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我的看法

首先,我的評價:荀彧是個不完全忠于漢室的漢臣。
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不完全忠于漢室”:真正的漢臣,應該像楊彪楊修父子一樣,對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欲殺之而后快。楊修在歷史上的評價確實不高,但從他的角度看,我爹都這么恨你,我怎么可能為你曹魏?所以楊修,他恰恰是忠于漢室的。這里多說一句,為什么漢臣要站隊曹植?目的很明顯,就是要立幼廢長,亂你曹魏。你荀彧,一個漢臣,怎么會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主張?你膽子,也太大了吧?
所以這里就很玩味,那他不忠于漢室,又不同意曹操封魏公,他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人認為,他要的恢復漢朝,其實是恢復漢朝的政治結(jié)構,從而能讓潁川派繼續(xù)享受士族待遇。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他還是一個漢臣。(感受到我的意思了嗎?)
那可能有的人就要問了,為什么荀彧不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潁川派呢?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政治是講究派系的,換句話說,有潁川派才有荀彧,潁川派強,荀彧才強。
而荀彧,我個人認為他的出發(fā)點不是為了天下蒼生,不然為什么不輔佐曹操一統(tǒng)天下,之后功成身退?
這里就涉及到彧、操二人的共同點:他們都不想兔死狗烹,也不想功成身退。
什么意思呢?這就不得不說二人心中的小九九了。
曹操:你小荀子,這是讓我打了天下,還給漢獻帝是吧?那我成什么了?韓信?蕭何?還是張良?我偏不,我就要從漢朝的尸體上跨過去,建立我曹家的天下。
荀彧:曹操,工具人罷了,幫我潁川派打江山,之后再恢復漢朝體制,我不需要功成身退,就可以加官進爵,高官厚祿。
所以二人矛盾的核心就在于此?;謴蜐h朝,對曹操不利。建立曹魏,對荀彧不利(因為建立新政權勢必要打壓功臣)。
這也就促使二人最終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