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沙縣小吃的新IP,我蚌埠住了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9月份的時候,我無意間看到這么一則新聞:
當時我想把這個消息分享給插畫師老吳,可惜工作太忙忘記了。
沒想到前幾天,結(jié)果出來了。
2021年沙縣小吃旅游文化節(jié),發(fā)布了沙縣小吃IP形象:「沙縣之光」。
沙縣小吃一直給人一種接地氣的感覺,這次的IP設(shè)計也不例外。
整個系列主題形象的設(shè)計,都以沙縣小吃的特色美食為靈感。
然而我看到第一個IP,就蚌埠住了。
說的就是海報的C位,同時也是沙縣小吃家族的靈魂人物:
沙寶。
他對應的是沙縣小吃的LOGO。
怎么樣,還是挺像的吧:
沙寶手里拿著沙縣特色工具扁錘,頭戴有沙縣logo的廚師帽。
圓鼓鼓紅彤彤的臉蛋,笑得相當燦爛,對應的也是原LOGO的開口笑。
另外新增左上角的“小跟班”包子,讓形象更加豐滿。
在整個IP的設(shè)定里,沙寶是一個全能型選手。
沙縣的四種特色小吃,都是沙寶的拿手絕活。
那我為什么會蚌埠住呢?
主要還是因為「沙寶」這個名字,起得太怪了…
這跟前段時間發(fā)生的一件事有關(guān)。
當時,百度貼吧解禁了關(guān)鍵詞“傻逼”的屏蔽。
但后來百度覺得又不太好,于是想了個新招。
如今只要你在貼吧打“傻逼”這兩個字,就會自動變成下面這張圖:
在這個前提下,當我看到沙縣新IP的主角就叫「沙寶」時…
確實很難繃得住。
當然了,沙寶這個名字,也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一位明星:沙寶亮。
除了沙寶以外,其他的IP形象也比較有意思。
比如蒸餃大師:大餃。
看他的發(fā)型你就知道,明顯有沙縣招牌蒸餃的身影在里頭。
穿著沙縣標志性的廚師服,同樣元氣滿滿。
額頭還有一滴汗珠,這不就致敬了現(xiàn)在超火的流汗黃豆表情嗎:
以后無語的時候不用發(fā)流汗黃豆了。
直接發(fā)大餃哥就行了:
除了大餃哥,還有「慢燉燉」。
相比于沙寶的燦爛笑容,大餃的元氣滿滿,慢燉燉就和我們打工人一樣,每天翻著白眼面對生活。
靈感來源于沙縣的另一個招牌:燉罐湯品。
在官方設(shè)定中,大餃哥和慢燉燉還是一對“好基友”,被官方稱為“吃貨兄弟”。
一人負責做蒸餃,一人負責煽風點火,可以說是合作無間了。
絕配二字非常醒目,大概是官方也推薦「蒸餃+燉湯」這個點餐組合吧。
說完這對兄弟后,接下來就是「阿扁」。
看得出來,它是沙縣IP里最活潑的那位了。
靈感來源于沙縣特色小吃:扁肉。
阿扁的名字和頭部,都與扁肉遙相呼應:
Q小姐,是團隊里唯一一個女生。
靈感來源于沙縣的拌面,雖然一頭紫發(fā)看起來有點小違和…
值得一提的是,阿扁和Q小姐也有故事,而且還是情感線!
在故事設(shè)定中,阿扁和Q小面還開了一家沙縣小吃。
阿扁在辛勤工作,一旁的Q小姐則是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的愛人:
這下你們知道去沙縣要怎么點單了吧。
扁肉+拌面就是天作之合!
不得不說,現(xiàn)在的品牌,大多都已經(jīng)追求品牌IP化了。
畢竟他們的祖師爺蜜雪冰城,就因為推出了「雪王」這個IP,再配合洗腦的二創(chuàng)進行宣傳推廣,最終爆紅全網(wǎng):
蜜雪冰城LOGO(舊)
蜜雪冰城LOGO(新)
品牌以更年輕的形象示人,無疑會更受年輕人的喜愛。
其實除了沙縣出新IP,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珠江橋牌一系列的「二次元醬油」。
你很難想象,一家老字號醬油,能給自己的醬油加上二次元美少女的裝扮。
屬實有點震撼到我了:
這還不止在微博上小打小鬧而已。
他們還花大價錢,在公交車上打廣告,也在各大超市上線了新包裝。
不知道老一輩看到新包裝的醬油,會有什么感想:
你以為珠江橋牌已經(jīng)超越你的認知了嗎?
最最夸張的還是「白象電池」,他們家本來的IP是一只白白的大象:
很傳統(tǒng),很符合品牌名字對不對?
然后他們今年把LOGO換了,換成了…
于是白象電池,這個百年老電池品牌,已經(jīng)變成二次元電池的形狀了。
如果說沙縣是步子邁得太大,那白象電池就是直接扯到蛋了。
不對,美少女怎么會有蛋呢?
當然,取得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確實有許多年輕人,就吃這一套:
當然了,品牌更換全新的IP形象,畢竟只是“面子”。
而最關(guān)鍵的“里子”,還是要看品牌的實力。
就拿IP轉(zhuǎn)型最成功的蜜雪冰城來說,人家的主題曲確實火到不行。
但他們能長久吃到這波大流量,并轉(zhuǎn)化為實際的收益,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為他們的飲品確實性價比超高,而且味道也還不錯。
一個火的契機再加上自身實力過硬,這不就一炮而紅了嗎?
在這一點上,我倒不擔心沙縣的實力,但IP能為沙縣帶來多少增益呢?還有待觀察。
畢竟沙縣的招牌產(chǎn)品,實在是有點老了,這大概不是搞個IP就能翻紅的。
如果能配合新IP,再更新一下菜單,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驚喜呢?
那么,你對這些沙縣的新IP形象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