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最終季》——呃呃
我還是沒習慣mappa的制作,但這種制作也正好讓巨人脫去了一層虛假的外衣讓人更能關(guān)注其中的本質(zhì),讓他回到應有的位置
可惜無論怎樣看都覺的可惜,怎樣的可惜就覺得怎樣的可恨,什么結(jié)局不好非要整這樣的結(jié)局
op和ed真的想讓我相信艾倫的想法,真是可笑,知道了結(jié)局之后一切的說教都顯得十分可笑,毫無意義
在這種最終時刻,所有人似乎都失去了理智,已經(jīng)瘋狂,失控。
巨人的矛盾是無法解決的,但矛盾的大小是可以調(diào)整的,但諫人非得往矛盾激化的方向畫,轉(zhuǎn)移內(nèi)部矛盾,創(chuàng)造一個共同的外敵,這是一個有效的做法,也是一個俗氣的做法,在諫人手里更是一個愚蠢的做法,這種做法讓整個作品的的邏輯與立意崩塌,勇敢和自由本是用來歌頌的但這或許只是我們觀眾的臆想而已,諫人只是想要報復這個世界而已,只是想要殺掉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而已,這種扭曲使故事中的人物說著最好的話卻做著最殘忍的事,逆子弒父,孝子吃媽,手足相殘,同事相殺,滅絕人類,最深的惡意被用來修飾這個殘酷的世界,表達諫人對這個世界的惡意,他真的想把世界上的人一個不留的全部驅(qū)逐
巨人一直在制造矛盾,卻無法解決,只是用另一個矛盾去掩蓋這個矛盾,導致每個人都苦大仇深無法妥協(xié)阿爾敏本該擔起解決這些矛盾的重要人物,但他卻沒有,知道最后也只是別人替他做決定,如果我們用另一種視角看待,艾倫是諫人的感性,阿爾敏是諫人的理性那么諫人就從沒有想過要解決問題,他一直在隨著自己的感性推進故事,隨著自己的感性描繪自己內(nèi)心中的故事,只是隨著自己的感性散發(fā)內(nèi)心的黑暗與掙扎
我以前就在想,為什么艾倫能一直這么憤怒呢,為什么能怎么憤怒,為什么能憤怒怎么久,為什么在殺害了無辜的人之后還能怎么憤怒,仿佛就被憤怒囚禁了一樣,我以前還覺的他是個不一樣的主角,但艾倫確實沒有變,也沒有成長,幼年的那句“一匹不留全部驅(qū)逐出去”就是艾倫的思想鋼印一樣,這一切在諫人的筆下把艾倫的憤怒已經(jīng)描寫的已經(jīng)沒有火焰了,只是些嗆人的黑煙而已,諫人覺得只有一直憤怒,毫無成長,愚蠢至極的艾倫才是艾倫,殊不知,他就像艾倫一樣,愚蠢至極,毫無成長,或許他也一直在憤怒
如果諫人早已經(jīng)構(gòu)思好整個故事的話。這個結(jié)局在他心中也因該醞釀了許久吧,一直在期待中把他畫出來的一天,這種背負世界罪惡引領(lǐng)世界團結(jié)的世界的敵人英勇就義確實很像高中生的中二幻想,他究竟在這樣的結(jié)局中感動了多少次呢?他究竟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感動了多少次呢?他究竟被自己感動了多少次呢?
要是諫人能多上兩年學,學學馬原,或許他就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故事了吧,一切的原罪都是不好好看書,所以朋友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