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一直等待著你,再好的朋友也有離別的一天,保重!

沒有人會永遠等待著你,包括朋友、同學甚至是伴侶。時間的流逝,我們從天真無知的孩童成長為生活不易的成年人。
期間我們與許多人告別,這些人成為我們人生中的過客。多年后,他們的容貌和聲音漸漸在我們記憶中消逝。有些人我們還沒有好好告別,就失去了再相見的機會。

也許時間的意義就是在分別時釋懷,在相聚時珍惜。人生沒有太多大不了的事情,有人說如果不想忘記,就應該繼續(xù)保持聯(lián)系。
然而就像一根牢固的鋼繩,在該斷的時候它自會斷裂。就像兩個人的相遇充滿了偶然性,分開時也充斥著各自的理由。不是誰對,誰錯,只是到了該離別的時候。

小學畢業(yè)的時候,沒有來得及告別,曾經(jīng)一起玩得很好的幾個朋友,再也沒有見面過。
那時我對自己和他們的家庭情況了解不多,只是覺得我們還會在初中時相見。結果令人唏噓的是,直到初中畢業(yè)后,我都未能如愿。

后來在暑假的時候,玩的比較好的王同學主動聯(lián)系我。那時候,我才知道曾經(jīng)的幾個人中,一個去了上海,一個去了市區(qū),還有一個去了縣里的貴族學校,只剩下我留在這個普通的學校里。
見面后,我們聊了許多,我才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并非個人智慧和天賦的差距,而是家庭背景的差異。

對他們來說,起步階段可能就是我們普通人能接觸的最高水平。
我記得那時候我喜歡看書,去圖書館借了一本偵探解謎的書,其中一個朋友也喜歡,我借給了他。
但當他要還書時,卻發(fā)現(xiàn)書丟了。我為此感到很難過,因為那本書價值30塊錢,而我的零花錢一個月只有5塊錢,我根本沒有能力賠償。我只好向圖書館的老師提出分期償還的請求。

這位朋友知道是自己弄丟了書,主動表示愿意承擔損失,但我拒絕了他的好意。我知道30塊錢對他來說不算什么,但書是我借的,責任在我身上。
他見我拒絕,也沒有多說什么,直到三天后,他帶著一本一模一樣的書來見我,說道:“書沒了,是我的責任。我買了一本一樣的,我們一起去圖書館還書吧?!?/p>
如今過去了這么多年,我們早已失去了聯(lián)系,但我依然感激他的幫助,他給我微弱的自尊心帶來一絲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