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體系崩壞,全球金融崩潰,英國放棄“警察”地位世界以武當?shù)?/h1>
在1929年10月的最后一個周末,發(fā)生了一件大事,19世紀的世界體系終于瓦解了。
金融史學家哈羅德·詹姆斯說道,“因為它,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引發(fā)了世界范圍內的歷史性的后果,經濟‘大蕭條’和“二戰(zhàn)”,但是我們找不到其發(fā)生的明確原因?!辈还苁浅鲇谑裁丛?,在10月23日,這個星期三,華爾街的交易員們都慌了神。價值40億美元的財富蒸發(fā)了。到了星期四中午,又有90億美元消失了。接著,銀行家們聯(lián)合起來,開始購買那些沒人要的股票,這讓市場出現(xiàn)了反彈??墒堑搅讼聜€星期一,又是一瀉千里。到星期二的下午,道瓊斯指數(shù)已經下跌了1/4。如果你在1929年9月3日的高點買了1美元的股票,那么到1932年夏,它只值11美分了。

1929年9月3日至1939年9月3日的這10年,全球金融崩潰,而這徹底掃光了那些還讓19世紀的世界體系繼續(xù)發(fā)揮作用的東西。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英國經常扮演最終貸款人的角色,相當于它認同“世界警察”的一部分職責就是維護世界信貸聯(lián)盟。但是現(xiàn)在,再也沒有“世界警察”了,每一個政府都各自為政。各國政府一個接著一個地開始保護自己的經濟,筑起壁壘防范外來競爭和金融傳染。單是美國就新設了21 000項關稅排斥進口。到了1932年年底,國際貿易水平萎縮到了1929年水平的1/3。

英國也不再扮演自負的“世界警察”了。像其他國家一樣,倫敦也躲在關稅的高墻之內。國防開支下降得更加厲害。到1932年,參謀部認為,英國海軍已經不再有能力保衛(wèi)大英帝國蘇伊士以東的領土了。他們承認,戰(zhàn)爭“將在不可估量的時期內讓英國的領地和屬地置于毀滅的危險之中”。很自然地,這些暴露在危險之中的領地和屬地對此不會做出良好的反應。那些由白人定居的領地清楚地告訴英國,如果再有戰(zhàn)爭爆發(fā),英國政府不應當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領地會支援英國。而長期作為英國的世界體系的支柱的印度,也開始自行其是。1930年,英國開始與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展開談判;1935年,英國向印度的政黨做出了巨大讓步。

20世紀30年代的衰敗從根本上動搖了英國的統(tǒng)治階層。即便在英國的統(tǒng)治者看來,“世界警察”的地位似乎也開始變得沒有意義。當然,大英帝國也仍然有其熱情擁躉。“有些英國人,因為英國治理印度治理得不好而感到自責?!币晃淮笥⒌蹏闹С终邔懙?,“為什么?因為印度人沒有表現(xiàn)出對英國統(tǒng)治的熱情愛戴。要我說,英國人在印度治理得不錯,英國人的問題是不應該指望那些被統(tǒng)治者能表現(xiàn)出什么熱情愛戴?!?/p>
大英帝國的這位擁躉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他認為,要消除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靠的不是自我懷疑,而是武力。20世紀30年代的民主政府在經濟增長遲緩、黨派斗爭、高失業(yè)率和社會動亂的泥潭中舉步維艱,這使得希特勒的觀點看上去不錯。在歐洲、東亞和拉丁美洲,熱衷于暴力的強人掌握了國家權力。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在這個沒有“世界警察”的世界,武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

在很多方面,蘇聯(lián)都是這些強權國家的典范。蘇聯(lián)的領導人好像發(fā)現(xiàn)了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戰(zhàn)后世界的成功之道:越暴力越好。斯大林槍斃了成千上萬的人,把100萬人關進了古拉格勞改營,強迫數(shù)百萬人進行遷徙,并且強征了大量的糧食,導致上千萬人餓死。與此同時,封閉、內向、中央統(tǒng)一計劃的蘇聯(lián)經濟卻在1929~1939年增長了80%。這一成績遠遠超過了開放、全球化的資本主義經濟。在這10年中,英國經濟實現(xiàn)了20%的可觀增長,而法國和美國的經濟增長水平僅為3%和2%。

斯大林對國內統(tǒng)治的成功感到歡欣鼓舞。1939年,他不顧自己已經將紅軍中最優(yōu)秀的軍官全部處死的事實,轉而將暴力的矛頭對準了國外。他派兵進入芬蘭、波羅的海國家、波蘭和中國東北。在中國東北,蘇軍擊敗了同樣野心勃勃的日本,葬送了日本想要北上的野心。下期內容:日本軍國主義的發(fā)展和對中國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