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唐高祖李淵:創(chuàng)世之雄,能識時務;
(566-635年)618年52歲即位,635年70歲時駕崩。60歲退位,當了10年太上皇。共有22個兒子。在位開國皇帝,大唐帝國的奠基人,創(chuàng)世之雄,能識時務。
?
唐太宗李世民:少年英才、文治武功、知人善任;
(599年-649年)626年玄武門之變奪位,27歲登基后,在位23年。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貞觀之治,少年英才、文治武功、知人善任。被評為中國歷史上明君的典范。50歲駕崩。
唐高宗李治:有文人氣質(zhì);
(628-683年),649年21歲即位,太宗第九子,因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被冊立為皇太子。在位34年,55歲駕崩。他是帝王生涯無所作為的懦弱皇帝。
武則天:唯一的女皇帝;
(624年-705年),本名武照,稱帝后改為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唐睿宗李旦:無權(quán)之人;
(662年-716年),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在位8年。后禪位于李隆基,當了5年太上皇,享年55歲。
唐中宗李顯:三次讓出帝位很會忍;
(656年-710年),前后兩次當政,共在位5年。一生被3個女人左右(母親、妻子和女兒),55歲時被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殺。
唐玄宗李隆基: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
(685年-762年),亦稱唐明皇,712年李旦禪,基27歲登基,在位44年,安史之亂后,756年李亨即位,當了6年太上皇,762年玄宗病逝,享年77歲。
唐肅宗李亨:平叛安史之亂功不可沒;
(711-762),馬嵬驛兵變楊貴妃死后,唐玄宗西逃,李亨繼位,45歲即位,在位6年,在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終年51歲。
唐代宗李豫:窩囊;
(727-779年),唐朝第一個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在位17年,終年52歲。 窩囊皇帝。
唐德宗李適:(742年-805年)Kuò,代宗的長子,在位26年,享壽64歲。他是飽嘗安史之亂戰(zhàn)火的洗禮和考驗的皇帝。
唐順宗李誦:(公元761-806年),德宗長子,做太子的時間長達26年。在位8個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終年46歲,他是被逼退位最快做太上皇的皇帝。曾因中風。
唐憲宗李純:奮發(fā)有為,亂世中創(chuàng)造“元和中興”;
(778-820),順宗長子,在位15年,開創(chuàng)唐朝最后一個盛世“元和中興”。憲宗的政績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暫時平定了一些藩鎮(zhèn)。經(jīng)過削藩,藩鎮(zhèn)勢力暫時有所削弱,后為宦官陳弘志(一作弘慶)等人謀殺,享年43歲。
? ? ? 有一天,李純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引作樂,問他:“你是誰家的孩子,怎么在我的懷里?”李純道:“我是第三天子?!边@一回答使德宗大為驚異,作為當今皇上的長孫,按照祖、父、子的順序回答為“第三天子”,既聞所未聞,又很契合實際,德宗皇帝不禁對懷里的皇孫增添了幾絲喜愛。
唐穆宗李恒:(795-824)820年即位,在位4年。他一共有五子,其中竟然有三個做了皇帝,即敬宗、文宗、武宗,由于每個兒子即位后都把各自的生母追尊為皇太后,所以穆宗先后有三個皇后和他配享太廟。即位時26歲??v情享樂,毫無節(jié)制。有一次在禁中與宦官內(nèi)臣等打馬球時發(fā)生了意外。游玩中有一位內(nèi)官突然墜馬,由于事發(fā)緊急,穆宗十分恐慌,遂停下來到大殿休息。就在這一當口,穆宗突然雙腳不能履地,一陣頭暈目眩,結(jié)果是中風,臥病在床。
?唐敬宗李湛 :(809年-826年)穆宗的長子,在位2年,為宦官謀殺,終年18歲。是唐朝帝王中壽命最短的皇帝。他即位后,奢侈荒淫,沉迷蹴踘(馬球),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結(jié)權(quán)臣李逢吉,排斥異己,敗壞綱紀,導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動攻入宮廷的事件,后為宦官劉克明等人殺害。
?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穆宗次子,18歲登基,執(zhí)政期間政治黑暗,官員和宦豎爭斗不斷,形同傀儡,抑郁而死,他以穆宗次子、敬宗二弟的身份即位,并不是既定的繼承人選,而他為什么能夠承繼大統(tǒng)?簡單地說,乃是錯綜復雜的宮廷矛盾斗爭的結(jié)果。
?唐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和文宗期間一樣宦官當權(quán)。27歲繼位,在位6年,終年33歲,他開創(chuàng)唐朝短暫中興的滅佛皇帝。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他是穆宗的弟弟,敬,文,武宗的叔叔,在位13年(847年-859年在位)也是晚唐最后一位值得一提的皇帝。評價很高,晚唐人稱其“小太宗”武宗一直也沒有立太子,所以在他病危的時候,宦官馬元贄擁立李忱為帝,宣宗一即位,就把武宗朝的宰相,晚唐重臣李德裕貶出朝廷,一直到死,李德裕也未能還朝,又重用牛黨的白敏中為相,延續(xù)幾十年的牛李黨爭最后以李黨的徹底失敗告終。綜觀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經(jīng)為祖宗基業(yè)做過不懈的努力,這無疑延緩了唐帝國走向衰敗的大勢,但是他又無法徹底扭轉(zhuǎn)這一趨勢,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jié)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于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他和太宗一樣,因為食用仙丹中毒,身體狀況已經(jīng)很糟了,一連一個多月都不能上朝。到了八月,病入膏肓的宣宗一病歸西了。
?唐懿宗李漼:(833-873)在位14年,終年41歲,是唐朝最后一個以長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個在長安平安度過帝王生涯的皇帝,然而,懿宗在位14年,驕奢淫逸侏儒俑,不思進取,寵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對內(nèi)憂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覺其難,把宣宗在位期間重新點燃起來的一點希望之光徹底熄滅了。懿宗在位期間,一共任用了21位宰相,但大多數(shù)宰相不是碌碌無為者,就是愛財如命、為人不堪之輩。他和中宗一樣寵愛皇后郭氏和女兒。
?唐僖宗李儇:(862-888)懿宗第五子,862年,懿宗病重彌留之際,他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為皇太子,873,僖宗11歲即位,在位13年,享年27歲.
唐昭宗李曄:有志向,但無力回天了:
? (867年-904年),在位16年,享年38歲,他是懿宗第七子、僖宗的弟弟,在位期間,宦官、朝臣、藩鎮(zhèn)為爭奪對中央政府的控制權(quán),斗爭激烈,藩鎮(zhèn)跋扈,戰(zhàn)亂不斷,皇權(quán)衰微。歷史上的唐昭宗李曄可以說是一個悲劇性皇帝,昭宗嗣位時21歲,是一個聰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輕人,他充分了解阻礙恢復唐朝力量和權(quán)威的形勢,并發(fā)誓自己要復興王朝,但是唐朝已經(jīng)積弱難返,回天無力。
唐哀帝李拀,末代皇帝,結(jié)局凄涼。?
(892年-908年),是唐朝最后一個皇帝唐,昭宗第九子,在位3年,被廢,次年死,享年17歲。唐哀帝即位時,不過是藩鎮(zhèn)手中的一個傀儡皇帝,唐天佑二年(905年),掌握實際權(quán)力的梁王朱全忠見廢帝滅唐時機已到,便先將唐朝朝臣全部殺光,接著在天佑四年(907年)又逼李柷禪位,降為濟陰王,自己做皇帝,改名朱晃,是為后梁太祖,建國號“大梁”,史稱“后梁”,改元“開平”。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隋朝之后強盛的朝代。
包括武周,共歷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
唐室出身關隴集團,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國之一,封為唐國公。其后代李淵為隋朝晉陽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于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建立唐朝,統(tǒng)一天下。唐朝的首都為長安(今西安)。
627年,李世民登基后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唐高宗以后,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705年神龍革命后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經(jīng)濟發(fā)達,軍事強大,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開創(chuàng)了全盛的“開元盛世”。
天寶年間,全國人口達8000萬之多。安史之亂后,國力日趨衰落。
904年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從此中國了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唐朝全盛時在文化、科技、政治、經(jīng)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在中國歷史上有大量的科技發(fā)明,四大發(fā)明之中有兩個即火藥和印刷術(shù)都誕生于唐朝。
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quán)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后期變成皇帝與宦官。
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三元及第,都誕生于唐朝,即622年狀元孫伏伽(一說651年的顏康成)。
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了開放的國際文化。
其文學發(fā)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等等。且有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fā)達。
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shù)與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fā)達。
唐朝聲譽遠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