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齡81.3歲!人人百歲或許指日可待,看中國老齡問題潮頭
不久前,我國疾控中心和多所高校在國際知名期刊《柳葉刀》子刊上聯(lián)合發(fā)文,統(tǒng)計了中國大陸2035年的平均預期壽命(港澳臺未納入統(tǒng)計),宣布我國即將進入“平均年齡81.3歲”的時代,其中北京女性最長壽,上海男性最長壽,已達到發(fā)達國家水平[1]。
在之前的推文中,我們看到鄰國新加坡在抗衰延壽方面做出的努力(),如今我國在“銀發(fā)時代”浪潮的裹挾中奮起直追,做對了什么?北京、上海為什么能脫穎而出成為“國之表率”?
就像大部分發(fā)達國家一樣,高速發(fā)展的中國也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jù)2020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超1.9億,占我國總人口的13.5%(超過7%即為老齡化社會)[2]。
圖注: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國年齡構成統(tǒng)計圖
嚴峻的老齡化問題雖然是國民平均壽命增加的結果[3],但也帶來不少社會問題。
據(jù)2022年統(tǒng)計,我國患慢性病老年人數(shù)量約1.9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人,老年癡呆患者約1500萬人……我國老年人“長壽但不健康”問題凸顯,健康預期壽命增長追不上預期壽命增長,促進健康老齡化成為我國正在面臨的首要問題[4]。
其次,人口老齡化也帶來政府財政負擔增加、儲蓄率低和經(jīng)濟放緩等經(jīng)濟問題,增加社會保障和養(yǎng)老金支出壓力[3]。
2019年我國平均壽命已經(jīng)達到77.7歲,《柳葉刀》子刊預言到2035年,我國大陸的平均預期壽命將達到81.3,甚至排名最高的省市的女性平均壽命大概率能超過90歲。
在對更長、更健康壽命的需求和期待下,國家其實做了很多。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guī)劃》,正式將應對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5]。2022年,我國又提出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老年政策相關概念[6]。
圖注:2019年《人民日報》報道了“應對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之舉
其中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新概念:本次五年計劃中首次提出的“銀發(fā)經(jīng)濟”[7]。
銀發(fā)經(jīng)濟又稱老年經(jīng)濟,簡言之,就是包攬了老年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特殊”經(jīng)濟領域,在1.9億老年人的基數(shù)上,銀發(fā)經(jīng)濟存在著廣闊的市場和旺盛的需求,而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國家正在提升產(chǎn)業(yè)質量,增加有效供給,讓銀發(fā)經(jīng)濟既給老年人帶去便利和舒心,也為經(jīng)濟發(fā)展另添助力[8]。
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在政策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權益的同時,我國也正在積極從衰老生物學研究的角度助力“全民抗衰”,尋找全面提升國民平均壽命的科學方法。
劉光慧、王釗、韓敬東、林圣彩等名校學者投身衰老生物學研究,研究成果頻出;衰老生物學正在成為一門專門學科,進入大學生們的學習日常;中國衰老科學大會、衰老干預論壇等衰老相關研究會議遍地開花,彰顯衰老生物學正在成為影響國家未來發(fā)展中堅力量。
圖注:2023年“理解衰老”中國衰老科學大會
《柳葉刀》子刊中指出,雖然平均壽命整體升高,但是仍然存在難以跨越的地區(qū)和性別差異。到2035年,女性中北京人最長壽,超過90歲的概率高達81%;男性中上海人最長壽,超過83歲的概率高達77%。具體榜單如下(港澳臺地區(qū)未納入統(tǒng)計):
圖注:地區(qū)差異和男女差異均可高達10歲
為啥北京上海能蟬聯(lián)“大陸壽命冠軍”?上海男性又為何能戰(zhàn)勝“大勢”,成功縮短男女壽命差異?從各地情況中我們能找到一些“長壽線索”。
No.1
地區(qū)差異究竟為何?多重因素聯(lián)合影響
? 想要活得長?還得看經(jīng)濟
經(jīng)濟好代表著城市人口收入較高,可以獲得更好的醫(yī)療服務和教育,也就能直接導致預期壽命的增加。通過對整個1961-2010年的長期分析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發(fā)展越迅速,則期望壽命增長也越快[9]。
不久前剛剛新鮮出爐的全球最富裕城市榜單中,香港、北京和上海榮獲第7-9名,和預期壽命榜單相契合[10],而未參加本輪榜單的香港地區(qū)壽命更是超越京滬,2021年已經(jīng)達到85.56歲[11]。
圖注:不得不說,我國和新加坡等國家之間的確還存在差異
有意思的是,經(jīng)濟水平和壽命長短之間的關系并不僅是單向。有研究證明,預期壽命每延長1年,可帶來約4%-5%的國內生產(chǎn)總值(GDP)收益[12]。經(jīng)濟發(fā)展和預期壽命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經(jīng)濟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在應對老齡化問題時也恰如其是。
? 公共衛(wèi)生做得好,健康長壽沒煩惱
除了經(jīng)濟方面的影響,公共衛(wèi)生水平也是影響地區(qū)平均壽命的重要因素。公衛(wèi)水平提升了,疾病率就會下降,死亡率隨之減少。
比如,上海是全中國實施現(xiàn)代結核病控制戰(zhàn)略最早、最好的省份之一,在血吸蟲病和新生兒乙肝方面,也做得極好,在我國傳染病和消化系統(tǒng)疾病防控方面具有遙遙領先的榜樣作用[13];北京也在堅持完善公衛(wèi)體系,在艾滋病、肺結核等傳染病方面維持全國先進水平[14]。
圖注:上海公衛(wèi)力量
除了經(jīng)濟和公共衛(wèi)生方面優(yōu)勢,北京上海等城市也正在為居民的健康長壽做出一些額外的努力。
2021年,北京西城區(qū)構建了“一鍵呼”居家響應機制,為首批基本養(yǎng)老服務對象、80歲以上高齡獨居老年人安裝1.2萬部“一鍵呼”;2022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智能養(yǎng)老產(chǎn)業(yè)園正式揭牌運行……北京上海正在成為我國首批養(yǎng)老產(chǎn)業(yè)和“銀發(fā)經(jīng)濟”標桿城市。
雖然地區(qū)差異驚人,但是“壽命榜單”最末的西部偏遠地區(qū)正在迎頭趕上,如排名倒數(shù)第一的西藏地區(qū)男性的壽命就有望大幅增加,努力縮短地方差距[1]。
No.2
上海男性一枝獨秀?禁煙或成大功臣
女性平均壽命普遍比男性高10歲,據(jù)研究顯示,主要是因為非傳染性疾?。ê粑到y(tǒng)疾病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癌癥、外因等,其誘因如吸煙等也是造成男女性別差異的重要因素[1]。
而上海男性能為全國男性“爭光”,努力縮小這一男女差異,也有吸煙方面的理由。
上海2010年就頒布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領先全國,是我國首部省級控煙法規(guī)[15],并且也得到了較好的控煙效果,2013年研究顯示,上海室內控煙率已經(jīng)低至約50%,遠低于其他省市水平[16]。
想要男女壽命更均衡?和上海學一學禁煙經(jīng)驗吧!
1949年建國伊始,我國平均壽命只有35歲;2019年我國平均壽命已達77.7歲,新時代的我們正好趕上了好時代,每個人不僅能實現(xiàn)自己壽命和健康期的延長,還能看著自己的長輩、后代“長命百歲”。
圖注:2035中國是什么樣?一定也是更長壽的[1]
2035年是81.3歲,那下一個“人人百歲”預言又會在什么時候實現(xiàn)呢?
—— TIMEPIE ——
這里是只做最硬核續(xù)命學研究的時光派,專注“長壽科技”科普。日以繼夜翻閱文獻撰稿只為給你帶來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資訊,歡迎評論區(qū)留下你的觀點和疑惑;日更動力源自你的關注與分享,抗衰路上與你并肩同行!
參考文獻
[1] Bai, R., Liu, Y., Zhang, L., Dong, W., Bai, Z., & Zhou, M. (2023). Projections of future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up to 2035: a modelling study.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S2468-2667(22)00338-3.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2)00338-3
[2] http://www.gov.cn/xinwen/2021-05/11/content_5605871.htm
[3] Ling, Y., Song, Z., Yu, Y., & Jiang, T. (2021). Dealing with an aging China-Delaying retirement or the second-child policy?. PloS one, 16(1), e0242252.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42252
[4] http://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0.htm
[5]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23/content_5454746.htm
[6] http://www.gov.cn/xinwen/2022-02/21/content_5674877.htm
[7] http://www.gov.cn/zhengce/2022-02/21/content_5674902.htm
[8] http://paper.people.com.cn/zgjjzk/html/2023-01/30/nw.zgjjzk_20230130_7-01.htm
[9] 沈潔. (2013). 城市人群期望壽命趨勢及影響因素研究. 上海:復旦大學. DOI:10.7666/d.Y2703936.
[10] https://newworldwealth.com/reports/f/the-world%E2%80%99s-wealthiest-cities-report-2023
[11] https://www.censtatd.gov.hk/tc/EIndexbySubject.html?pcode=B1130303&scode=180
[12] Scott, A., Ashwin, J., Ellison, M., & Sinclair, D. (2023). International Gains to Achieving Healthy Longevity.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medicine, 13(2), a041202. https://doi.org/10.1101/cshperspect.a041202
[13] Chen, H., Hao, L., Yang, C.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rapid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in shanghai,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BMC Public Health 18, 256 (2018). https://doi.org/10.1186/s12889-018-5112-7
[14]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221014/content-573900.html
[15] http://guoqing.china.com.cn/2019-09/04/content_75142743.html
[16] Wan, X., Stillman, F., Liu, H., Spires, M., Dai, Z., Tamplin, S., Hu, D., Samet, J. M., & Yang, G. (2013). Development of polic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ass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tection from exposure to secondhand smoke in China. Tobacco control, 22 Suppl 2(Suppl 2), ii9–ii15. https://doi.org/10.1136/tobaccocontrol-2012-05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