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強求,人不強留
佛經(jīng)里說:
“一切隨緣,該來的,都會來,該走的,都會走?!?/p>
強扭的瓜不甜,強求的事不順,強留的人不長。
爭來爭去一場空,求來求去一場夢。
走過半生,才越來越體會到這句話的真諦: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凡事過于強求,于人于己都是負累。


事不強求,隨遇而安
老話說:
有所取必有所舍,一味強求兼取而不知舍,則無一物可取。
世事無常,福禍相依,一切皆是定數(shù),一味的強求,只會自討苦吃。
凡事盡力而為,得失隨緣,才是最好的人生態(tài)度。?
禪院的草地里枯黃一片,小和尚對師父說:草地荒蕪落寞,買點草籽撒上吧。
師父說:草籽隨時可以撒,不必急于一時。
幾天后,師父買來草籽,對弟子說:撒到地上即可。
小和尚開心的去地里撒種子,突然一陣大風(fēng),撒出的種子被風(fēng)吹得所剩無幾。
他急著跑來對師父說:師父,不好了,草籽都被吹走了。
師父說:吹走的都是空的,撒在地上也不會發(fā)芽。
第二天,小和尚又跑來說:師父,昨晚的大雨將地上的草籽都沖走了。
師父回答說:不必慌張,草籽沖到哪里都會發(fā)芽,凡事隨緣。
幾天后,禪院的角落里青草郁郁蔥蔥,原來草籽被雨水沖到了院角。
弟子高興的給師父說:師父,我種的草終于長出來了。
師父微微的點頭說:凡事不必強求,隨緣、隨性、隨喜。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有些事,注定是躲不開、逃不過。
有些東西是你的,任誰也搶不去;不屬于你的東西,強求得來未必如愿。
與其執(zhí)拗的堅持,不如痛快的放手。
以平常心看待無常事,凡事不強求,順其自然就好。
畢竟失去的都是風(fēng)景,留下的才是人生。


人不強留,無愧于心
電影《臥虎藏龍》中說:
當(dāng)你握緊雙手,里面什么都沒有;當(dāng)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深以為然。
無論和誰相處,但凡辛苦,便是強求。?
有心想走的人留不住,與其勉強而來的牽強,不如淡然的面對聚散離別。
春秋時期,晉國內(nèi)亂,公子重耳出國逃亡多年,嘗盡世間冷暖,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盡管如此,介子推依然追隨左右,不曾離開。
一次,重耳遇到困境,生活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最后,介子推忍痛割下大腿的肉給他充饑,才讓重耳度過危機。
幾年后,重耳回國做了晉文公,他感念當(dāng)時身邊的人,對一直追隨的忠臣論功行賞,卻唯獨忘記分封介子推。
介子推不在意榮辱功名,他看不慣那些捧高踩低的勢力官員,不愿與這些人同朝為官,為此,帶著母親歸隱山林。
晉文公知道此事,后悔不已。于是,親自請求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歸心已決不愿相見。
怎知晉文公為逼他出山,不惜放火燒山,最后,介子推與母親抱樹而死。
《千與千尋》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zāi)沟牧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dāng)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
來往皆是客,聚散都隨緣。
人這一生,并非事事所愿,件件圓滿,遺憾本就是人生常態(tài)。
與其苦苦的糾纏,虛假的試探,不如隨遇而安,放下執(zhí)著。做好自己,問心無愧即可。


俗話說:
緣來緣去皆是天意,緣深緣淺皆是宿命。
人這一生,有人離開,有事遺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求而不得,萬事隨緣;舍而不得,一切看淡。
正如豐子愷所說:?
“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來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