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測知識積累——2023101201






































1938年5月底6月初,毛澤東在延安正式作了《論持久戰(zhàn)》長篇講演,有力地批駁了社會上彌漫的“亡國論”“速勝論”等錯誤論調(diào),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墩摮志脩?zhàn)》明確指出,抗日戰(zhàn)爭是持久的,最后勝利屬于中國?!墩摮志脩?zhàn)》科學地預見到抗日戰(zhàn)爭將經(jīng)過戰(zhàn)略防御、戰(zhàn)略相持、戰(zhàn)略反攻三個階段,明確指出通過三個階段,中國必將從劣勢到中日平衡再到占據(jù)優(yōu)勢,而日本必將由優(yōu)勢到中日平衡再轉(zhuǎn)向劣勢?!墩摮志脩?zhàn)》強調(diào),“兵民是勝利之本”“戰(zhàn)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再次說明民心向背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關鍵性因素,中國取勝的根本是發(fā)動全國人民,實行人民戰(zhàn)爭路線。
1949年新中國成立,毛主席提出“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的三大外交決策。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蘇關系走向惡化,新中國希望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擺脫蘇聯(lián)模式的影響,放棄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一邊倒”的策略,提出團結廣大亞非拉國家反對美蘇霸權主義,是為“兩個拳頭出擊”的外交戰(zhàn)略。進入70年代,美蘇力量對比發(fā)生了有利于蘇聯(lián)的變化,美國深陷越戰(zhàn)泥淖,同時蘇聯(lián)制造邊境事件加強對中國的威脅。在此背景下,毛澤東謀求中美關系改善和加強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聯(lián)合,提出了“一條線,一大片”和“三個世界”理論。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對形勢的急速變化,鄧小平提出“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的外交戰(zhàn)略。
聲音在氣體、液體以及固體當中均可傳播,但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也不同。聲音在氣體、液體以及固體中的傳播速度由大到小依次為:固體>液體>氣體。
人類可聽到的聲音頻率的大致范圍為20赫茲至20000赫茲,當聲音的振動頻率不在該范圍內(nèi)時,人類則無法聽到。低于20赫茲的聲音被稱為次聲波,超過20000赫茲的聲音被稱為超聲波。
因發(fā)聲體的結構和材料有所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不相同。每個人的聲帶結構略有差異,則音色也各具特征,可單純通過音色辨識出某人身份。
聲音由振動產(chǎn)生,聲音傳播過程也是振動的傳播過程,振動則具有能量,所以聲音不僅能傳播信息也可傳遞能量,例如超聲波清洗設備等。
豆蔻年華泛指少女十三四歲。
“才過笄年,初綰云鬟,便學歌舞”出自柳永的《迷仙引·才過笄年》,意思是新近才滿十五歲,剛剛開始梳綰發(fā)髻時,我就學習歌舞了。笄年,古稱女子成年(十五歲)。
桃李年華為20歲女子的代稱。
花信年華意思是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
我國地勢一二階梯分界線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地勢二三階梯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遠看是山,近看成川”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的主要特點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因地質(zhì)構造的原因,四川盆地中的紫色砂巖經(jīng)過風化沉積不斷形成紫色的土壤,所以四川盆地里面的土是紫色的,因此也被稱為“紫色盆地”。
我國最大的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是第二大的平原。
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其現(xiàn)泛指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jīng)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地貌組合。
喀斯特地形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為輔,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tài)的總稱。常見的地表喀斯特有石峰、石林、石芽、溶洞等;地下喀斯特有地下溶洞、地下河、石鐘乳、暗流等。
丹霞地貌即以陸相為主的紅層發(fā)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種沉積在內(nèi)陸盆地的紅色巖層,這種巖層在千百萬年的地質(zhì)變化過程中,被水切割侵蝕,形成了紅色山塊群。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巖流,冰磧物或由地震活動使山體巖石崩塌下來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
京劇臉譜按顏色劃分,可以分為紅臉,綠臉、藍臉、白臉、黑臉、黃臉、紫臉、金銀臉等。關于京劇臉譜的顏色,行里有個順口溜:紅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黃狠灰貪,藍勇綠暴;神佛精靈,金銀普照。——藍臉,剛猛、忠直并富于反抗精神,如單雄信、竇爾頓。單雄信是隋代末年瓦崗寨里的著名將領。瓦崗寨起義失敗后,單雄信的結義兄弟秦瓊、羅成、程咬金等人歸順了大唐李氏,而單雄信投靠了鄭王王世充。李世民率軍討伐王世充時,單雄信單騎闖入唐營被擒。李世民佩服他的本領,苦勸他投降,昔日的結義兄弟們也勸他投降。但單雄信想起唐王李淵曾經(jīng)殺死自己兄長的大仇,誓死不降,終被殺害。單雄信勾的是藍色碎花臉,用藍色表示他剛強、驍勇、桀驁不馴的性格,在他的腦門上還勾畫了一個上下方位的陰陽結,象征單雄信的怨氣沖天,至死不散。
黃臉象征武將驍勇善戰(zhàn)、殘暴、剽悍、兇猛、陰險、工于心計等性格,如典韋、宇文成都。在公元197年,曹操對宛城的張繡進行招降。但是由于曹操娶了張繡的嬸嬸,使得張繡感到恥辱,突然造反。于是典韋為了保護曹操的逃脫。以一敵百,最終因寡不敵眾,被敵軍所殺。正是因為這一件事情,典韋勇猛善戰(zhàn),兇狠殘暴的形象被人所銘記,在京劇當中被賦予了黃臉。
白臉象征著奸詐多疑的角色,用于反面人物,多包含著貶義。在京劇中,白臉又分粉白臉和油白臉。粉白臉表示陰險奸詐、善用心計,如曹操、趙高、嚴嵩等。油白臉多為剛愎自用的狂妄武夫,如馬謖、高登等。
黑臉是一般表示忠耿正直、勇猛智慧、鐵面無私、忠勇,或粗率莽撞的人物。黑臉在京劇臉譜中是以武人為主,抹臉、揉臉的文人臉譜比較多,勾臉人物中一個比較著名的文人就是包拯。用黑臉表示包拯,是因為歷史中他的臉色黝黑,之后又引申到表示鐵面無私的意思。
《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原稱《詩》或《詩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內(nèi)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賦、比、興是《詩經(jīng)》的三種主要表現(xiàn)手法。
《春秋三傳》指《公羊傳》、《谷梁傳》、《左傳》?!豆騻鳌芬喾Q《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傳》又稱《谷梁春秋》、《春秋谷梁傳》,是為《春秋》作注解的儒家經(jīng)典;《左傳》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
楚辭是屈原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詩體,是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而西漢初期劉向把戰(zhàn)國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等人辭賦共十六篇編輯成集,命名為《楚辭》,這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山海經(jīng)》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以記載傳說中的地理知識為主,兼及民俗、物產(chǎn)、醫(yī)藥、巫術、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話傳說,如“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黃帝殺蚩尤”、“鯀禹治水”等,是我國先秦保存神話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
元宵節(jié),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又稱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時間為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tǒng)民俗活動。
端午節(jié),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qū)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jié)日,相傳楚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汨羅江自盡,百姓便又以端午節(jié)來紀念屈原。端午習俗主要有賽龍舟、祭龍、采草藥、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鳶、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術、佩香囊等等。
寒食節(jié)是在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常見的習俗有禁煙火、吃冷食、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
七夕節(jié),又稱七巧節(jié)、七姐節(jié)、女兒節(jié)、乞巧節(jié)、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節(jié)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七姐誕辰,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愿、乞求巧藝、坐看牽??椗?、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tǒng)習俗。
《飲中八仙歌》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將當時號稱“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從“飲酒”這一角度聯(lián)系起來,構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圖?!讹嬛邪讼筛琛分忻鑼懤畎椎脑娋涫恰袄畎锥肪圃姲倨L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意思是李白飲酒一斗,立可賦詩百篇,他去長安街酒肆飲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飲中八仙歌》中描寫賀知章的詩句是“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意思是賀知章醉酒后騎馬,搖搖晃晃,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墜入井中,竟在井底睡著了?!獞阉厥翘拼鷷?,與張旭合稱“顛張狂素”。懷素自幼出家為僧,愛好書法,以“狂草”名世,《飲中八仙歌》中沒有寫到懷素?!讹嬛邪讼筛琛分忻鑼憦埿竦脑娋涫恰皬埿袢菔?,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币馑际菑埿耧嬀迫?,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圣。他常不拘小節(jié),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云煙之瀉于紙張。
作為唯物主義發(fā)展的最初階段,它對物質(zh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具有直觀性和樸素性。它用某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作為本原來解釋世界,把物質(zhì)等同于具體的物質(zhì)形態(tài),比如水、火、氣、陰陽等?!胺部蔂罱杂幸?,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出自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家張載,意思是凡是有形態(tài)看得見的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而凡是客觀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些大自然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而這些現(xiàn)象,本原都是元氣,也就是把世界的本原認為是元氣,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diào)人對物質(zhì)的決定作用,屬于主觀唯心主義。
“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意思是:一個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們感知到了它,而沒有被感知到的一切(精神除外)都是不存在的,故屬于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
“未有此氣,已有此理”強調(diào)“理”在“氣”先,故強調(diào)的是“理”,屬于客觀唯心主義。
茶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白茶芽頭肥壯,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沖泡后品嘗,滋味鮮醇可口,還能起藥理作用,性清涼,適量飲用具有退熱降火之功效;但如果飲用過多可能會導致失眠?!ㄖ未髧缗胄□r)與題干體現(xiàn)哲理一致?!撞柽m量引用有清熱退火之功效,但飲用過多可能會導致失眠,這說明要堅持適度原則?!爸未髧缗胄□r”意思是治大國如烹小鮮一樣,都要注意火候,不能超過一定的度,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體現(xiàn)了要堅持適度原則。
“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的意思是:花是樹的一部分,不能離開樹而存在;鳥是鳥群的一部分,不能脫離鳥群而存在。這體現(xiàn)的是局部與整體的辯證關系原理,局部性質(zhì)和意義的體現(xiàn)離不開整體。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yè)》,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似無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來,看那悠閑無心的云興起漂游。比喻經(jīng)歷波折后迎來美好,體現(xiàn)了事物發(fā)展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意思是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體現(xiàn)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