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和弦和級進,兩種旋律進行的方式
貝多芬506、分解和弦和級進,兩種旋律進行的方式

一直搞不懂作曲中的“動機”究竟是什么?——網(wǎng)友提問
…動、機、動機:見《貝多芬434~475》…
…
彭小悠Lavender(央音作曲碩士):
…Lavender:n.薰衣草;淡紫色;熏衣草(花園植物或灌木,開紫花,有香味);干熏衣草花(用以熏香衣物等);
adj.淡紫色的;熏衣草的…
不是每首曲子都能用動機發(fā)展的方式去分析的,
…發(fā)、展、發(fā)展:見《伽利略21》…
(…《伽利略》:小說名…)
…方、式、方式:見《歐幾里得57》…
(…《歐幾里得》:小說名…)
…分、析、分析:見《歐幾里得36》…
旋律感太強的曲子就不太適合用動機發(fā)展的方式去寫作 或者分析,
…旋、律、旋律:見《貝多芬71》…
…感:本義是外界事物在人們思想情緒上引起的反應…見《牛頓98》…
(…《牛頓》:小說名…)
尤其是流行歌不能這樣做。

動機發(fā)展的作曲手法,主要是因為古典音樂的旋律性不強,
…典、古典:見《牛頓170》…
…音、樂、音樂:見《歐幾里得146、147》…
…性:1.物質(zhì)所具有的性能;物質(zhì)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chǎn)生的性質(zhì):黏~。彈~。藥~。堿~。油~。2.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qū)傩栽~,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zhì)或性能:黨~。紀律~。創(chuàng)造~。適應~。優(yōu)越~。普遍~。先天~。流行~…見《歐幾里得10》…
但是一個曲子它不能是散的,它需要一個東西使這些樂段之間都有聯(lián)系,
…聯(lián)、系、聯(lián)系:見《歐幾里得149》…
動機就是這個將樂句 和樂段聯(lián)系起來的東西。
…樂、句、樂句:見《貝多芬431~433》…
但是這些在歌曲中其實是很難找到的,或者也可以說是,它的發(fā)展方式比較單一,
因為歌曲主要是依靠旋律的進行來發(fā)展,有時候在短短的旋律線條中 還要出現(xiàn)變化和對比,
…進、行、進行:見《貝多芬222》…
…旋律的進行:見《貝多芬486~502》…
…變、化、變化:見《伽利略10》…
…對、比、對比:見《牛頓122》…
所以一個歌曲光靠傳統(tǒng)的動機發(fā)展模式去完成,是不太現(xiàn)實的。
…模、式、模式:見《歐幾里得168》…
像題主說的這首lemon,雖然是個器樂曲,但是它就是一個簡單的旋律加伴奏的模式,
…lemon:n.檸檬汁;檸檬飲料;淺黃色;檸檬色;無用的東西;蠢人
adj.淺黃色的;檸檬色的…
…伴、奏、伴奏:見《貝多芬275~277》…
全曲從頭到尾就兩段旋律,
這兩段旋律里的樂句還一直重復,
要說發(fā)展 也就是簡單的模進和重復而已。
…簡、單、簡單:見《伽利略13》…
…模、進、模進:見《貝多芬487~494》…

這個流行歌的寫作方式其實是很常見的寫法,一個分解和弦,然后模進,然后不斷重復。
…分解和弦:見《貝多芬315、對于分解和弦,下行、上行的區(qū)別只是音符奏出順序不同》…

這個曲子就分為兩段,比如這個A段,就是分解和弦 和級進兩種旋律進行的方式,
…方、式、方式:見《歐幾里得57》…
…旋律進行的方式:見《貝多芬504、505》…
但是這個也不能叫做動機,因為這個曲子太簡單了,
它是依靠重復的方式,讓你記住這個旋律的,
所以并不需要太多動機發(fā)展的技術。
…技、術、技術:見《歐幾里得104》…
如果題主想要看看真正的動機是什么,還是得看看一些古典的作品,比如貝多芬32首奏鳴曲,在這才能真正解釋你想學到的。
…解、釋、解釋:見《歐幾里得56》…
編輯于2022-05-29 09:13

“一直搞不懂作曲中的“動機”究竟是什么?——網(wǎng)友提問
請看下集《貝多芬507、你是一名老干媽的員工,你在制作一罐老干媽》”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