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館:欣賞清代《關(guān)中八景圖》石碑
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第四展室的西北角,豎立著一塊清代《關(guān)中八景圖》石碑,用詩歌和繪畫相結(jié)合的方式描繪了關(guān)中地區(qū)著名的八大景觀:華岳仙掌、驪山晚照、灞柳風(fēng)雪、曲江流飲、雁塔晨鐘、咸陽古渡、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此碑豎立于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為圓首方座,高283厘米,寬86厘米。由當(dāng)時的河?xùn)|鹽使朱集義詠詩作畫,高君詔刻字,楊玉璞刻畫,晉文煜和趙斌立石。
?
碑首上方,橫欄之中,從右向左,刻著馮繡書寫的“關(guān)中八景”四個篆書大字。下方16欄,一文一圖,相互交錯,以古都長安為中心,按自東向西的順序,將“八景”的內(nèi)容依次呈現(xiàn),高度概括出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的錦繡河山。在最下欄,有周王褒楷書的題跋及其鈐印。
1、華岳仙掌
序云:“太華山在華陰,為西岳。岳有掌曰巨靈,遙望之如五指參差出壁上也。注目仰觀,其景逼真。”詩曰:“玉屑金莖承露盤,武皇曾鑄舊長安。何如此地求仙訣,眼底煙霧指上看?!?/p>
?
畫面之上,華山巍峨,展示了“華山自古一條路”的驚險,可以看到西岳廟等眾多的古建筑。在華山東峰的崖壁上,有一面手掌形的石紋,高數(shù)十米,五指分明,宛如左掌,生動逼真。
2、驪山晚照
序云:“驪山在城東,居宸位。巖壑勝概,宛然在望。爰及薄暮,夕陽遙映,極目遠(yuǎn)眺,真佳景也?!痹娫唬骸坝耐踹z恨沒荒臺,翠柏蒼松繡作堆。入暮晴霞紅一片,尚疑烽火自西來?!?/p>
?
畫面之上,夕陽西下,遠(yuǎn)望驪山,好像一匹蒼黛色的駿馬。山勢逶迤,樹木蔥蘢,遍布著烽火臺、老母殿、老君殿等眾多景點。一片片鮮紅的霞光從天空飄過,仿佛山頂上的烽火臺再次燃起。
3、灞柳風(fēng)雪
序云:“灞水者,本滋水也。穆公因夸霸功,故改今名。傍多樹柳。每至春杪,柳絮迎風(fēng),直與冬雪無異耳?!痹娫唬骸肮艠蚴钒雰A欹,柳色青青近掃眉。淺水平沙深客恨,輕盈飛絮欲題詩。”
?
畫面之上,灞河流淌,周圍柳樹迎風(fēng)飄揚,如同雪花紛紛揚揚。遠(yuǎn)處,群山連綿起伏;近處,房屋排列整齊,行人匆忙而過,農(nóng)民耕種土地。畫面的右下角,有一座石拱橋,便是著名的灞橋。
4、曲江流飲
序云:“城東南十里許,有漢曲江池。其水曲折似嘉陵江。迨至李唐,泛杯流飲,誠一時盛事?!痹娫唬骸白鴮﹀牟ㄗ韽?fù)醒,杏花春宴過蘭亭。如何但說山陰事,風(fēng)度曾經(jīng)數(shù)九齡。”
?
畫面之上,南山在望,視野開闊,春意盎然。在長安城東南郊,曲江池碧波蕩漾,旁邊的亭臺好像“蘭亭”一樣,幾位文人正坐在曲江池畔飲酒作詩。酒杯在池水中漂流而下,曲水流觴,意境幽遠(yuǎn)。
5、雁塔晨鐘
序云:“城南薦福寺有浮屠聳于霄漢間者,俗呼為小雁塔是也。爰有古鐘,寺僧曉叩,則清音遠(yuǎn)震。”詩曰:“噌弘初破曉來霜,落月遲遲滿大荒。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跡總蒼茫?!?/p>
?
畫面之上,西安城南,薦福寺內(nèi),矗立著一座古老的小雁塔。在小雁塔下方的鐘樓里,懸掛著一口金代的鐵鐘。清晨,寺內(nèi)的僧人會定時敲鐘,清脆悠揚的鐘聲,響徹西安城上空,數(shù)十里都能聽到。
6、咸陽古渡
序云:“咸陽,秦之故都。其城南滯渭水。巨波洪浪,沖激多年,而隍不嚙。秦人稱為古渡云?!痹娫唬骸伴L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蘆花載滿舟。江上丈人何處去,煙波依舊漢時秋?!?/p>
?
畫面之上,咸陽城外,渭水緩緩流過,岸邊車水馬龍。在渭河南北兩岸,船只停靠在碼頭,運送來往的百姓和貨物。這里是古代長安城通往西北和西南的咽喉要道,被譽為“秦中第一大渡”。
7、草堂煙霧
序說:“城西南有圭峰,下為逍遙園故址。昔鳩摩羅什譯經(jīng)于此。今謂之草堂寺。山嵐水氣,郁為煙霧。”詩曰:“煙霧空蒙疊嶂生,草堂龍象未分明。鐘聲縹緲云端出,跨鶴人來玉女迎?!?/p>
?
畫面之上,山峰環(huán)繞,樹木茂密,仙氣繚繞。在外觀奇特的圭峰山下,掩映著一座神秘的古寺,看不清楚它的真實面目。后秦時期,這里是姚興的逍遙園,鳩摩羅什由西域入長安,在此園翻譯佛經(jīng),改稱為“草堂寺”。
8、太白積雪
序云:“去城西三百里,有山曰太白。盛夏積雪,凜若冰。五陵道上,引領(lǐng)遙望,有玉龍遙臥天門之象?!痹娫唬骸鞍子裆筋^玉宵寒,松風(fēng)飄佛上瑯玕。云深何處高僧臥,五月披裘此地看?!?/p>
?
畫面之上,太白山高聳入云,山頂部常年積雪,好像一條橫臥的巨龍。在山腳下,小橋流水,花紅柳綠,氣候宜人,分布著許多亭臺樓閣。此景更加襯托出太白山上的寒冷,仿佛是一片冰清玉潔的世外仙境。
關(guān)中是指“四關(guān)”之中,即東函谷關(guān)、西大散關(guān)、南武關(guān)、北蕭關(guān),包括現(xiàn)在陜西省中部的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等地。南倚秦嶺山脈,渭河從中流過,四面都有屏障,所以關(guān)中地區(qū)也被稱為“四塞之國”。
?
關(guān)中八景以古都長安為中心,也被稱為“長安八景”。從元代開始,便有“長安九景”的說法,經(jīng)過明清時期的不斷發(fā)展,形成多個版本的關(guān)中八景。最終,在這塊《關(guān)中八景圖》碑上,朱集義版本的“關(guān)中八景”被廣泛認(rèn)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