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它們是我們生命的的過客,我們何嘗又不是它們的呢(一)
?
貓稱得上是動物中很優(yōu)雅的了,向來模特走秀總是要走貓步的,暫且不去評價服裝設計得如何,單是T臺上那些優(yōu)雅的模特,也是會令人心生喜悅之感的。? 似乎貓總是跟“閑暇”沾著些邊,有貓在的地方,總會給人一種“閑適”、“悠閑”的感覺。? 南宋文學家陸游可以說是妥妥的一個“貓奴”了,每每讀到他的那句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出自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眼前便會浮現(xiàn)這樣一個場景:一個狂風大作的雨夜里,陸翁抱著一只懶洋洋的小貍貓,窩在暖洋洋的爐火邊悠閑地看著書,要多愜意有多愜意。?????
貓的性格最是特別,有時很粘人,有時又很自我。 想找你玩時,就徑直跑到你跟前,亦步亦趨地緊緊跟著,才不會在意你正在忙什么“了不得”的事呢,哪怕你是去衛(wèi)生間,它也會在門口打轉(zhuǎn)兒,抑或是跳到洗衣機上,也不喵喵地叫喚,就只是默默地守在你身旁,看你不停地忙活著。 等到你好不容易空出手來,終于可以陪它玩了,可不多會兒,它又會毫不猶豫地扭頭走掉,搖搖尾巴,沒有一絲不舍,有時甚至還會扭頭瞥你一眼,生怕你跟過去,擾了它的獨處空間。 常常在想,我們真該學學貓大俠的性格,更多地關(guān)注自身的感受,適當?shù)鼗畹谩白晕摇毙?,這樣一來,哪還有那許多糟心事呢。 ???
人類養(yǎng)貓,多半是希望有個心靈寄托的,好像有了這樣一個小家伙,心里那片空落落的地方才能被些許填滿,生活也瞬間變得充實起來了。? 我跟貓的緣分,要從小時候說起了,那會兒我們家剛養(yǎng)了一只幾個月大的小貓。 相對于成年貓,小貓更活潑好動些,也更愿意與人親近。 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放學回家,剛走到院子里,小貓就飛一般地朝我跑了過來,歡快地抓著我的腿,喵喵地叫著,嚇得我呆在原地,大聲呼喊母親幫忙,非得讓她將小貓拴起來才肯進屋。
聞聲出來的母親,輕聲責備我?guī)拙浜?,只能無奈地將小貓抱走,實在不能理解這樣一個小家伙有啥好怕的。?? 現(xiàn)在想來,小家伙只是想和我親近罷了,不僅被無情地拒絕了,還被限制了自由,當時的它多少會有些不解和失落吧。?但那次經(jīng)歷也真真給我留下了一些心理陰影。 ?自此,我便開始怕貓,尤其是當它沖我跑過來的時候。? 就連晚上睡覺都要蒙著頭,總擔心小貓會忽然跑過來撓我,即使家里后來連養(yǎng)了三四只貓,也沒能改變我怕貓的這一事實。 ?
我們家養(yǎng)的最后一只貓是只貍花貓,妹妹為它起名為“小貍”。 小貍很有靈性,每次家人從外面回來,大老遠地就聽到它“喵喵”的叫聲了。 這個時候,它總是會利落地跳到院墻上,焦急地來回踱步,敏銳地觀察著四周,只要一看到熟悉的身影,便立馬跳下來,亦步亦趨地跟在你身后,直到進屋,好似在專門迎接你回家呢。???
小貍也很隨性,總喜歡去“遠游”,有時竟一連消失好幾天,任憑我們從村頭找到村尾,也不見它半個影子。 正當大家以為這次它真的走丟了的時候,它又悠哉游哉地回來了,好似從沒有離開過。? 后來搬家,不方便養(yǎng)貓,便將小貍寄養(yǎng)在了鄰居家。? 等一個月后我們再回老屋時,卻意外發(fā)現(xiàn)它早已僵硬地躺在老屋的土灶臺里,沒了呼吸。? 后來聽鄰居講,自從我們離開后,小貍便不怎么愛吃東西了,也不愛出去溜達了,一直守著老屋,好似在專門等我們回來。??
頓時一股酸楚涌上心頭,一直愛貓的妹妹,更是在一旁忍不住直落淚。 懷著愧疚和不舍,我們在老屋附近找了一小塊空地,將小貍下葬了。 希望它在另一個世界依舊是那只自由灑脫的小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