轉化。而且正是由于這兩大基本矛盾決定著社會發(fā)展 的全程,因此它們也決定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死亡和共產主義的必然 勝利。?
24.人民史觀?
根據唯物辯證法馬克思指出,歷史的發(fā)展是以人民為主的人民和個 人的辯證統(tǒng)一。 人民史觀可以理解為,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再由歷史選擇誰來成為引領 人民前進的領袖。這個領袖來自人民最終又必然回歸于人民。?
25.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首先認識論的第一個問題這個世界可以被認識嗎?對這個問題不同 的哲學家有不同解釋方式,大致分為可知論和懷凝論,歷史上可知論大多干篇一律,而懷疑論卻是各顯神通。?
笛卡爾:否定了整個客觀世界的絕對真實性;?
康德:否定了人徹底認識外部世界的可能性;?
休謨:甚至否定了人基于經驗總結得出的因果律的必然聯系。
26.認識論的核心?
克思認為認識論的核心其實不在于認識而是在于實踐。實踐才是 認識的基礎。 對實踐和認識的定義 實踐:人能動的改造客觀世界 認識:人通過實踐對于客觀事物的反映。
27.正確思想認識由來
? 人的正確思想,應由前人的正確引導,從自己的內心和社會實踐中 來。 認識從實踐中來,又最終必然會被回到實踐中去。
28.認識論的觀點?
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認為我們唯一能夠認識的只有物自身作用手人 時的感覺但在感覺之下的那個物自身,人是沒有辦法徹底認識的。 對此恩格斯基于實踐和認識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反駁說既然我們自己能 夠制造出某一自然過程,使它按照它的條件產生出來,并使它為我們的目的服務,從而證明我們對這一過程的理解是正確的,那么康 德不可捉摸的物自體就算完結了。?
使用蘋果舉個例子: 你可以看到蘋果的紅色,聞到蘋果的香味,摸到蘋果的絲滑,嘗到 蘋果的甘甜——但這都是蘋果的「現象」就是蘋果作為物自身作用 于人時的感覺,因為我們的眼睛構造如此,我們的鼻子構造如此, 我們的神經構造如此,我們的「靈魂」構造如此。至于「真正的蘋 果」及物自身是什么樣的?不知道… 以上是對康德認識論的粗淺解釋 我們可以種蘋果并使它按照自身的條件產生出來,并為我們填飽肚 子這個目的服務,從而證明我們對這個自然過程是正確的,那么康 德不可捉摸的物自體就算完結了 以上是對恩格斯反駁的粗淺解釋 ?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只要改造世界的實踐成功了所謂的物自身,即便不被認識他也已經被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