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的本質,借助原生家庭問題,成為一個溫柔、堅定、靈活、寬廣、充滿力量的人
你好,我是熊貓不著急。
最近收到很多來信,它們很多都指向自己原生家庭的殘破,今天我們嘗試聊聊關于原生家庭的問題。通過這個問題嘗試讓我們變成一個真正寬廣、溫柔,靈活、堅定的人。
首先,因為有太多的來信都指向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這就足以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本質上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而是一個時代局限的問題,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當然,原生家庭是距離自我,最近的一個層次,就像我們曾經恐懼、焦慮、犯錯,一直在指責自己一樣,通過我們之前的節(jié)目,大家可能多少和自我達成了諒解,我們知道要和內在的孩子好好相處,但我們指責和怨念的思維模式并沒有根本性的轉變,他只是轉移了目標,他從個體轉移到了距離個體最近的外界環(huán)境,也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
而當我們指責我們的原生家庭的時候,痛苦同樣來了,它比指責自己更加無力,因為自己至少我們可以探索和改變,但父母未必是我們可以改變的了的。而且,當我們歸咎他人的時候,我們還可以不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它同樣沒有根本的融化問題,還有可能加重問題。
它就像大旱之年,沒有雨水,掙扎的植物指責腳下干枯的土壤一祥,土壤也是受害者。
事實上,怨念產生于我們停止深挖成因的一刻,我們父母一代的局限,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不是也是他們的父母帶來的呢?這樣我們可以不停的追問,最后直到我們把根本的成因追到極大極深,就像開始說的那樣,它終究是個世界問題、時代問題。
而世界是宇宙本身,宇宙怎么可能出問題呢?所以問題只能出在,人類狹小而局限的認知,它錯誤的理解了什么是自己、什么是世界、什么是生命。
這個底層的本源性的認知問題,從亞當夏娃偷食分別善惡樹上的智慧果就已經開始了,從混沌打開七竅擁有了感官就開始了,從智人由非洲大陸走出,開始擁有構想未來、講故事的能力就開始了,在我們擁有好壞、對錯、善惡比較的二元對立思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我們今天哲學與世界觀的問題就點到這里,不再細說,這個問題的展開內容太多,此時我們只需要構建一個宏觀的視角,進而知道發(fā)生在周邊的具體問題,他們都有一個很大、很深的成因,而不僅僅是幾個壞蛋的個人問題就夠了。你只要知道這句話:一切都按著宇宙自然法則進行著,一切從來乃至今后都不會有一點錯,片片落葉各得其所,一個微觀的粒子都不會浪費。
錯誤只存在于小框架、小視野的游戲規(guī)則里,所以我們談及錯誤的時候,我們可以放松一些,它并不那么嚴肅,我們很可能在杞人憂天。所以當我們過度認同一個錯誤的時候,我們就把視野和自我限定在了一個狹小而孤立的范圍,這樣焦慮、孤獨、恐懼就隨之而來了,它們的讓我們不安,因為他們一直在告訴我們,我們不像自己頭腦里認知的那么小。
今天的內容,不是感性的治愈引導,而是想敲碎我們狹小的問題視野,看到外面震撼的廣闊世界。進而停止怨恨、指責這些不會帶給我們行動與改變能量的無效模式,而是讓我們看到這種指責模式本身結構性的荒謬,而不是不斷轉變、放大指責的內容。
對立、指責、比較的根源都是分別善惡樹上二元的智慧果,我們思維與智力的背后有我們沒有意識到的價格。它們產生的焦慮、孤獨、恐懼,也是我們作為智人,繼續(xù)進化,需要不斷超越自身的智力陷阱,進而走進到下一個時代,一個覺醒智人時代的根本動力,所以你理解十字架這個殘酷的刑具,作為基督教至寶的意義了嗎?
所以如果你看了我之前所有的節(jié)目,我所有的治愈性的語言,都試圖給你帶來一種一元的力量,無條件的愛,只有愛,沒有恨。存在本身的美,只有美,沒有不美,而不是比較而產生的優(yōu)越感。
我們并不是病了,這個世界不斷增長的焦慮,是因為科技的不斷發(fā)達,人類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世界在以此,催促著我們進化,催促著我們超越自身的二元思維局限。
就像一個癌細胞,它有了視覺,看到了自己的細胞壁,它覺得這就是自我,它不接納死亡與自然循環(huán),它想長盛不衰,它恐懼死亡,它過激的自我保護,進而與其它機體細胞產生對立,它想更大更強。他們對于自我的誤解,使得他們殺死了有機體,最后自己也無法生存。
世界上大多的災難,都隱含一個根本的信息和啟示,就是我們的感官和思維,真的錯誤的認識了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生命。
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人的意圖是不好的,只是這種對立、自我的錯誤認知越重,頭腦聲音密度越大的人,它們采取的方法就像癌細胞一祥,短期看起來自己得到了實在,長期損害了自己的信譽和友誼,而最終陷入孤立。
就像傷害過我們的父母、老師、上級,它們可以用恐懼、指責、嚴肅的目標這些二元力量來改變我們短期外在的行為,但長期上會讓我們找不到生命本身活著的樂趣,陷入消極與抑郁。
所以我們再反過頭來指責它們,會有效嗎?我們只是在給這個世界,你周圍的環(huán)境增加二元力量罷了,只會更加撕裂,更加走向極端。
羅素說,愛是智慧,而恨是愚蠢。
因為愛是一種一元力量,這句話你此刻感受到了嗎。
所以高敏感人格,不是疾病,我做的事情本質上也不是治愈,而是讓大家接納自己的這種天賦,你承受的更多情緒的痛苦,會給你足夠大的動力,去尋找和走上那條超越的路。
我的學生還問過我一個問題,那你覺得一元一定要比二元高級嗎?
你感受到這個問題的矛盾了么?這個問題在做比較,它還是二元的思考方式。
所以達摩的一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問題不在于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高級的。問題是此時此刻,你在制造比較嗎?你在創(chuàng)造對立嗎?你在評判嗎?此時此刻你能感受到愛嗎?你愿意給予愛嗎?你能意識到自己的本質就是愛嗎?
你愿意打破你頭腦中的枷鎖,擁抱這個世界嗎?
耶穌說“溫柔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將承受地土?!?/span>
你能感受到內心無限的溫柔嗎?能感受到和與這片遼闊的土地深深的連接嗎?
如果你暫時沒有,請給我一個機會,和我們一起嘗試這種感受,它真的是全身上下的通透,光芒由內而外的照耀,它真的是美極了。
?
感謝你這么可愛,還喜歡我。
熊貓很萌,不著急。
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