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蘭塔探險家筆記精選(六)
本期探險家筆記精選出自特萊昂博士的著作《涅蘭塔動植物行紀》
特萊昂.金.博德:涅蘭塔著名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和探險者。他曾在世界各地進行考察和研究,發(fā)表了包括《涅蘭塔植物大綱》,《遠洋末地動物研究——共生和合作》,《節(jié)肢動物行為研究》,《奧格飛艇——奇跡之城》《文明的捕食者》等多部學術著作以及《星辰與深淵》,《艾俄羅斯號——北大洋科考札記》,《骷髏和六翼蝶》,《涅蘭塔動植物行紀》等文學科普著作。
特萊昂出生于大陸紀778年的,母親是一位居住在澤布爾濕地的原住民,父親是一名索羅維亞王國的士兵。他出生基層,從他母親那里學到了大量關于的動植物知識,他母親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精神也對他影響頗深,也從他父親那里學到了一個索羅維亞人的嚴謹和勤奮。特萊昂在18歲時遠赴當時的知名學府——瑪卡大學學習,在畢業(yè)后受當時大探索時代的潮流影響,他踏上了去全世界各地實地考察和研究生物的旅程。
特萊昂個性內(nèi)向不擅長交流,在其一生里一直保持著低調(diào)樸素的習慣,相較向其他人講述他的故事,他更傾向于把它們傾瀉到紙上。在晚年,特萊昂飽受病痛和精神疾病之苦,但依然堅持進行野外調(diào)研和實驗工作。在他65歲時他在科考途中染上了重病,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特萊昂毅然決定完成他的最后一次科考,不久后去世在途中。
《涅蘭塔動植物行紀》。這是一本長篇巨著,記載了特萊昂十多年間在世界各地考察的故事,介紹了包括末地,下界和涅蘭塔不同地區(qū)的超過100種動植物的習性,行為和大量的實驗記錄。本文選自其中的深層下界篇。

特萊昂.金.博德:涅蘭塔著名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和探險者。他曾在世界各地進行考察和研究,發(fā)表了包括《涅蘭塔植物大綱》,《遠洋末地動物研究——共生和合作》,《節(jié)肢動物行為研究》,《奧格飛艇——奇跡之城》《文明的捕食者》等多部學術著作以及《星辰與深淵》,《愛厄羅斯號——北大洋科考札記》,《骷髏和六翼蝶》,《涅蘭塔動植物行紀》等文學科普著作。
特萊昂出生于大陸紀778年的,母親是一位居住在澤布爾濕地的原住民,父親是一名索羅維亞王國的士兵。他出生基層,從他母親那里學到了大量關于的動植物知識,他母親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精神也對他影響頗深,也從他父親那里學到了一個索羅維亞人的嚴謹和勤奮。特萊昂在18歲時遠赴當時的知名學府——瑪卡大學學習,在畢業(yè)后受當時大探索時代的潮流影響,他踏上了去全世界各地實地考察和研究生物的旅程。
特萊昂個性內(nèi)向不擅長交流,在其一生里一直保持著低調(diào)樸素的習慣,相較向其他人講述他的故事,他更傾向于把它們傾瀉到紙上。在晚年,特萊昂飽受病痛和精神疾病之苦,但依然堅持進行野外調(diào)研和實驗工作。在他65歲時他在科考途中染上了重病,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特萊昂毅然決定完成他的最后一次科考,不久后去世在途中。
以下片段節(jié)選自《涅蘭塔動植物行紀》。這是一本長篇巨著,記載了特萊昂十多年間在世界各地考察的故事,介紹了包括末地,下界和涅蘭塔不同地區(qū)的超過100種動植物的習性,行為和大量的實驗記錄。本文選自其中的深層下界篇。

? ? ? 下界之行的第14天,水銀沼澤熟悉的銀光映入我們的眼簾。在此之前,我曾經(jīng)3次經(jīng)過這片熟悉而陌生的濕地,這里氤氳著的劇毒的水銀蒸汽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把我擋住大門外,但這中事情不會發(fā)生在這次冒險中。為了抵擋這里的毒氣,神通廣大的布雷諾(布雷諾.特柯斯,傳奇的商人,冒險家,前雇傭兵,綽號“不死的布雷諾”,此次冒險是他贊助的)設法為我們搞到了一套水下呼吸附魔的頭盔,這里不得不稱贊這位慷慨的紳士,多虧了他,我們才能繼續(xù)走下去。
??????除了頭盔,特質的帳篷和罐裝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水銀沼澤實在太廣闊,為了深入沼澤,我們不得不選擇在沼澤內(nèi)扎營,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得在這充滿重金屬的池沼里生活超過3天!對于任何之前與我們的冒險家而言,這都是不可想象的。但幸運的是,在碧玉叢林里最新發(fā)現(xiàn)的翡翠蠶可以制造出一種特殊的青色絲綢,這種絲綢如果焦油里面浸泡后就可以制造出一種密封性相當好的布料。我們用這種特殊的布匹縫制出了3頂大帳篷,再用來自巖漿史萊姆的滾燙膏狀物涂層(這樣它就不會被巖漿或高溫燒毀),此后我們冒險的所有必要活動都在這里面進行。我們的食物也受到了嚴密的保護——江源丘陵地區(qū)的野蜂蜜(據(jù)說有解毒效果)和壓的非常緊實的面包全都被嚴密的封裝在金屬罐頭里,并且被浸泡在蒼煌蜜露中,在食用的時候簡直不要太麻煩。但拋開這一切,我們的水銀濕地之行無異是極其激動人心的。
????走入水銀濕地,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汞樹——這些長著一層層銀色菌蓋的生物顯然是某種高度進化的真菌。他們的菌柄已經(jīng)硬化為木頭一樣的物質,但和樹木也有本質的區(qū)別。如果你把汞樹的樹干截斷,你可以看到其暗紅色的橫截面。雖然有類似年輪的紋路,但是實際上這些暗色的環(huán)紋不是樹木生長速度不同導致的,而是遍布橫截面的空洞和空腔所排列形成。這些空洞小而密,必須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這顯然是因為水銀的密度遠大于水,汞樹需要更加細小密集的導管才能把水銀導入樹干內(nèi)部。而在導管匯集的樹芯,排列著一些或大或小的空腔,其內(nèi)壁覆蓋著一層特殊的紅色菌落。這種紅色菌落也在這里的朱砂礦石的內(nèi)部被發(fā)現(xiàn)。這是顯然是一種硫化細菌,它通過某種化學反應將硫化汞轉換為其他化合物,來為自己和汞樹源源不斷的供給能量。有意思的是,這種細菌屬于厭氧菌——哪怕一點點的氧氣也會讓菌落發(fā)灰然后死亡,因此,他們只在水銀池底和朱砂礦石的內(nèi)部被發(fā)現(xiàn)。汞樹是怎么讓這些嬌生慣養(yǎng)的細菌茁壯生長的呢?汞樹的樹皮厚且堅韌,雖然看起來坑坑洼洼但是卻驚人的沒有一條裂縫,即使有裂縫出現(xiàn),汞樹也會分泌出大量銀色的膠狀物來把裂縫封住。這樣汞樹的內(nèi)部就成為了一個較為封閉的空間。而硫化細菌分解硫化汞(也就是朱砂)的時候會放熱并產(chǎn)生大量的汞蒸汽,加上汞樹內(nèi)部的毛細管里面也充滿了高溫的液態(tài)水銀,活汞樹的內(nèi)部可以說是一個劇毒的大蒸籠。通過源源不斷的產(chǎn)生大量高濃度蒸汽。汞樹可以把樹干內(nèi)部的空氣完全擠出去,來給細菌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
?????和普通的菌類不同——汞樹的菌絲不僅用于吸收營養(yǎng),也用于排出多余的水銀。這些銀色的細線穿梭在松軟的下界巖中,形成菌毯和菌索。我曾經(jīng)隨手在一塊特別茂盛的菌索上蓋了一塊防水的綢布,結果第二天綢布下居然形成了一片水銀水洼,可見這里些菌索的代謝有多么旺盛。看到這個場景,我想起了水銀沼澤里無數(shù)的的水銀小溪和湖泊。一個大膽的假設在我腦中形成。

?????為什么水銀沼澤里有這么多水銀呢?
?????顯然,水銀沼澤的水銀并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地獄的高溫且富硫的環(huán)境下,汞會蒸發(fā)并且很快的變?yōu)橹焐胺勰H绻麤]有源源不斷的水銀,水銀沼澤應該變?yōu)橐淮笃焐暗V才對——而這恰恰就是這里最初的樣子。
????是汞樹——或者說硫化細菌,造就了沼澤。正是汞樹的菌絲最開始蔓延進了這片滿是硫和汞的地方,它們生長繁衍,將朱砂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水銀。流下來的銀色金屬液在低洼處匯集,日積月累,形成了廣闊的劇毒濕地。液態(tài)的汞從地下的菌絲里面滲出,同時水銀的氣化形成的蒸汽流和菌絲的生長也讓這里的下界巖松動乃至脫落,漸漸形成了這樣的地形。然而,巖石的松動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那時的汞蒸汽還沒有現(xiàn)在那么濃,空氣可以滲入地下,導致厭氧的硫化菌大量死亡。為此,如今的汞樹出現(xiàn)了。他們放出大量蒸汽來覆蓋地面,同時把硫化菌進一步藏進了堅韌的樹干中。隨著汞樹的繁盛,空氣中的汞蒸汽濃度也就隨之提升,汞樹不得不長得更高來避開地面上富集的毒氣來把他們的菌傘送入洞穴上端更加清新的空氣里——畢竟汞樹本身并不厭氧!
??????當汞樹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時,蒸汽的高度會到達某個臨界值——不影響硫化菌分解朱砂,也不影響汞樹的正常呼吸。此時,汞樹也就達到了某個微妙的平衡,生生不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