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版《三國演義》劇本臺詞丨第26集:回馬薦諸葛

《三國演義》
第二部 赤壁鏖戰(zhàn)
第26集 回馬薦諸葛
(十里長亭)
劉備:與先生相識方覺眼界大開,卻不想相聚竟如此之短,心中實是悲苦萬分。
趙云:主公。
劉備:好,請。
徐庶:好,請。
劉備:備分淺緣薄,不能與先生久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
徐庶:庶才微智淺,深得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別,實為老母之故,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為他設(shè)一計,獻(xiàn)一謀。
劉備:先生此去,備亦將遠(yuǎn)遁山林矣。
徐庶:老母遇難,我方寸已亂,縱然留下也無益于事,使君當(dāng)另求高賢輔佑,共圖大業(yè),不可如此灰心哪。
劉備:天下高賢,恐無一人能與先生相比。
徐庶:庶實庸才,何敢當(dāng)此重譽,愿諸公善事使君,以圖名垂竹帛,功標(biāo)青史,徐庶有始無終,不足取也,使君請回,望多保重,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元直告辭。
劉備:元直,元直,來人,來人,把這片樹林給我砍倒,它使我看不清元直的背影,擋住了我的視線。
關(guān)羽:大哥。
劉備:元直復(fù)回,莫非無意去許都。
徐庶:非也,我因心亂如麻,忘卻一件大事,此間有一奇士,住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前往求之相助啊。
劉備:先生此去,我心已灰。
徐庶:使君,此言差矣,若是這樣說,元直倒是鐵心而去,無所顧念也。
劉備:元直,玄德之言確是肺腑啊。
徐庶:使君仁慈之心,元直自是知曉,但是使君大業(yè)未成,竟說出此話,令元直灰心也,元直之上多有高人,此并非戲言虛詞,主公當(dāng)往求之,以成大業(yè)。
劉備:既如此,敢煩元直為備請來相見。
徐庶:此人不可屈之,使君只能親往求之,使君若得此人,無異于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
劉備:此人才德比先生如何。
徐庶:以我比之,猶如駑馬比麒麟,寒鴉比鸞鳳,此人自比管仲樂毅,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之奇才也。
劉備:愿聞其姓名。
徐庶:此人乃瑯琊陽都人,復(fù)姓諸葛,名亮,字孔明,所居之地有一山崗,名臥龍崗,因而自號‘臥龍先生’,使君若得此人輔佐,何愁天下不定。
劉備:莫非就是臥龍,鳳雛乎。
徐庶:鳳雛乃襄陽龐統(tǒng)也,臥龍正是諸葛孔明。
劉備:今日知‘臥龍’‘鳳雛’之真義,何期大賢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備有眼如盲也。
徐庶:使君,元直告辭了。
劉備:告辭,元直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方能相會。
(畫外音):曹操為削弱劉備勢力,得其賢才為己所用,設(shè)計將徐庶賺之許都,十里長亭徐庶回馬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之后,曾繞道南陽面見諸葛亮,將舉薦之事告知,劉備送走徐庶,便準(zhǔn)備同關(guān)羽,張飛,一起拜請諸葛亮。
(許都)
徐庶:母親,母親,母親,不孝兒元直來遲,望母親寬恕。
徐母:你,兒啊。
徐庶:母親。
徐母:你怎會到許都來。
徐庶:母親,兒在新野輔佐劉使君,見母親手書喚兒來此,故而星夜趕來。
徐母:為娘何曾寫手書與你呀。
徐庶:那,這。
徐母:這,這不是為娘手書啊。
徐庶:啊,那這是,這。
徐母:你好糊涂啊,你江湖漂蕩數(shù)年,本以為你學(xué)業(yè)有進(jìn),殊不知你反不如當(dāng)初,兒啊,你既是讀書明理,須知忠孝不能兩全,豈不識曹操欺君罔上,劉玄德仁義布于四方,況且又是漢室宗親,我兒既輔佐于他,正是得其明主矣。
徐庶:母親,孩兒我。
徐母:你只憑一冊偽書,更不詳查,遂棄明投暗,自取惡名,你真愚夫也。
徐庶:母親,我。
徐母:兒啊,你讓位娘有何面目與你相見哪,你玷污祖宗,你空手立于天地之間哪。
徐庶:母親,母親,母親,母親,我。
——待更——
如需整理電視劇《三國演義》更多集更多角色臺詞,可找公眾號【小小臺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