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判斷一件事是否能干,看這幾點就夠了
漢紀五 第十三卷
高皇后(呂太后)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
【原文】(可跳躍直接看解析)
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固順,況以仁孝聞天下乎!”乃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代王問左右,郎中令張武等曰:“漢大臣皆故高帝時大將,習兵,多謀詐。此其屬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呂太后威耳。.....................
于是代王遣太后弟薄昭往見絳侯,絳侯等具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還報曰:“信矣,無可疑者。”代王乃笑謂宋昌曰:“果如公言。”
【譯文】(可跳躍直接看解析)
代王是高帝在世諸子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為人仁孝寬厚,太后薄氏一家謹慎溫良。立年長的本來就名正言順,更何況代王又以仁孝而聞名于天下呢!”于是,大臣們共同議定擁立代王為帝,并暗地派人召代王入京。
代王就此征詢左右親信大臣意見,郎中令張武等人說:“漢廷大臣都是當年高帝開國時的大將,精通軍事,多有詭詐奇計。這些人的愿望并不止于已有的權(quán)位,只是畏懼高帝、呂太后的嚴威罷了?,F(xiàn)在,他們已誅除諸呂,剛喋血京師,此來以迎接大王為名,實在不可輕信。希望大王自稱有病,不要前去長安,靜觀政局變化。”中尉宋昌卻說:“各位的意見都是錯誤的。
當年,秦失去了政權(quán),諸侯、豪杰蜂擁而起,自以為可以得天下的人,數(shù)以萬計,但最后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劉氏;天下人不敢再有稱帝的奢望,這是第一條。高帝分封子弟為諸侯王,封地犬牙交錯,可以控制天下,這就是所謂宗族穩(wěn)如磐石,天下人信服它的強大,這是第二條。漢朝建立之后,廢除秦的苛政,簡省法令,推行德政,百姓安居樂業(yè),很難動搖,這是第三條。
以呂太后的威嚴,封立呂氏三人為王,獨掌大權(quán)專制朝政,然而,太尉僅憑一個符節(jié),進入北軍一呼,軍士全都左袒,擁護劉氏,背叛諸呂,終于消滅了呂氏。劉氏的帝位,來源于天授,不是靠人力爭奪而得?,F(xiàn)在,即使大臣另有異謀,百姓也不會為其所用,他們的黨羽難道能夠統(tǒng)一嗎!現(xiàn)在,朝內(nèi)有朱虛侯、東牟侯這樣的宗室大臣,外面又畏懼吳、楚、淮陽、瑯邪、齊、代等強大的宗室諸國,大臣諒必不敢另生他念。
高帝諸子,現(xiàn)在只有淮南王與大王健在,大王又年長,天下人都知道您的賢圣仁孝,所以大臣們順應(yīng)天下人之心,要迎立大王為皇帝。大王不必猜疑!”代王稟報太后商議此事,猶豫未定。卜問兇吉,得到了“大橫”的征兆,所得卜辭說:“橫線直貫多強壯,我做天王,夏啟的事業(yè)得到光大發(fā)揚。”代王說:“我本來就是王了,又做什么王?”占卜的人說:“所謂天王,是指天子?!庇谑?,代王派太后之弟薄昭前去拜見絳侯。絳侯等人向薄昭詳細說明迎立代王為帝的本意。薄昭還報代王說:“迎立之事是真實的,沒有什么可疑之處。”代王就笑著對宋昌說:“果然如您所說?!?/p>
【解析】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去世。呂后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照顧呂氏家族。于是在其執(zhí)政期間培植了一個呂氏外戚集團。該集團與劉氏皇族集團在利益上有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因此在她死后,馬上就釀成了劉氏皇族集團與呂氏外戚集團的流血斗爭,最終以皇族集團的勝利而告終。誅滅呂氏勢力后,功臣開始擁立新皇帝,為了避免出現(xiàn)第二個呂氏,便開始商量立劉恒為皇位繼承人。
本來劉恒是遠離權(quán)力中心,極力回避權(quán)力爭奪??涩F(xiàn)在有機會登上帝位,他心里也沒底,于是先問周圍人的意見。對此出現(xiàn)兩個派別:以張武為首的保守派和以宋昌為首的激進派。
上述史料是對宋昌的說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他對該事情的分析理由很值得我們?nèi)ソ梃b,其中包括以下幾點:
1、萬事皆以大環(huán)境為前提,不可異想天開
在原材料中,張武認為,誅殺呂氏集團的人都是劉邦、呂太后時期的老臣。這些人無論在戰(zhàn)場還是在官場都是一流的實踐家,玩心眼搞陰謀沒有人玩得過,所以其中有詐。更何況這些群臣有自己的利益述求,不排除有想進一步趁火打劫的嫌疑。
宋昌表示不贊同上述說法:其一,當初漢高祖反秦,劉氏得天下是眾望所歸;其二,劉氏諸侯王,封地遍布天下,宗族穩(wěn)如磐石;其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沒有人愿意再折騰跟著造反叛亂。所以說白了,那些功勛大臣就算造反、竊權(quán),但是沒有群眾基礎(chǔ),難以實現(xiàn)。俗話說:“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毕胍删痛笫卤仨氻槕?yīng)時代的發(fā)展。
所以咱們要判定一件事是否能做,最先考慮的是做這件事情的外部環(huán)境如何。如果外部環(huán)境有利,那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比如說,在1909年入宮當太監(jiān),1949年加入國民黨這種事,就算你能力再逆天,背景再深厚,那也是無力回天的狀態(tài)。而如果1909年加入革命黨,1949年當上解放軍就不一樣。所以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就是在做事之前必須以順應(yīng)大環(huán)境為前提。
2、準入門檻的高低,篩選競爭者數(shù)量
既然要做皇帝,擁有劉邦的血統(tǒng)是先決條件。代王劉恒有、淮南王劉長也有,其他劉氏宗親諸侯王也有。這樣劉氏血統(tǒng)作為第一道門檻,就可以排除其他非血緣關(guān)系的兄弟宗親。但是競爭者還有很多,于是提高準入門檻,第二道門檻,即血脈遠近?!胺浇窀叩圩?,獨淮南王與大王;”這是宋昌分析代王劉恒的其中一個特點。到目前為止,只有1個競爭者。
怎么辦?宋昌繼續(xù)給出第三道門檻:“大王又年長”。這就是劉恒無與倫比的先天優(yōu)勢,劉邦的兒子,而且是現(xiàn)存最大的。這樣可以成功阻擋淮南王劉長上位。論身份,二者都是妾所生,不分伯仲,論年紀劉恒年長劉長幾歲,所以劉長就可以排除掉。
想做一件大事,除了順應(yīng)大環(huán)境外,還要看事情本身需要什么樣的門檻。門檻越低競爭越激烈,而門檻的存在可以幫你阻擋一部分競爭者。就好比大家都能參加高考,要想被清華北大錄取,在湖北理科得650分以上才行,300分連大專都進不去。
3、自己要有相應(yīng)的能力扛得起這個事
宋昌接著說劉恒賢圣任孝聞名于天下,那些大臣會因天下之心會擁立你為天子。為什么仁孝也可以作為籌碼呢?因為當皇帝有能力最好,但是這個職業(yè)如果德行勝過能力,便可以造福天下黎民百姓。如果德行不夠,即使上位了,也會惹來災(zāi)禍。對于劉恒,德行明顯是夠的,至于其他諸侯王,淮南王劉長驕縱跋扈、齊王劉襄草率起兵造反更是不行。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談?wù)摰滦懈杏X有點虛,不如做事所具備的具體能力。要想做某件事情還必須要有相應(yīng)的能力,所謂的能力就是事情開干了,你自己有沒有能力去駕馭它。
4、有可調(diào)配的資源、有相應(yīng)的支持者
“方今內(nèi)有朱虛、東牟之親,外畏吳、楚、淮陽、瑯邪、齊、代之強?!边@些都是劉氏宗親,都是劉恒可以里應(yīng)外合的助力。雖然以代國作為力量略顯薄弱,但是若把這些外部諸侯王勢力爭取過來就不一樣了。再說劉姓兄弟姐妹還是幫自己人的。
另外就算大環(huán)境、門檻、能力足,資源充沛,這個皇帝就一定是代王劉恒的嗎?未必。
長安在這群大臣手里,立誰為皇帝基本上現(xiàn)在是他們說了算。他們不點頭同意,就算劉恒各方面優(yōu)秀,不擁立為皇帝又能怎么樣,不服造反?
所以說,這群臣才是關(guān)鍵人物,他們是宋昌分析關(guān)鍵一點。所以他們就先委派中間人薄昭去朝廷打探消息,從周勃那里打聽,信息是否可信。周勃作為群臣代表都點頭了,所以才敢進京登帝位。
用最常見的話說,上面有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說你不行你就是不行,行也不行。
【啟發(fā)】
簡單地總結(jié)一下,如何分析一件事能不能做,做之前先做自我評估。
1、首先靜下心來,分析這件事情是否順應(yīng)大環(huán)境——其他成熟組織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樣。
2、做這個事情有哪些技術(shù)門檻,需要做哪些,表面的,潛在的。
3、看做這件事情需要什么能力,自己是否能勝任,目前缺什么。
4、自己當前有什么資源可以利用,還有哪些資源可以調(diào)配,關(guān)鍵目標人物是哪些人,會不會支持,你的東西能不能得到他們的認可。
比如,當年比爾蓋茨在讀哈佛大學(xué)的時候,就看好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在未來會普及,于是果斷輟學(xué)開始創(chuàng)業(yè),這是對大環(huán)境的預(yù)判,對機遇的敏銳和遠見。當時在創(chuàng)辦微軟公司之前,他在13歲時就開始接觸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創(chuàng)辦公司時又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協(xié)助幫忙,家里有的是錢,衣食住行完全不用發(fā)愁,當公司出現(xiàn)危機面臨倒閉時,母親是某集團公司董事,及時給他提供資金和客戶的支持。
閱讀更多文章,請關(guān)注首發(fā)公眾號:【鑒史悟道】
和20萬歷史愛好者共同研讀《資治通鑒》,學(xué)點通鑒智慧,少走十年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