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無緣無故就看另一個人不順眼,為啥?這是人與人的根本矛盾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長時間,起碼有二三十年吧,一直沒有想明白。
后來隨著閱歷的增加,對人生的體會也隨之深入,等到了人到中年的時候,我突然就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了。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你跟對方根本沒有交集,此前沒有什么過節(jié),但對方就是看不慣你,想要找茬。
對此,你在煩惱、憤怒之余,也會感到疑惑:究竟是為什么呢?
這其中就蘊含了一個人與人之間的根本矛盾。

一個人無緣無故就看另一個人不順眼,為啥?
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通常都是因為利益,其實組織和組織之間也是如此,利益矛盾是最經常發(fā)生、最難處理的矛盾之一。
畢竟資源往往有限,而自私和貪婪又是人性,所以人們都習慣了爭搶。哪怕自己已經拿到很多了,也見不得別人手里還有東西。
但我們談到的這個“看不順眼”問題,就很復雜,因為彼此就算沒有利益矛盾,人們也會互相看不順眼。
這其實就是價值觀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根本矛盾的反映。
比如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是利他主義,有的人是利己主義,在后者眼中,前者就是非常討厭的,哪怕他們從前者那里獲取了好處,內心也是極度討厭對方。

思想問題是最重要的問題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人和人的想法不一樣,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就不一樣,行為邏輯就不一樣。
打個比方,在某大公司里,幾乎所有人都是投機主義者,討好上級和老板,人浮于事,中飽私囊,一切以老板為中心,為老板服務是最重要的。
但你偏偏不愿意同流合污,你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做人做事清清白白,認真負責,那身邊的人就會看你很討厭,覺得你這個人“有病”,是傻傻的,不夠聰明。
還有在社會上交朋友,大家在一起討論的都是如何賺錢更多的問題,你在意的卻是應不應該的問題,別人都是金錢至上的邏輯,在有錢人面前低頭哈腰,溜須拍馬,你在意的卻是道德問題。
那你很快就會被視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講個小故事,小A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喜歡熱鬧,加了很多群,認識了很多人。在某次大家一起聚會的時候,他遇到某大單位的職員,對方在他面前就故意陰陽怪氣,表現(xiàn)得高高在上。
后來小A告訴我,他聽別人說才意識到對方之所以看他不順眼,是因為他沒有像別人一樣在對方面前表現(xiàn)出羨慕、討好的樣子,這讓對方很不爽。
趨炎附勢慣了的人,如果遇到不跟他們保持一致的人,那就跟見到仇人一樣。在社會上,人們大都是按照有錢的多少來排座次的,如果你破壞了這個潛規(guī)則,那你就是“不懂事”。
所以,人和人組成的不同圈子,有的是以利益為核心,有的是以興趣為核心,但最根本的都是以價值觀為核心。
如果價值觀不一致,那在一起就會很別扭,肯定是玩不到一起。就算你們暫時關系很好,那遲早也會因為思想、價值觀的差異而分離。

價值觀不同,就不要強融
一個人只有足夠了解自己,才能夠了解別人。沒有自知之明的人,就沒有知人之智。
既然知道了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什么價值追求,那交朋友和尋找合作伙伴,自然是要找志同道合的人。畢竟,只有價值觀一致,關系才能穩(wěn)固和持續(xù)。
如果價值觀不一致,那不管這個人、這個人脈圈子怎么樣,有什么好處,都應該避而遠之。有句話說得好:
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變污濁,一杯污水卻不會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變清澈。
人啊,一定要學會尋找適合自己發(fā)展的環(huán)境,而不是在一個不適宜的環(huán)境中不斷勉強。要知道,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很難,但非常重要,沒有任何人、任何好處值得讓你扭曲自己的價值觀和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