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軍精神在心中,為文旅建設(shè)奉獻青春
轉(zhuǎn)載:四川在抗戰(zhàn)時期: 征兵:350萬人; 死傷:65萬人; 守衛(wèi)了:五分之一的國土; 參加了28次大型會戰(zhàn); 每15個四川人當中就有一個人上了戰(zhàn)場; 每犧牲5個人里邊就有一個四川人(無川不成軍) 共出川14個整編師; 淞滬會戰(zhàn),上去14個營長,死了13個營長;上去了4000多人只剩下400余人; 出川了6個中將,死了四個中將; 出川了400多位團級軍官,基本全部犧牲。 猶記得,川軍被稱為槍桿子軍(兩桿槍,一桿是背著的槍,一桿是別在褲腰帶上的槍),就這樣,川軍帶著一點干糧穿著一雙草鞋背著兩桿槍就出川抗日了。就是這樣的一個川軍,從1937年全面抗戰(zhàn)開始,就一直在參戰(zhàn),修整,參戰(zhàn),修整...依次循環(huán),單單一個四川,總征兵達到了350萬人次,每犧牲5個人里面就有一個是四川人,無川不成軍不只是說說而已 【死】字旗曰: 國難當頭,日寇猙獰。 國家興亡,匹夫有份。 本欲服役,奈過年齡。 幸有吾子,自覺請纓。 賜旗一面,時刻隨身。 傷時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曾經(jīng)看過一些資料說起過川軍抱著炸藥包,前仆后繼的去炸日本上的坦克,“轟隆!轟??!……”一聲聲巨響,一陣陣的血肉橫飛!一個個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的戰(zhàn)士,抱著他們那連炸藥都不多必須依靠包裹子彈殼和碎石增加殺傷力的土炸藥包義無反顧地撲向侵略者;每一聲的“國存我死”必然伴隨著一聲巨響,整條山路上忽然殺得天昏地暗!前邊的同袍炸出了血路,后邊也被炸傷的戰(zhàn)士渾身帶血踉踉蹌蹌地抱著炸藥包繼續(xù)沖鋒,也許他們的內(nèi)臟已經(jīng)被震傷,也許他們下一刻自己就要倒下;但這些士兵還是用盡他們最后一絲力氣沖進鬼子堆里拉響炸藥包…… 一種自殺式的攻擊,且不論多少人才能把一輛坦克炸掉,光是一個沖鋒路上就會倒下多少的川軍...一次次的倒下,后面的人一次次的又撿起炸藥包往前沖,我實在腦補不出那個畫面,也不敢去腦補。成百上千的人抱著炸藥包,成百上千的人在臨死的時候喊出這輩子最后四個字,“國存我死”。 江山依舊在,青松嶺上埋忠骨! 新時代挑戰(zhàn),青年當迎難而上! 我們大學習,文旅先鋒有力量! 鄉(xiāng)村振興路,在基層展現(xiàn)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