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言

和朋友吃飯時,一位老師坐到我們邊上。兩位友人連忙坐過去,與老師攀談起來。出于好奇,我坐到他們邊上,靜靜地聽那老師講話。 那老師姓劉,是教歷史的。有很重的地方口音。因此,有些話我也是一知半解。劉老師說的不多,講的時間也不長。他的觀點很新,很合我們這樣的青年人的想法。但也有比較偏激的成分。他說國情,罵專家,后又談人民。那些話卻是上不得臺面的。這般見識廣而思想獨立的老師,我是極為敬佩的。而在之后從友人口中得知劉老師的其他作為后,則更為仰慕了,只可惜未求得劉老師的聯(lián)系方式。 不擅言辭以及能坐得住,這讓我常常成為長輩的唯一聽客。對我說得最多的當(dāng)屬父親。時而在微醺時將我喊出房間,也不考慮我明天是否上課,便自顧自地說起往事,又或是對我說教。父親的教誨很受用,只是每次都是那般老生常談,確實使人難受。雖知父親良苦用心,可每到半夜才能上床入睡且在次日又要早起,實在是讓不好受。 我并非不理解父親為何找我聊,也并非不知道為何只同我說這些。我們年輕人可以接受在線上戴著面具,說些難上臺面的話與自己所知的道理。但父親這樣的長輩卻不行。因為他們知道的太多,想說的也多,而線上所可能有的風(fēng)險使他們沒有安全感。他們所知的黑暗,所體會的道理,便只同線下愿聽且自己信任的人說。作為前人,他們希望自己的經(jīng)驗與智慧可以被繼承。讓后人知道難讓人看見的黑,則是希望其保持清醒,思想獨立。 只是,他們所不知的是,后人多是裝聾作啞罷。前人的言語以及向往自由的意志傳至后人,而后人卻是被壓得只能茍延殘喘。稍好一點的還能發(fā)一點聲,而那幾聲對人為苦難的控訴很快便被洪流所吞沒了。個體被奴化,服從性訓(xùn)練使得個體思想被支配在集體意志之中,那些向往自由的意志也隨之被磨滅。集體意志的枷鎖會不斷延長。自由的個體或是被同化,或是被放逐。不溶于洪流中的人也許還能游上岸,望著不息的濁流而嘆息。更多則是被其淹沒,不留痕跡。前人的言語時常響起,而洪流對此置之不理。 我曾同人談及當(dāng)下的問題,希望自己可為此出力以斷絕枷鎖的延續(xù)。然而,獨善其身是我所得到的最多的答復(fù)。沒人只想活著便好,但只能茍延殘喘是最多的現(xiàn)實??墒?,前人是應(yīng)要有的,還要更多。要讓這濁流變清,要斷掉這枷鎖。追求自由的意志絕不能于此消失。人類自始至終都在追尋自由,而這桎梏定要被破除。 聞前人言,心有所感??唇癯?,思不絕。唯愿零星螢火,可將黑夜點明。自由之火,永不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