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起洛陽》【高秉燭x武思月】針鋒相對
????????寫點別扭情侶文學(xué),武思月視角,字數(shù)1.5k
???????武思月向來恪守規(guī)矩,她出自武氏旁支,圣人上位后,整個武家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可她沒有父母支撐,只是和兄長相依為命,那些升了位分的親戚并沒有給他們更多的照顧,可在外人眼里他們卻是沾了圣人的光。
她不敢肆意妄為,因為她只有一個孱弱的兄長勉強支應(yīng)門庭,可她在心里是不服輸?shù)?,她學(xué)武是不要命的,少時的同窗向來瞧不起她,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個女子想靠著親族關(guān)系進入內(nèi)衛(wèi),可她從不辯解,只是一次次在練武場上將刀抵在他們的脖子上,才讓那些人逐漸閉嘴。
圣人也是在練武場上選中她的,彼時她已經(jīng)筋疲力盡,還在奮力和高她一頭的男人纏斗,鮮血順著衣服汩汩流下,有幾滴沾在她的臉上,但她仍死死的瞪著對方,隨時準(zhǔn)備著下一次攻擊,忽然,旁邊的圣人指了指她說“過來”,于是她踉踉蹌蹌的走過去行禮,自此,她被選入內(nèi)衛(wèi),成了月華君。
多年來,她恪盡職守,不敢行差踏錯半步,既是為了證明自己,也是為了光耀門楣,但是后來她遇到了高秉燭,一個背負著重大嫌疑的通緝犯。
高秉燭的確是一個讓她捉摸不透的人,即使他們已經(jīng)幾經(jīng)生死,卻還是讓她覺得有一堵厚厚的壁障隔在他們倆之間,時常讓她感到煩亂,這種情緒在高秉燭加入聯(lián)昉之后達到頂峰。
????????她不明白自己為什么這么生氣,看到他對自己疏離生氣,看到他對自己恭敬也生氣,這么多年,讓她感到挫敗的事情不多,高秉燭是其中最大的一件。
她有時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太過無能,讓他覺得不能依靠,才要斬斷一切加入聯(lián)昉,但是這個答案太過傷人,讓她不敢去想,卻又不得不這么想。
她曾經(jīng)是真的想幫助高秉燭,至死方休,高秉燭在她的眼里一直是滿身泥濘,一腔仇恨,卻還是在絕望里透出幾絲善良來,讓她放不下,忍不住想保護他。
可她卻一直都抓不住他,不管是最開始以官府的身份,還是后來以朋友的身份,她都是眼睜睜看著他一次又一次離開,這樣會襯的她很可笑,她的信任很可笑,一廂情愿又自以為是的幫助更可笑。
于是她傷心,難過,生氣,憤恨,卻唯獨沒有想過放棄,事到如今,她依然想著,要是連她都放棄了,高秉燭就真的孤身一人了。
后來,她時常來聯(lián)昉,大多數(shù)時候,她是碰不到高秉燭的,偶爾,她會發(fā)現(xiàn)有人在門后看著她,她一直都是假裝不知道的,因為她害怕如果自己戳破門后有人,他就再也不來了。
辦案的時候匆忙,即使相遇也是來去匆匆,為數(shù)不多的幾句話也大多都是互嗆,雖然基本上高秉燭在嘴上占不了什么便宜,可他的沉默與躲避更讓人心焦。
甚至有時候,武思月想看到他生氣,想看到他大聲指責(zé)世道的不公,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變成一個只會辦案的傀儡。
但他太會隱藏自己的心思了,好像什么都能忍,他們也已經(jīng)很久沒有好好說過話了。
漸漸的,她也不會去主動交流了,只是在某天,她調(diào)查當(dāng)年太子遇刺一案,再一次提到那幾個無辜身死的不良人的時候,身邊的高秉燭忽然開口問她,“為什么還在查這個”,她卻只是答“君子一諾”
他們二人又開始沉默,而武思月已經(jīng)不再管他是不是同意或反對了,她把這已經(jīng)當(dāng)成了自己的事。
“現(xiàn)在繼續(xù)查,你可能會死的”
聽到高秉燭沒頭沒尾的話,她也只是淡淡道“我何時怕過死,你也沒必要管我的死活”
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她是一句軟話也說不出,忽然她聽到高秉燭再一次開口“別輕易出事,我還在等著你給我收尸”
他的話里沒有郁氣,似乎只是隨意的舊事重提,武思月沒想到他還記得,那是他們?yōu)閿?shù)不多的幾次平和的談話,在洛陽的郊外,幾座孤墳面前,他也說著收尸這種不吉利的話。
但如今形勢危急,倒真有點要應(yīng)驗的意思,思及此,她忽然有點難過,嗆聲道“聯(lián)昉的人,哪輪的到別人去收”
“我不想留在聯(lián)昉,我想和他們埋在一起,只有你知道在哪”
高秉燭依然在平靜的敘述,可武思月卻不禁悲從中來,她扭過頭,不想讓他看到自己的眼淚,說來也奇怪,明明小時候再怎么流血都不哭,卻在高秉燭面前總是那么脆弱。
于是她咬咬牙,站起身朝外走,沒有看到身后的高秉燭依然在看著她,他的眼里有太多未說出口的話,讓人覺得他好像下一秒就要喊出武思月的名字,又好像永遠都不會再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