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成功復現(xiàn)驗證超導體LK-99,恭喜全人類

最新信息,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論文中詳細描述了他們如何通過計算機模擬驗證的方式,證明了 LK-99(改性鉛磷灰石晶體結構)存在超導的可能,首次為其提供了相應的理論依據(jù)。 同時亦指出了這種結構比較難加工,更多依賴于機緣巧合 。同日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的材料學院博士后武浩及博士生楊麗,在常海欣教授的指導下,驗證首次成功復現(xiàn)了可磁懸浮的LK-99晶體,該晶體懸浮的角度比李石培等人制成的樣品磁懸浮角度更大。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用大型計算機對lk99進行了模擬計算,結果完全支持韓國人的結論。
以上的驗證有兩個重點:1、模擬結果表明,該材料結構實現(xiàn)常溫超導,在理論和實際操作上是完全可行的;2、合成有一定的難度:這些有趣的傳導路徑僅在銅原子滲透到晶格中不太可能的位置或“更高能量”的結合位點時形成。這意味著這種材料初期合成會有些挑戰(zhàn),因為只有一小部分晶體的銅位于正確的位置。
其中第二點就解釋了為什么韓國人的樣品是只有部分懸浮,因為只有部分超導化了,之前論文報道就說過,需要在合適的時間打開真空石英管。韓國科學家就是在一次意外中石英管裂了,才會制備出來的。

LK-99是一種灰黑色,潛在而未經證實的常壓室溫超導體材料。是由鉛磷灰石稍加變動的六方結構,據(jù)稱可在400 K(127 °C)以下作為超導體。是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的李石培、金智勛、等人組成的團隊研究了該材料。
LK-99之名取自發(fā)現(xiàn)者李石培和金智勛的名字首字母,以及發(fā)現(xiàn)年份1999年。已于2021年提交專利申請,2023年3月3日獲得專利授權。量子能源研究中心于2023年4月4日提交了“LK-99”的韓國商標申請。
LK-99的超導性起源于Cu2+離子取代Pb2+離子導致的體積收縮(0.48%)帶來的細微結構畸變,而不是外部溫度和壓力等因素。據(jù)李石培等人稱,當使用化學氣相沉積將LK-99應用于非磁性銅樣品時,LK-99表現(xiàn)出完全抗磁性( 邁斯納效應 )。
那驚奇君我在這里預測一下未來世界會發(fā)生的改變,首先俄烏停戰(zhàn),因為要集中資源研發(fā)超導體新興產業(yè),沒時間搞那些沒用的,不然就給別的國家趕上。
然后就是中美握手合作搞各種天文領域的超導項目,人類準備走向全宇宙,從此地球欣欣向榮,世界一片和諧,人們在睡覺的時候都是帶著微笑的,未來世界預測完畢,大家說中不中?科技改變生活,人類邁向全宇宙!加油努力干。

已經成功復現(xiàn)驗證超導體LK-99,恭喜全人類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