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這才是今年最好的古裝推理劇
繼《漫長的季節(jié)》《歡顏》之后,騰訊視頻的“X劇場”,再次上新一部優(yōu)質(zhì)劇集
《繁城之下》
。
與之前的風(fēng)格不同,這一回的故事,是一個
古典味十足的社會派推理
。 故事發(fā)生在明萬歷三十七年,江南蠹縣小捕快曲三更的師父冷捕頭意外死亡。 面對毫無頭緒的案情,他與典史宋辰等人,開始尋找破案的突破口……整個蠹縣的疑云序幕,就此拉開。
劇集以詭異的殺人案為開端,但并沒有將破案情節(jié)作為重點。 而是將視角放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展開,探索殺人犯罪的社會原因。
我們也由此看到明末尖銳的社會矛盾和黑暗現(xiàn)象。
三集三名死者三段論語
POST WAVE FILM
前三集,《繁城之下》保持著一集死一人的節(jié)奏。 劇集開場,就是一個命案現(xiàn)場,蠹縣捕快曲三更、高士聰接到報案,城東麥田發(fā)現(xiàn)尸體。 尸體被人偽裝成稻草人的模樣,立在了麥田中間,掀開斗笠曲三更發(fā)現(xiàn),死者竟然是自己的師父,捕頭冷無疾。 仵作查驗后,冷捕頭頸部有勒痕,死后又被轎棍從他的身體內(nèi)穿過,并在轎棍上留有《論語》:
“吾道一以貫之?!?/p>
這似乎是在諷刺冷捕頭,干了什么不忠不恕的事。 隨著案件的展開,曲三更意外發(fā)現(xiàn),師父在地窖中藏有一萬兩白銀…… 他的信仰,幾近崩塌。
冷捕頭的案子還沒破,第二個受害者就出現(xiàn)了。 曲三更的好友鳳可追報案,自己的舅舅教書先生王夫子,死在了家中的私塾。 他的頭被埋入土中,腿被叉開倒掛在樹上。 挖出尸體后發(fā)現(xiàn),王夫子嘴里被塞了一只剛出生就被斬去頭的小雞,手里還握著自己的印章和戒尺。 經(jīng)查驗,王夫子之死,是兇手用銅戒尺反復(fù)擊打后腦所致,兇手這次留下的《論語》是:
“童子六七人?!?/p>
聯(lián)想到銅戒尺和雞雛的隱喻,三人立刻想到王夫子隱藏的罪孽。 通過調(diào)查鳳可追發(fā)現(xiàn),王夫子一直都有一個怪癖,在每天課結(jié)束后,他都會留下一個同學(xué),讓這個同學(xué)用戒尺狠狠地擊打他的后背,不打到皮開肉綻不罷休。 查到此處,鳳可追對尊敬的舅舅,也感到陌生。 緊接著,第三具尸體出現(xiàn)。 不過這一次不是殺人,而是挖墳懸尸:一具骨架被吊在池塘的中間,衣服的長袖上 依然寫著《論語》:
“逝者如斯夫?!?/p>
死者陳旺是陸家的小廝,喜歡賭博,在陸家當(dāng)值的時候,經(jīng)常晚上溜出去賭博。 20年前陸家大火,陳旺僥幸逃了出來,他覺得自己運氣佳,便去大賭了一番,掙得許多錢財,并在胭脂巷買了一處宅子。 可他仍不肯停手,之后便輸?shù)檬裁炊紱]有了,欠了許多債,最后走投無路投了河。 除了古籍的句子,一切的線索,似乎都在暗示他們與20年前陸家的大火案有關(guān)。
明代社會的底層眾生
POST WAVE FILM
《繁城之下》從大視角來看一個小城里的蕓蕓眾生。 所有人都在命運的擺布下,像螻蟻一樣努力掙扎,最后還是被打敗。
他們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都有罪,又都是受害者。
主角團中兩位小皂隸,曲三更、高士聰,末等小吏。
一個是更夫的兒子,如果沒有遇見冷捕頭的提攜,可能也會子承父業(yè)成為更夫;一個是殺豬匠的兒子,殺豬匠的兒子還是編外人員,差點丟了工作回去殺豬。 在衙門里經(jīng)常要受上級刁難,動不動就要挨班子,但他們依然還抱有有理想、有熱情。 典史宋辰因受會元科場舞弊案牽連,被大刑伺候,廢掉兩根手指,變成瘸子,翻案后,做了典史。 坊間傳聞,他做典史是為了把自己遭受的酷刑都用來懲罰犯人,還給自己刺青“睚眥”,意為睚眥必報。
宋辰明明能領(lǐng)五品官的俸祿,然而他卻只拿典史的工資。 典史的職位不入流,他也不搞灰色收入,因此他一月只去一次翠華樓見相好。 鳳可追雖然考中秀才,卻并沒有在書中得到千鐘粟,有時候家里窮得揭不開鍋,還要去舅舅家借米……
流氓文化影響下,好人總會被欺負。
老實人劉老漢在大街上會遇到仙人跳,訪行打行的黑社會混混蝎了虎碰瓷他,要求賠償他五兩銀子,而老農(nóng)民只能拿出上百文錢。 陸員外的干兒子陸直聰明、正義、慈悲,小小年紀已經(jīng)看到很多世間冷暖,他幫家奴陳旺的母親買藥,幫家丁隱藏江湖上的師兄…… 他還看到了很多不該看的秘密,冷捕頭和林四娘的幽會,王夫子祭拜的骷髏,以及陸員外的陰狠手段……都是陽光下的罪惡。
然而慧極必傷,陸直卻不被他人善待,想要做好人的夢,最終還是碎了。 繁城下既有家藏萬貫的捕頭,也有蠟燭都要拿去賣了養(yǎng)家的更夫。 既有訪行打行的流氓,一月就能給人五十兩好處,也有賣身到翠華樓的姑娘,一月只能吃一次魚。 貧富差距的背后,是一個互相傷害的社會。
老百姓一方面畏懼專制權(quán)威,不敢越雷池半步;另一方面,卻又都千方百計攫取和利用專制權(quán)力,以為自己生存之必須。
“蠹”的隱喻
POST WAVE FILM
《繁城之下》發(fā)生地,是一個虛構(gòu)的江南縣城蠹縣。
“蠹”的本意是指蟲子在樹心蛀食,垃圾形成“結(jié)石”,阻礙樹木生長,意含腐朽之意。
因此這個城是一個熟透了的瓜果,既有成熟的芳香,也有腐敗的味道。
劇中的萬歷三十七,已是明晚期,盡管表面上為在萬歷的統(tǒng)治下,各種社會力量得到了釋放和發(fā)展,地方自治、商業(yè)繁榮、文化創(chuàng)新……
然而實際上大明氣數(shù)已盡,各種弊端都在此期間顯現(xiàn)出來,帝國的大廈早已搖搖欲墜,縱使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或是賢君良將,也再難扭轉(zhuǎn)歷史滾滾前進的車輪。
華美的錦袍下面,爬滿了虱子,看似繁華有序的縣城,實際下內(nèi)里充滿了骯臟丑惡。 曲三更和好友高士聰屬于賤民,無法跨越的階級是出身就注定的,他們沒有資格參加科考的資格,更無從談起改變命運,只能成為縣衙里的一名小吏。 而靠科舉改變命運的士人,在成為地方官員后,也失去了道德的制約,與當(dāng)?shù)睾谏鐣L行打行沆瀣一氣,瘋狂斂財。 訪行打行為他們榨取灰色收入,同時也為衙門提供消息情報。 鄉(xiāng)紳陸員外看上了水源上游曹家的五十頃田地,陸員外想要,曹家就只有曹老二將地賣給了他。 陸員外買下后,卻一直沒種,荒了一年,只是在地里擺了些當(dāng)年的新稻草;到了第二年,剩下兩塊地鬧起了包葉蟲,遍地雪白、顆粒無收。 陸員外最終成功用低價,就收購了那兩塊地。 劇中出現(xiàn)大量昆蟲的特寫,也在以此隱喻。
善良的老實人,是被隨意捏死的螻蟻,貪官污吏地痞流氓,則是禍國殃民的害蟲。
和劇中反映的問題一樣,從歷史上來看,明朝滅亡無非是土地兼并、吏治腐敗和戰(zhàn)爭頻發(fā)這幾個原因。 然明朝是于公元1644年所滅亡的,但早在萬歷年間,明朝的滅亡就已成定局了。 千瘡百孔的江山和搖搖欲墜的朝廷。 也難怪歷史學(xué)家黃仁宇會說,從此刻起,大明帝國走向滅亡了。
作者丨老張
去電影中逃避平庸的日常的生活
編輯丨毛頭 ??排版丨涼茶
媒體統(tǒng)籌丨佐爺靈魂販賣館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wǎng)絡(luò),
若有侵權(quán)請主動聯(lián)系我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