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星爛片也封神?8.6分催淚神片《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好看嗎?
什么是好電影?一萬個人,可能有一萬個答案。如果有與落雪看法相悖的可以底部評論,覺得落雪說得對的,麻煩點個關注。
最近忙得不可開交,出差時剛好趁著空閑時間,在飛機上看了這部飽受贊譽的神片《困在時間里的父親》,也再一次被“拔爺”安東尼·霍普金斯的演技所折服。并且,該片在奧斯卡、金球獎上等全球大大小小數十個電影獎項上斬獲頗豐,甚至哪怕兩年過后,本片在豆瓣依舊有著8.6的高分。

但是高分電影是否就意味著本片質量優(yōu)異,甚至封神嗎?
不盡然!雖然電影通過精湛演繹搭配高超的敘事手法,以及巧妙的攝影構圖等,生動展現了一個記憶力退化的老人的可憐與無助,很直觀地展現了老年癡呆患者的記憶世界,但本應給人內心以強烈沖擊的本片,卻在看后給人一種索然無味一般的雞肋感。
有種“我滿懷期待,你就給我看這個?”一般的失落感!
在豆瓣差評里就有不少人為本片打出了1星,并稱:“這就是我最怕的那種,大家都很用力,拼命演戲,但是最后連個屁都沒有的電影。”以及“等我以后看懂了再來重新評 看的真的難受 如坐針氈那種”。
從電影本身來講,電影最大的亮點即是“拔爺”安東尼·霍普金斯的演技,其次就是電影冷靜、克制地講述了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真實而復雜的記憶世界,再次就是電影被廣泛贊譽、以及被廣泛解讀的敘事結構,以及巧妙、符合人物變化的攝影。但本片在賣弄敘事結構的同時,以冷靜筆觸去解構阿爾茲海默癥,讓人無法與電影形成共鳴或得到相應的“爽感”,讓人有種失落的無力感。

也因此讓本片在8.6分神片的光輝下顯得格外扎眼,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落雪評分:7.8分
觀看建議:比較推薦
1、精湛的演技
如果單論演技,毫無疑問“拔爺”安東尼·霍普金斯一定是好萊塢演員中金字塔尖般的存在,不論是漢尼拔,還是如今的安東尼都被他演繹得極具魅力,也因此兩度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在電影中,“拔爺”飾演的安東尼將老人身上所獨有的自私、跋扈、冷酷、慳吝、多變、慈愛、恐懼、無助、孤獨、困惑等等的情緒詮釋得淋漓盡致。
可以說,看“拔爺”的表演是一種尤為難得的享受,在電影中,尤其是蘿拉第一次去給安東尼當護工、安東尼被扇巴掌、安東尼不愿穿著睡衣見人以及最后安東尼在哭泣中想要媽媽這幾場戲尤其能體現出“拔爺”演技的精湛。

當蘿拉第一次去見安東尼時,本以為安東尼會是一個性格怪異的老頭,然而出現在他面前的卻是一個和善、開朗、健談,甚至非常會討女生歡心的一個老人,甚至于蘿拉都說“他很有魅力”,然而就在情緒到達高潮,戒心降到最低時,安東尼卻忽然變成了冷酷、慳吝、惡毒的老人。他這種猛然之間的情緒轉變,讓人有種強烈的不適感,也讓這個角色的層次變得豐富且多樣,極具魅力!
雖然本片最能體現“拔爺”演技,也最能觸動人心的演繹,是安東尼最后在護工肩上的孤獨與無助,讓人心生憐憫。但最讓落雪記憶深刻的,卻是安東尼在女兒家被打的那場戲。
他在女婿保羅(但應該是詹姆斯)的那幾巴掌面前,呈現的不再是曾經精明干練下的惡毒與自信,而是一種濃濃的困惑與孤獨無助,甚至于可以說還有一絲委曲求全的隱忍。如果把此時他與見蘿拉時的他相比(故事中的時候蘿拉也剛離開),二者在性格、境遇上的變化直接會是針尖對麥芒一樣的沖突。
然而因為他是老人,他是身患阿爾茲海默癥的老人,一切又都是那樣地順暢、自然,以及演技上的驚艷。

除了演技以外,本片巧妙的敘事結構為其吸引了大量擁躉,甚至于網上對于本片的影評,幾乎80%都是對敘事結構的解析,而其冷靜且克制的視角,既符合西方電影的視角,其實也暗合奧斯卡,而本片恰到好處的攝影也是一大臂助。
2、巧妙的敘事&冷靜的視角
如何把一個簡單且庸俗的故事拍得足夠好看,或是拍得能讓看觀眾下去,是所有影視從業(yè)者普遍的困惑,而美國電影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采用巧妙的敘事結構,通過結構性懸疑,增加觀眾對影片觀看的欲望。
比如《致命魔術》、《記憶碎片》、《星際穿越》、《敦刻爾克》都是這樣的設計,而《困在時間里的父親》也采用了這樣的設計。因此,電影中為何人物形象發(fā)生了轉變、家庭設施變化等等細節(jié)都足夠燒腦,都讓人不住地去猜想。
也因此,把一個非常簡單且枯燥無味的故事,變成了一次探索解析的過程,在看電影的同時不斷去思考老人記憶里的人是真實的誰?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這種懸疑性的敘事結構,也讓人有多刷本片的欲望,同時每刷一次就會有一次新的體會,有種別樣的美妙之感。
與之相結合的,是電影里展現出的冷靜且克制的視角,不管電影的敘事結構有多復雜,但電影本身想表達的主題思想卻一直非常公正、非常冷靜,既不著重宣揚身患阿爾茲海默癥的父親有多可憐,也不以女兒的視角來體現阿爾茲海默癥父親的難纏與對自己帶來的傷害。
電影就像一部紀錄片一樣,清晰、明確地記錄下在阿爾茲海默癥下的父女親情,站在上帝的視角去他們的悲歡離合,也更準確地呈現出阿爾茲海默癥患者記憶世界的樣子,以及變化。
同時,電影的攝影在諸多影評中也往往總被忽視,但只要我們認真去看本片,就會發(fā)現本片攝影剪輯的優(yōu)秀,本片的攝影風格完全跟隨電影敘事節(jié)奏,在電影前期甚至讓人感受不到本片攝影的優(yōu)秀,可是當本片過半、安東尼的記憶開始大范圍出錯時,電影的攝影也逐漸開始呈現出極端化。

大量的留白,或是雙眼正視無留白處,抑或是壓抑的懟臉拍,無不體現了角色此時內心的狀態(tài),比如安東尼在問保羅手表時就處于畫面的最左端,說明了他內心的膽怯與試探,就像我們恐懼時會靠著墻一樣。
而保羅同樣處于畫面左側,且身體傾向前方,視野之前就是屏幕以外,給人強烈的壓迫感,此時的他有著強烈的攻擊性。



(目光前方即是畫面之外,體現了女兒此時的遭遇很極端,且她處于一種絕望之中,他的眼前沒有空間了)
可以說本片在角色塑造、敘事結構、核心視角、攝影畫面等方面都做得很不錯,然而本片為何還會給人一種看了卻沒有觸動,好像看了又好像沒看一般的雞肋感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本片太過冷靜。
3、無法共情的情感聯系
近些年不少影迷在抨擊某部電影的時候,總會稱其刻意煽情。可是看電影的本質,其實就是尋找情感共鳴。
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看《慶余年》、《尋秦記》這樣的穿越爽劇,無他,其實就是在潛移默化之中將自己代入成了主角,與主角建立了情感共鳴。因為很少有人會代入劇中某個慘死或不如意的路人甲。

而《困在時間里的父親》雖然好就好在他們夠冷靜、夠克制,但恰恰是因為這種克制,讓人既無法代入父親的視角,也無法代入女兒的視角,那么對于阿爾茲海默癥所帶來的傷害就沒有一個更為清晰地認知。
比如父親,僅僅只是在電影最后展現了內心的柔弱與孤獨而已,影片全程很少體現父親的柔弱情感,也就不會讓人共情到自己的父母,并沉溺于復雜的故事。
同樣地,站在女兒的視角來看,她為父親付出了很多,但電影展現得很零碎,而她想掐死父親的理由似乎也不夠充分,也就把女兒這個角色放在了一個很尷尬的地位,說委屈,電影里說的不多,說狠辣,電影的鋪墊又不夠。
所以說也就導致電影雖然在講阿茲海默癥,但是卻又達不到讓人共情的程度,也就是看了一個別人的故事,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的感覺。

為什么《我不是藥神》、《你好,李煥英》、《戰(zhàn)狼》等等一類的電影,往往能取得高票房與高口碑,就是因為他們與觀眾建立了非常高的情感聯系,而像韓國電影《七號房的禮物》、《素媛》成了80、90后心中永遠的哭片神作,也是因為他們帶著非常強烈的主觀意識,與觀眾產生了強烈共鳴,所以他們成功了。
而電影《熔爐》更是通過這種共鳴,催生出了“熔爐法案”的誕生,所以能否取得情感聯系是能否讓人記住這部電影的關鍵。甚至于連諾蘭的《星際穿越》也在其中加入大量父女戲,以主觀情感來帶動觀眾情感,而本片卻過于冷靜了。
同時,本片的另一個失敗點其實也在于敘事結構,既采用了懸疑的蒙太奇視角,卻又沒有讓人在最后的反轉中獲得極致的成就感,也就讓本片的敘事結構,雖然很值得探討,但好像又沒有讓人獲得豁然開朗的刺激感。
此類電影中最成功的莫過于《致命魔術》、《兩桿大煙槍》,以及韓劇《窺探》,他們能讓人隨著電影/電視結構的徐徐展開而獲得豁然開朗的爽感,讓人獲得情感共鳴。

但電影整體瑕不掩瑜,依舊不失為一部佳作,只是對于落雪來說有些可惜!
好了,最近經常更新的落雪電影,今天就聊到這兒,覺得落雪說的還有幾分道理的,就請轉評贊,隨便給一個,想從不同維度了解一部電影,想看好電影的話,麻煩大家關注落雪,謝謝!
上期推文推薦:家人俠爛出新高度,超爛劇情堪稱詐騙,但《速激10》還蠻好看的!
上期推文推薦:再看《美國工廠》,資本家與打手共舞,唯一可憐的只有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