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噪聲來源以及噪音降噪解決方案
建筑工地噪聲來源以及噪音降噪解決方案
噪聲、空氣污染、水污染一起被公認為當代世界三大公害。建筑施工噪聲因其聲強高,又往往是露天作業(yè),再加上不少建筑單位為了趕工期而夜間施工,所以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造成的污染相對比較嚴重。據了解,在有關噪聲污染的投訴中,建筑施工噪聲污染所占的比例達到1/3。建筑施工噪聲問題,已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本文提出了建筑施工噪聲的預防與控制應著重強調三個方面:第一,要加強施工管理,樹立噪聲控制意識,提倡綠色施工;第二,對于傳播途徑,也應進一步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噪聲傳播;第三,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合理地使用建筑施工機械,優(yōu)化建筑施工工藝;
?
一、加強施工管理,樹立噪聲控制意識,提倡綠色施工
施工單位應在施工前擬好噪聲防治方案,按照建設項目的性質、規(guī)模、特點和施工現場條件、施工所用機械、作業(yè)時間安排等情況,采取相應的建筑施工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并保持防治設施的正常使用。提倡文明施工,加強人為噪聲的管理,進行進場培訓,樹立噪聲控制意識,提倡綠色施工。
第一,合理制定作業(yè)時間。在施工現場超出規(guī)定時間作業(yè)的一般是混凝土連續(xù)澆注,支模板等作業(yè)。這些噪音的產生在正常作業(yè)中是避免不了的,其噪音的強度也比較大大,如在夜間作業(yè)噪音尤為突出。為了有效控制施工單位夜晚連續(xù)作業(yè),就應該嚴格控制作業(yè)時間,晚22:00至次日晨6:00須嚴禁施工。在特殊情況下,如高考期間,更應該縮短或暫停施工作業(yè)。晝間盡量將施工作業(yè)時間與居民的休息時間錯開,當特殊情況下確需連續(xù)施工作業(yè)的,事先應該與附近居民協(xié)商,并上報工地所在地的環(huán)保局和有關環(huán)保行政執(zhí)法部門。
第二,減少人為噪音。應嚴格執(zhí)行《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guī)定》,進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現場噪聲管理責任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素質培養(yǎng),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意識。
第三,提倡綠色施工。綠色施工是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應用的主要體現,是綠色施工技術的綜合應用。綠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如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保護、資源與能源的利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等。實施綠色施工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減少場地干擾、尊重基地環(huán)境、結合氣候施工。
二、采取合理措施,在傳播途徑上控制噪聲
一方面,要做好吸聲、隔聲與隔振措施。吸聲即對噪聲源,利用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吸收通過的聲音,減少室內噪聲的反射來降低噪聲。隔聲即利用工地四周的圍墻,用隔聲性能好的隔聲構件設置達六米以上的宣傳廣告看板作為隔聲屏,將施工機械噪聲源與周圍環(huán)境隔離,使施工噪聲控制在隔聲構件內,以減小環(huán)境噪聲污染范圍與污染程度。隔振即防止振動能量從振源傳遞出去。
對局部固定使用的高噪聲的施工設備采取設置隔聲間、隔聲罩等措施,在隔聲間、隔聲罩內襯設吸聲材料或在其外表用阻尼層等措施可進一步提高隔聲效果。對局部臨時使用高噪聲的施工設備可采取裝配式吸、隔聲屏,如在攪拌機,鋸木機等高噪聲施工機械附近設置吸、隔聲屏,也可達一定的隔聲功能。能降低噪聲約15dB (A)。隔振裝置主要包括金屬彈簧、隔振器、隔振墊(如剪切橡皮、氣墊)等。常用的材料還有軟木、礦渣棉、玻璃纖維等。
另一方面,要加強施工公示,加強溝通。施工單位應該加強與附近居民住戶的溝通,施工時,應在建筑施工工地顯著處懸掛建筑施工工地環(huán)保牌,注明工地環(huán)保負責人及工地現場電話號碼,以便公眾監(jiān)督及溝通。
三、合理地使用建筑施工機械,優(yōu)化建筑施工工藝
第一,建筑機械和運輸車輛是產生建筑施工噪聲的主要原因。為減少施工期噪聲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應當合理布局和使用施工機械,妥善安排作業(yè)時間。施工中應當使用低噪聲的施工機械和其他輔助施工設備,對高噪聲施工機械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產生噪聲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藝和施工機械設備。
第二,要積極改進生產技術。一方面,要采用先進設備與材料,降低作業(yè)噪聲的產生量。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聲的施工機械,研制低噪聲的施工機械并推廣使用。如以液壓打樁機取代空氣錘打樁機,在距離15 米處實測噪聲級僅為50 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