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年代劇《情滿九道彎》明晚播出,韓東君熱依扎領銜,有爆款潛質

我是被預告片里的一幅畫面吸引進來的。
老北京縱橫分布的“胡同”里,一北京小青年騎著二八大杠,車后載著九道彎胡同的第一美人,穿街過巷,一臉樂呵,周圍的人們穿著棉襖各有各的忙活,隔著屏幕觀眾都能聞到一股糖葫蘆的香氣、胡同里的熱乎氣和濃濃的市井煙火氣。

要說老北京,胡同和和四合院,那是必不可少,這畫面一出,一股濃濃的京味兒可不就撲面而來了?
在國劇里,有一種帶有強烈地域特色標簽的分類——京味劇,曾經備受老百姓青睞。
不同年代的觀眾,記憶中的京味劇經典還有所不同。
80后想到的,可能是《四世同堂》《鐘鼓樓》《渴望》《小井胡同》這些上世紀的高分劇。

90后熟悉的或許是《大宅門》《茶館》這些剛好跨過新世紀門檻的經典。

但00后呢,就有點斷了代了。
這些年 ,國劇題材逐漸偏向古偶和甜寵,京味劇越來越少。
上一部達到8分的京味劇,還是2015年何冰、郝蕾主演的《情滿四合院》。

這屆觀眾,就真看不著地道的京味劇了?
關鍵時刻,《情滿四合院》的編劇和導演憋不住了,老北京的胡同串子,怎么也得再帶觀眾走一遭。
就在明晚,一部圍繞老北京胡同一群少年人展開的年代劇將要在央八黃金檔播出了。

先把話撂這兒,這部劇,我看能成。
特別是,《狂飆》和《三體》大結局后,雖然有《我們的日子》這樣的年代大劇接檔穩(wěn)居收視第一,但小雪花下線后,我知道觀眾多少有點沒看過癮。
是時候來部好劇,讓觀眾痛快痛快了。
一、年代京味劇還能出爆款嗎?這次我看行
從《情滿四合院》到《情滿九道彎》,上次說的是一個四合院的故事,這次說的是一個胡同的故事。
作為北京建筑的一大特色,胡同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
“胡同”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水井”。
某種意義上說,胡同作為老北京的符號,見證著歷史文化的變遷和人間風景。

本劇的故事就從九道彎胡同開始。
顧名思義,所謂九道彎,不僅說的是胡同,也是在說主角們的人生,就像九道彎一樣曲曲折折。
“以小見大”,是京味劇們的一大制勝法寶。
你看京味劇的經典:《四世同堂》《小井胡同》《茶館》......鏡頭聚焦的幾乎是小人物,觀眾們卻能在他們的酸甜苦辣中見證時代的變遷。
故事上看,《情滿九道彎》也是一部“以小見大”的影視劇。
故事是從1979年開始說起,講述的是從小在胡同里一起長大的少年人隨著改革開放四十年,一同成長直面人生的故事。

既然是情滿九道彎,韓東君飾演的男主楊樹茂的情感故事肯定不簡單。
目前看主要有三條情感線:

其一是他和同學史小娜(陳瑤飾)的初戀,但門第差異讓這段感情受盡波折無疾而終。

其二是他和小學同桌趙亞靜(種丹妮 飾)的歡喜姻緣,趙亞靜一家是在南方做生意的有錢人,楊樹茂(韓東君 飾)為了追到史小娜(陳瑤 飾),和哥們兒一起放棄鐵飯碗,去廣州投奔她一起做生意,一年就在廣州立住了腳。
而事業(yè)有成的趙亞靜對楊樹茂發(fā)起了“直球追愛”,且備受楊母的認可。
只可惜強扭的瓜成不了。
其三是楊樹茂和比他大三歲的葉菲(熱依扎飾)日久生情,可是楊母在家說一不二,認定趙亞靜就是未來的兒媳婦,楊樹茂既不敢跟母親對著干,又堅持自己愛情,與母親的拉鋸戰(zhàn)持續(xù)了好多年,活生生把葉菲熬走了。

但人生曲曲折折,該在一起的,總會在一起。
看上去劇情好像有點狗血,但熟悉《情滿四合院》的觀眾都知道,感情線不能沒有,但絕不是全部。
真正的重點,還是從“小胡同”抒寫“大時代”,用情感線串起幾個主角的人生,然后讓故事橫跨四十年,展現改革開放后,底層老百姓自強不息、奮發(fā)圖強的精神。

我知道這么說你不信,看看導演是誰你就信了。
二、京味劇大拿劉家成+編劇王之理,這組合不能再京味兒了
京味劇,第一步就是得找對導演和編劇,而且最好是有相關經驗的。
而本劇的導演一看就讓人放心了:劉家成。
對于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太熟,但若說到他的作品,相信大家都有印象。
先來一部他早期的《鐵齒銅牙紀曉嵐》給大家長長眼。

這部劇肯定是成了,但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導演劉家成從此就跟京味年代劇耗上了,《傻春》、《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芝麻胡同》一路拍下來,部部口碑在線,他也憑借《正陽門下小女人》入圍了白玉蘭最佳導演獎。

要說劉家成拍《情滿四合院》的時候,心里就有一個想法,要拍成情滿三部曲,第一部就是何冰、郝蕾主演的《情滿四合院》,第二部就是這部《情滿九道彎》。
說拍就能拍?故事呢?
劇集還有一張王牌——編劇王之理,《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都是出自他之手,
他也憑借這兩部劇兩次入圍白玉蘭最佳編劇獎。
不得不說,這兩人組合起來簡直就是京味年代劇王炸,甚至可以說,他們已經打造出一個“情滿宇宙”。

同四合院一樣,《情滿九道彎》中也有一位“傻”叔,他就是主人公楊樹茂的父親 “傻茂”,在四合院里,何冰扮演的那個角色叫“傻柱”。
這絕對不是偶然。
看到這就明白了,雖然看上去故事是兒女情長,但王之理編劇的作品,就擅長在兒女情長中講述家長里短,而且下筆就必然帶上滿滿的老北京味兒。
接下來,就看演員的了。
三、熱依扎、韓東君領銜主演,實力派涵蓋老中青三代
相比都市劇和古偶劇來說,年代劇對演員演技的要求更高,京味年代劇要求更加的高。
一要合適,看演員的年齡、狀態(tài)、閱歷是不是適合角色,一張口有沒有那個感覺。
二是演技,看演員能不能演出那個年代的精神風貌。

《情滿四合院》精彩,因為不管是何冰還是郝蕾,都用演技填滿了角色的內心世界,有血有肉的四合院里的人們,絲毫沒有演戲的痕跡,全都是情感輸出,那能不好看?
那么《情滿九道彎》的演員陣容在實力這塊怎么樣呢?
第一位,熱依扎。
去年她憑借《山海情》中水花一角奪得飛天獎最佳女演員。

但掐指一算,觀眾其實已經兩年沒在小屏幕上看到這位實力+顏值女演員的戲了。
這些年的熱依扎,演技其實在不斷精進,《甄嬛傳》她的表演是及格不算出挑,《長安十二時辰》她飾演的檀棋,演得不差,不過帶給觀眾最大的感覺還是美。
但到了《山海情》,她飾演的水花經歷坎坷,將角色的不甘、苦楚和堅毅都演繹得淋漓盡致,一場逃走時后回家的戲,一個轉身,一張笑中帶淚的臉,至今仍被觀眾回味,而這個轉身的設計,是熱依扎自己向導演提出的。

熱依扎是哈薩克族,但卻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大妞,正對上女主角葉菲的身份。
葉菲是知識分子家庭出身,舒雅文靜品行端正,看上去溫溫柔柔,但骨子里帶著倔勁,和男主的愛情九曲十八彎,還經歷了懷孕、流產等,以熱依扎如今的演技,大家等瞧好就行。

第二位,韓東君。
2015年,他就憑借民國玄幻網絡劇《無心法師》中的無心一戰(zhàn)成名。
之后他又主演過《人生若如初相見》、《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但很快從偶像劇的圈子走出來,專心主攻主旋律大片和年代劇。

《長津湖》中他塑造的神槍手平河讓觀眾看到了他的硬漢氣質,也狠狠圈到了觀眾的眼淚。
年代劇《沸騰人生》中,韓東君扮演艾長安,可以說已經完成了一波年代劇試煉。
這次他飾演的楊樹茂,生長在典型的老北京家庭,堪稱九道彎最幸福的男人,和胡同里最漂亮的兩個姑娘都有情感糾葛。

他性格剛毅,為人仗義,誰家有難他都去幫忙,常常因為“行俠仗義”給家里惹事,但姑娘也會因此愛上他。

為了心愛的姑娘,他寧愿在那個時代放棄鐵飯碗說下海就下海,韓東君身上是有股少年人的意氣風發(fā)的。
關鍵就看他能否把年輕時的少年意氣和中年時的歲月滄桑都演出來。
第三位,陳瑤。
陳瑤演這個角色多少有點大材小用。

之前她在《無心法師》中的表演出彩,靠的是精彩反串。
本劇她飾演的單純的大小姐史小娜,性格外向,長得漂亮,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
一開始因為家庭倍受欺負,靠著楊樹茂的保護才躲過一劫,后來卻身份大變令男主高攀不上,以陳瑤的演技完全沒問題,而對于“無心CP”嗑學家們來說,能看到這二人再度合作,也算是圓滿了。
第四位,薩日娜。
薩日娜一出場,就有年代劇那味兒了。
不過這次她的角色顛覆很大,從《闖關東》到《人世間》,她出演的母親形象被譽為熒屏第一慈母,不是家里的主心骨,就是為兒女奉獻的母親,每次都能看哭一群觀眾。

這次她依然演男主母親,但這次她逼哭的是男女主。作為全家的主心骨,她認定孩子們的婚姻大事全部由她做主,正是因為她,令男女主多年有情人難成眷屬,可以說她的角色會是全劇最糟恨的角色。
預告片里有一幕是滿頭白發(fā)的她黯然落淚,大概率是晚年的楊母悔恨的淚水,雖然角色實在不討好,但能看到薩日娜老師的表演,我忍得住。

第五位,畢彥君。
《情滿四合院》中,這位老戲骨就有參演。
身為國家一級演員的他,演技方面本就不用擔心,更不必說他本就是年代劇的老面孔。
《大宅門》中他飾演過二爺白穎軒,《闖關東》他扮演了夏元璋,《覺醒年代》中的角色觀眾應該有印象了。

這次他飾演的楊家父親,不用說又是有故事的角色,就看年輕演員接不接得住他的戲了。

第六位,羅京民。
又是聽名字沒印象,一提角色恍然大悟的甘草演員。
2006年他在《士兵突擊》中曾塑造過許三多他爹許百順,

《人生大事》中他飾演老莫。

這位老戲骨名氣不大,但極其善于演繹角色,有自己的一套琢磨,擅長用一些表演小細節(jié)來展現角色性格,有時候就是一個眼神戲就對了。他演老北京,那肯定是差不了的。
第七位,周野芒。
他演過的觀眾最熟悉的角色,肯定是《水滸傳》中的八十萬總兵教頭“林沖”,

這些年他還演過《楊家將》中的“楊六郎”,《安家》中的“天天爸”等角色,《愛情神話》中他的演技再次讓新一代觀眾驚艷。

看過他演的上海佬,不知演北京大爺什么樣。
第八位,海一天。
這幾年海一天參演了不少好劇,且都有不錯的表現?!稇c余年》中的朱格,《贅婿》中的方天雷,《對手》中的幺雞,都是他的代表作。
但觀眾最念念不忘的,肯定還是《四合院》里的許大茂。

這次他的戲份不多,肯定是被導演拉過來客串的,出場就是想要輕薄女主的惡霸,不用說肯定被男主給揍了,完事開口就訛了七十塊錢。
這小反派他來演那討厭勁可太對了。
縱覽王之理編劇和劉家成導演以往的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堅持北京地域氣息的同時,能夠拍出角色們身上的那股勁,每次老戲骨們都能圓滿完成任務,這是他們的京味劇中新演員最多的一次,看各位的發(fā)揮了。
四、“新老”面孔聯(lián)袂的京味劇如何出爆款?這劇或許可以打個樣
開頭提到,國產京味劇里的口碑佳作,大部分集中在上世紀80、90年代到本世紀初。
上一部令觀眾滿意的京味劇,還停留在2015年的《情滿四合院》。
但劇集能成,一大關鍵是何冰本身就是北京人,一口地道北京腔,扮相和氣質可以說與角色高度吻合,一出場時代韻味就出來了。

說到底,這些影視劇的京味兒得以保留,才成為老百姓都愛看的作品。
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京味劇也不能一直講老北京中年人的故事,總需要搞搞創(chuàng)新。
“新老”面孔聯(lián)袂的京味劇,怎么做到讓新老觀眾都喜歡,《情滿九道彎》或許可以打個樣。
而京味年代劇,最重要的就是味兒得對地道,甭管說什么,得用劇情把觀眾帶進故事里。
先要看那一口京片兒,講究不講究,是不是那個味。
這個觀眾一聽就能分出高低,之前幾個頂流主演的《胡同》,就差那么一口氣。

看預告,這一關算是過了。
再看場景,至少年代味兒是真的給足了。遠景鏡頭給到坐落在北京城一隅的四合院,院里燈光泛黃,門外過年的鞭炮響的正歡,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兒,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這柴米油鹽的故事就這么走起來。

當鏡頭給到屋內布景的時候,年代感的氣息更是撲面而來,掛在墻上的相框,老北京用的蜂窩煤,每一寸都是時代的印記。
央八的收視率,素來有保障,尤其是這種年代大劇,更容易被觀眾們追捧。
但我最期待的,還是劇集能夠在平淡的故事中,道出生活的味道來。
所謂京味,相比于看得見的風物,發(fā)生在胡同和四合院里的人間煙火事兒才是最讓人懷念的,也最有老北京特有的韻味。

希望演員們把老北京胡同里的人們經歷的年代故事演得入情入理,有滋有味,比胡同更曲折有趣的永遠是人間煙火。人間煙火味出來了,劇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