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裝KV-1主炮的瑪?shù)贍栠_坦克【翻譯】
https://warspot.ru/7198-novyy-mech-dlya-matildy
原作者Юрий Пашолок,發(fā)布時間2016/10/16
https://www.tankarchives.ca/2017/12/matildas-new-sword.html
英譯者Peter Samsonov,發(fā)布時間2017/12/16
個人授權(quán)翻譯
?沙漠女王的哥薩克彎刀
1941年10月11日,PQ-1船團駛?cè)氚枬h格爾斯克港,這是第一支向蘇聯(lián)運送武器和軍用載具的英國船團。船團成行得益于7月12日在莫斯科簽署的“關于蘇聯(lián)政府和英國政府在對德戰(zhàn)爭中的聯(lián)合行動”協(xié)議。在運輸?shù)呢浧分邪爽數(shù)贍栠_3型坦克,英國方面總共發(fā)出了1084輛,其中有933輛(蘇聯(lián)方面的數(shù)據(jù)為918輛)成功運抵。
炮荒
北線的坦克運輸根本稱不上什么鋼鐵洪流。根據(jù)檔案,只有49輛瑪?shù)贍栠_3型在11月至12月間抵達。大部分的坦克被分配給了第136坦克營(20輛)和第132獨立坦克營(12輛)。在蘇方文件中,這些坦克被稱為MK-Ⅱ、MK-2或瑪?shù)贍栠_。
英制坦克相當奇特。該車的質(zhì)量僅相當于一輛中型坦克,但裝甲厚度卻與KV-1一個水平。雙萊蘭(Leyland)柴油發(fā)動機嚴重限制了坦克的速度,但作為步兵伴侶來說也夠用了。
在運抵的49輛坦克中,有6輛因為發(fā)動機使用的水冷卻劑結(jié)冰而被凍壞。電解液的密度過低也導致了許多坦克的電池在低溫條件下出現(xiàn)了故障。

出現(xiàn)的問題不止于此。有些坦克出現(xiàn)了缺件的問題,但另一些坦克上則配備了雙倍的零件。坦克沒有拖纜。超過1/3的坦克沒有防水布。散熱器因低溫損壞,主要汽車和裝甲總局局長Ya·N·費多連科(Fedorenko)中將因此跑去對米高揚(Mikoyan)大發(fā)牢騷。
對坦克的一知半解導致了更多的損壞案例。該型坦克的前部是一個楔型結(jié)構(gòu),覆蓋在上面的裝甲裙板擋住了附加工具箱。技術(shù)人員對此并不知悉,他們成功地通過將拖纜掛在裙板上拖曳坦克的方式將裙板撕毀。

船團送來的坦克首先被運往高爾基(今天的下諾夫哥羅德),那里設有外國坦克接收中心。中心專家最頭疼的問題便是損壞的坦克。截至12月初,在高爾基收到的137輛瑪?shù)贍栠_和瓦倫丁中就有多達58輛無法使用。高爾基汽車-坦克訓練中心(ABT中心)的工作人員被迫使用數(shù)量緊缺的進口零部件來維修它們,其中缺口最大的是電池。
ABT中心的工作人員遇到了另一個問題:瑪?shù)贍栠_坦克有一個用于變速箱操縱桿的壓縮機,它在低溫條件下運行狀態(tài)不佳?!八喝拱濉钡默F(xiàn)象在這里重演。此外,事實證明,瑪?shù)贍栠_的光滑履帶會導致坦克在冰上打滑,前線的坦克因此出現(xiàn)了翻入溝渠中的情況。
另一個問題是裝甲裙板的結(jié)構(gòu),它將懸掛系統(tǒng)蓋了起來,導致后者經(jīng)常被雪和泥巴堵塞,當這種混合物凍結(jié)時坦克便會癱瘓。

坦克最大的問題是武備:兩磅炮(40mm)沒有高爆彈。英國人自20年代Mk.Ⅰ中型坦克以來的學說認為,這種火炮應該只被用于對抗敵坦克。
蘇聯(lián)專家認為是英國方面故意扣留了應當發(fā)出的高爆穿甲彈,但其實并沒有這回事。缺乏備用炮管使得事情進一步復雜化:如果坦克的主炮損壞,那么它就只能充當一輛機槍坦克(超輕型坦克);發(fā)生這種事情的概率還是很高的,因為每輛坦克所配給的彈藥都不超過5到6發(fā)??紤]到1941年秋冬季的激烈戰(zhàn)況,這種短缺沒法很快解決。現(xiàn)在需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另辟蹊徑。
換裝KV-1的火炮
給瑪?shù)贍栠_坦克更換武器的提議具體出現(xiàn)在何時已經(jīng)不得而知。它可能出現(xiàn)在11月中旬,當時也出現(xiàn)了給瓦倫丁坦克換炮的計劃。
瓦倫丁再武裝計劃的發(fā)起者是機械化和摩托化軍事學院(Военной академии механизации и моторизации,VAMM)炮兵系主任,一級軍事工程師N·S·奧古爾佐夫(N.S. Ogurtsov)。他向V·G·加賓(V.G. Grabin)請求幫助,后者則將任務分配給了他手下的高級設計工程師P·F·穆雷拉耶夫(P.F. Muravyev)。在瓦倫丁2型的炮塔上安裝一門45mm炮的項目進展迅速,坦克在12月2日便開始接受測試。

瑪?shù)贍栠_的情況則有所不同。盡管裝的都是一門兩磅炮,蘇聯(lián)專家卻并不希望將其換成一門45mm炮?,?shù)贍栠_的質(zhì)量已經(jīng)接近中型坦克的水準,而其防護更是可以媲美重型坦克,該車的三人炮塔完全可以裝得下一門更大的火炮。
92號廠剛好有一門可以滿足需求的火炮,這便是F-34的改進型,76mm ZIS-5火炮?,?shù)贍栠_坦克直徑達1370mm的炮塔座圈完全可以滿足火炮的安裝需求。我們并不清楚改裝的工作是在什么時候開始的,但考慮到這兩輛坦克在同一天展開了測試,其完全有可能是平行開展的。

WD編號為10157的瑪?shù)贍栠_3型被選作測試樣車。主炮、貝莎機槍,連同炮盾、炮盾框架、炮盾裝甲、彈藥架、布倫機槍、布倫機槍架、車長座、無線電臺在內(nèi)的一些部件被拆除?;鹋诤拓惿瘷C槍被當作其他坦克的備件,布倫機槍則被扔給了步兵單位。

炮塔中安裝了一門ZIS-5火炮,火炮炮架得到了修改以適應瑪?shù)贍栠_坦克。炮盾則選用了一個測試版本的ZIS-5炮盾。炮塔和炮架的裝甲之間安裝了一個特殊的墊圈(liner),原型件使用高碳鋼制成,但量產(chǎn)型將會改用裝甲鋼。
同軸機槍使用了蘇聯(lián)自產(chǎn)的DT機槍,這樣一來坦克就擺脫了對英國貨的依賴。火炮行軍鎖也得到了調(diào)整。腳踏扳機暫時被拆除,但計劃在量產(chǎn)型上將其重新安裝。
炮手座參考了T-34座椅的設計,將座位連接到炮塔上的支架則得到了重新設計。炮塔平臺的支架也需要重做?;鹋诟叩蜋C取自ZIS-5,原有的方向機則得到了沿用【譯注:原文是The turret traverse mechanism was pulled back,不太明白意思,歡迎各位提出自己的見解】。炮塔頂部的排氣扇被抬高了50mm,其裝甲護罩樣式也得到了調(diào)整。
彈藥架得到了徹頭徹尾的改變。安裝了一個容量為28發(fā)的水平彈藥架(4個彈藥箱,每箱容彈7發(fā));側(cè)面的垂直彈藥架可放置6發(fā)炮彈;車底彈藥架可以容納4個彈藥箱,每箱5發(fā)炮彈。新瑪?shù)贍栠_總共能夠攜帶54發(fā)炮彈,這遜于T-34的77發(fā),但也還說得過去。相比之下,原裝的瑪?shù)贍栠_能夠攜帶69發(fā)兩磅炮炮彈。

國防委員會(GKO)在12月1日下令對更換武器的瑪?shù)贍栠_坦克進行測試。測試從2號一直持續(xù)到11號,目的是研究新坦克以確保其滿足指標,順帶檢查車組的工作條件。
測試結(jié)果表明,操作高低機所需的力不超過6kg,處在正常范圍內(nèi)。在平地上使用方向機所需的力不超過5kg,但當坦克傾斜6°時這個數(shù)字會飆升至30kg。此問題并非瑪?shù)贍栠_坦克獨有,T-34也存在類似的情況。有兩種解決方法:習慣它,或者在炮塔后部加一塊1000kg的配重。
一個更大的問題是,發(fā)動機艙頂部的散熱格柵會擋住炮塔旋轉(zhuǎn)。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人提議將切掉其中四個格柵,并將炮盾裝甲從底部算起往上切掉50mm。
測試期間未出現(xiàn)車輛故障。

測試結(jié)論如下:
1、經(jīng)過對國內(nèi)外的武器對比、新炮架的檢查、駕駛和射擊測試,我們得出結(jié)論,給M-ⅡA坦克換裝76.2mm ZIS-5火炮和7.62mm DT機槍有其合理性。
2、有必要按照第Ⅴ節(jié)的標注對炮塔進行調(diào)整。
3、我們認為可以在克拉斯諾耶-索爾莫沃(Krasnoye Sormovo)的112號廠組織新炮塔零件的生產(chǎn)和舊零件的改造。
4、新生產(chǎn)和改造的零件應當和坦克車體一起送到擁有必要的起重設備和焊接設備的廠房。
功敗垂成
完成改造的瑪?shù)贍栠_坦克在1942年1月被送到了莫斯科,接受領導人的審查。同時進行討論的還有生產(chǎn)120門火炮的提議;現(xiàn)在,瑪?shù)贍栠_坦克上的該型火炮被相應更名為F-96。費多連科強烈抵制該方案。1942年1月9日,他向負責軍備相關事務的貝利亞去信:
技術(shù)部隊少將兼92號廠廠長加賓同志為兩型英制坦克安裝了國產(chǎn)武器:瑪?shù)贍栠_和瓦倫丁。瓦倫丁坦克用45mm坦克炮和DT機槍替換了40mm炮和7.92mm機槍。原型車在高爾基的第92號廠進行了測試,并在莫斯科展出。
根據(jù)我個人對測試文檔的審查,對英制坦克的再武裝是毫無意義的,理由如下:
????1、瓦倫丁坦克:45mm炮的穿深跟英制40mm炮別無二致,因此更明智的做法是將國產(chǎn)火炮保留給國產(chǎn)坦克,并在英制坦克上繼續(xù)沿用原裝的英制火炮。
????2、瑪?shù)贍栠_坦克:76mm炮的安裝不盡如人意。炮塔過于狹窄,讓人不適。安裝76mm炮也需要進行大量改動,保留原裝火炮有其合理性。
目前,英制坦克的彈藥供應充足。如果炮彈的供給出現(xiàn)了問題,更應當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組織生產(chǎn)炮彈而不是給坦克換上國產(chǎn)火炮,特別要考慮到的是,40mm炮彈本質(zhì)上不過是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的曳光穿甲彈。

費多連科道出了彈藥供應問題的真相。1941年11月下旬,主要汽車和裝甲總局與英國駐蘇軍事代表團之間通信來往極其頻繁。12月5日,梅森-麥克法蘭與費多連科進行了私下會晤。
談判解決了英制坦克運輸?shù)拇蠖鄶?shù)問題。首先,英國人開始在冷卻系統(tǒng)中加注大量的乙二醇,并在坦克的側(cè)面用俄文寫明了禁止偷喝的警告。使用了而更耐寒的潤滑劑以提高坦克的冬季作戰(zhàn)性能。
每輛坦克的備彈量也增至671發(fā),大概是10個彈藥基數(shù)(loads of ammunition)。最后,除了安裝兩磅炮的常規(guī)坦克外,安裝了3英寸(76mm)榴彈炮的瑪?shù)贍栠_3近距離支援坦克也被運抵。這些坦克沒有穿甲彈,取而代之的是高爆彈和煙霧彈。首批瑪?shù)贍栠_3近距離支援型在1941年12月20日隨PQ-6船團抵達,同時抵達的還有瑪?shù)贍栠_4型坦克,這是紅軍中數(shù)量最多的瑪?shù)贍栠_坦克。總共有915輛瑪?shù)贍栠_坦克抵達蘇聯(lián),其中包括有156輛瑪?shù)贍栠_4近距離支援型。

該項目遭到取消的真實原因并不在此。首先,該項目的發(fā)起者是炮兵總局而非主要汽車和裝甲總局。兩個部門之間的復雜關系對此功不可沒。
此外,費多連科并不希望112號廠跑去為英制坦克生產(chǎn)火炮。他們好不容易才啟動了T-34的生產(chǎn),并直到12月才現(xiàn)了月產(chǎn)量破百的目標。盡管如此,產(chǎn)品的質(zhì)量仍存在問題。在這種關鍵時刻給112號廠分配其他任務勢必會降低T-34的產(chǎn)量。
同時,ZIS-5的進展可謂是諸事不順,它的產(chǎn)量只能勉強滿足KV-1的需求。因此,費多連科有充足的理由來反對在瑪?shù)贍栠_上安裝F-96的方案。【譯注:這段英版沒有,補充自俄版】

盡管進行改裝工作在客觀上確實存在困難,但將這一方案取消無疑是一個錯誤。到1942年春季,兩磅炮已經(jīng)對付不了除輕型坦克以外的德制坦克了:新的中型坦克正面厚達50mm,很難被擊穿。拉垮的武備是瑪?shù)贍栠_坦克停產(chǎn)的原因之一。
安裝F-96火炮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坦克的火力,并允許其使用高爆彈。在這之后,直到該型坦克退役為止,各種對其未能成功換炮的抱怨層出不窮。
1942年夏季,本有機會去指派其他工廠生產(chǎn)相關的零件,并且此時手里有ZIS-5火炮的工廠也不止92號廠一家;但到那個時候,該方案已經(jīng)被徹底地扔進了廢紙堆。英國人也沒能成功地增強坦克的火力,他們在瑪?shù)贍栠_坦克上安裝六磅炮(57mm)的方案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