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戴錦華 未來的維度

一、未來與時間無關(guān)
時間是人類的發(fā)明:三種時間
一是基督教時間,把人類歷史表達為一種有終點的、順序的時間
二是中國時間,自然時間循環(huán)時間,生死相繼,朝代更迭
三是現(xiàn)代時間,資本主義時間,組織在進步論和歷史目的論之中,發(fā)展主義的宏觀途徑。時間的過程是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的
二、未來與烏托邦無關(guān)
未來對烏托邦沒有特權(quán),可以把烏托邦安排在任何時間和空間
三、談未來相對于沒有未來,末日
當資本主義終結(jié),人類是否整體為之殉葬?
資本主義的末日是否是人類的末日?
2012瑪雅歷 末日電影涌現(xiàn) 巨大的危機感
左派觀點:全球資本主義體系已經(jīng)迫近了滅亡的零界點
齊澤克《末日生存》:末日四乘客 生態(tài)危機、生物遺傳學革命的后果、全球體系發(fā)展的不平衡、社會分化新的排外性
中國沒有原創(chuàng)資本主義的災難
全球流動意義上社會分化的排外性,新的種族主義、新的原教旨主義
“每個世界都生存在一種集體性的盲目拒絕之中”
應對悲傷的辦法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
科幻小說新主題:保衛(wèi)現(xiàn)世
對末日的降臨和不可避免保有的某種承認和接受
四、想象未來
在今天所有的文明邏輯之外的可能性是什么
“人類還年輕,人類還要活下去”
想想未來關(guān)于時間和烏托邦
資本主義終結(jié)之后的世界
烏托邦呼喚一種上升的政治力量,只有將烏托邦與政治力量結(jié)合,才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政治實踐
想象政治格局中的動力
是否需要對新的歷史主體被剝奪權(quán)利的多數(shù)人的命名?這個命名如何不陷入二十世紀新極權(quán)主義的窠臼?如何是全新社會政治實踐?
“每個法西斯主義都是一場失敗了的革命的標記”
終結(jié)法西斯主義是否內(nèi)在呼喚著革命的可能性
革命作為愿望對象是是不可能得到的,但革命作為動機對象總是可以實踐的。
世界以兩種形態(tài)存在:崩潰,一種是通過崩潰而達到一種求存的可能
《作為未來的過去》
重返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有沒有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
獲得未來的一種方式就是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對于真實世界的重新觸摸
彌賽亞時間:未來正義
記憶背負著死者,記憶著二十世紀的死者
在重建公共性的意義上重新討論未來?
全球正被政治化,被極右翼的力量所引領(lǐng)
右翼的政治話語擁有對被剝奪群體的動員的力量
恢復社會公共性,用新的政治化過程去恢復右翼的政治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