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故宮100》061:帝師之間

翁同龢日記:1875年1月8日,晴。今天是祈雪的日子。我今天本不打算出門,想整理一下書籍。9點多,突然接到軍機處的信。奉皇太后的懿旨,派我進毓慶宮教皇帝讀書。
帝師翁同龢日記中提到的毓慶宮,始建于康熙年間,是康熙皇帝專門為太子允礽所建。雍正即位后實行秘密建儲制,毓慶宮喪失了皇太子宮的光耀地位,成為眾多皇子讀書的課堂。為了互不干擾,這里被分割成許多格子間。
清代的皇子到了讀書的年齡,就要由各自專門的從學(xué)師傅教授功課,清末的小皇帝也不例外。1876年3月16日,年僅5歲的光緒皇帝在毓慶宮開始了第一天的學(xué)習(xí)生活。翁同龢日記:今天是個好天氣,我們是從帝,德二字開始教起的?;实劾收b了四遍。
光緒皇帝的師傅很多,但他最喜歡的,就是這位愛寫日記的翁師傅。在光緒皇帝的成長中,翁同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幼年離開父母,在深宮大院之中,小光緒顯得無依無靠。凡事都要聽姨母,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安排。每天的讀書情況,都會有專人記錄,再呈交慈禧過目。
在翁同龢的日記里,光緒是個極為愛哭的孩子。翁同龢日記:今天皇帝一來,讀書狀況就不好。我想盡辦法安慰他,溫熟書的時候,突然哭了起來,不知道為什么。飯前讀書的時候又哭了。
每到這時候,翁師傅多是給予鼓勵,小光緒在這里得到了身心的雙方面照顧。對翁師傅也越來越依賴。1877年8月,翁同龢請假回老家修墓,小光緒的在翁師傅離開的兩個月里,讀書的遍數(shù)日漸減少,而且不愿意出聲音。三個月后,翁師傅終于回來上課了。
翁同龢日記:我來到書房請安,皇帝見我第一句話就是,我想你很久了。那一天,皇帝讀書讀了20遍。每一遍都大聲朗誦。在22年的帝師生涯中,除了因病和兩次回籍修墓之外,翁同龢幾乎沒有離開過光緒。他們的關(guān)系,不似君臣,如同父子。
毓慶宮的格局像座迷宮,清末的小皇帝們在此學(xué)習(xí),迷失,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