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不住壓力了?華為Mate50價格下調(diào),256GB版更劃算

回溯過去一年的智能手機市場,總感覺少了一些意思,之前很火的屏下鏡頭、潛望式長焦鏡頭技術(shù)等,從今年開始就銷聲匿跡了。顯然,手機廠商也是做了很多取勝,砍掉了很多感知度不高的配置,集中精力發(fā)力影像和屏幕畫質(zhì),雖然迎合了大眾需求,但對于一些極客數(shù)碼玩家來說,還是有些差強人意了。

終于,我們迎來了全新一代的Mate50系列,作為華為時隔2年的作品,新機加入了很多前沿技術(shù),比如說大家熟悉的百倍變焦技術(shù),全系標(biāo)配IP68防水,這些友商頂配機型才有的配置,這一代Mate50標(biāo)配版本就安排上了,可以說誠意十足。此外,華為全球首發(fā)衛(wèi)星通信技術(shù),智能手機通信技術(shù)的下一個節(jié)點正式到來。

然而,看似華麗的參數(shù)背后,夾雜了很多辛酸。由于客觀因素影響,華為手機無法采用海外零件,所以Mate50系列90%的零件都是國產(chǎn)。這里不是抱怨國產(chǎn)零件不好,但和海外知名零件商比起來,我們必須承認差距。加上這一代華為Mate50不支持5G網(wǎng),產(chǎn)品競爭力大不如前,同時期的iPhone14 Pro賣到斷貨,而Mate50已經(jīng)提前降價了。

導(dǎo)致華為Mate50降價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和它自身配置原因外,也和整個手機市場行情不佳也有關(guān)系,不僅是Mate50,諸如vivoX Note、小米12S ultar等都有不小程度的降幅。拋開降價速度快不說,Mate50身上還是有不少值得稱道的賣點的,比如說百倍變焦倍數(shù),從3.5倍到5倍之間幾乎都可以做到直出,甚至無法依靠畫質(zhì)來判斷照片是幾倍模式下拍的。

對于人文攝影師來說,長焦鏡頭的重要些不言而喻,可以完成很多巧妙的構(gòu)圖,以捕捉人物面部細節(jié)。借助于華為Mate50的潛望式長焦鏡頭,無需靠近他人的情況下就能完成拍攝,減少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值得一提的是,Mate50還支持10檔光圈調(diào)節(jié),最大可達f/1.4,可以拍出很唯美的淺景深人像效果,iPhone14看完也要自愧不如。

華為Mate系列熱衷于首發(fā)行業(yè)“黑科技”,這次還加入了應(yīng)急模式,即便手機電量僅剩1%,也能完成12分鐘通話,續(xù)航管理這塊華為很有一套。難能可貴的是,這一代Mate50全系都支持50w無線充電技術(shù),快充速度都是66w,進一步縮小了標(biāo)配版本和Pro版的差別。而在關(guān)鍵的處理器方案上,Mate50同樣也是驍龍8+,游戲性能這塊穩(wěn)了。

至于Mate50的衛(wèi)星通信技術(shù),說實話日常感知度并不高,至少我使用一個月下來,基本上就沒用過這項技術(shù),但對于經(jīng)常戶外工作的人來說,它還是很有用的,可以在沒有SIM卡的情況下和外界保持聯(lián)系。確實,Mate50是華為十年來的集大成之作,可惜生不逢時,這兩年大家是真沒錢了,不換手機的人越來越多,智能手機市場一直在走下坡路。

顯然,華為這邊也扛不住了,察覺友商都紛紛下調(diào)手機價格后,Mate50也降了,256GB版本價格親民,比當(dāng)初128GB版還實惠。不過這是第三方平臺的補貼降價行為,隨時可能會因為庫存不多而下架,所以還是要拼手速的,下方了解更多。
筆者認為,Mate50系列還是比較適合商務(wù)人士上手的,品牌實力夠強,配置也很全面,不差錢的花粉可以考慮在官方渠道入手,官方配送服務(wù)和時效性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