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武公主
漢宣帝有五個兒子、二個女兒。我主要介紹漢宣帝的二個女兒。他的大女兒館陶公主劉施,賢良淑德,母親是深受寵愛的華婕妤,于是把劉施嫁給了賢德的丞相之子——官至御史大夫的西平侯于永??赡苁窃缡?,又或者是低調,劉施在史書的存在感很低。 而漢宣帝的二女兒敬武公主就相當有存在感。敬武公主初嫁車騎將軍張安世曾孫、富平侯張臨為妻,生子張放。為什么漢宣帝把二女兒嫁給張臨呢?原來張臨的祖先張安世、張賀兄弟對漢宣帝有恩。 漢宣帝在登基之前只是一個被收養(yǎng)在掖庭、無職無爵的宗室子弟,這樣的環(huán)境一不留意就會養(yǎng)歪。但是,漢宣帝卻很幸運地得到很多人的庇佑。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當時的掌管掖庭的掖庭令張賀。 張賀是漢宣帝祖父衛(wèi)太子賓客。巫蠱之禍與衛(wèi)太子相關者皆被下令處死。張賀的弟弟張安世上書為哥哥求情,因此張賀得以被赦免,但被處以宮刑。 張賀傷懷衛(wèi)太子之冤,哀劉病已孤苦,因此對他盡心照顧。等劉病已到了讀書的年齡,張賀親自擔任劉病已的啟蒙教師,教授劉病已讀書認字。劉病已平日所需的額外費用皆由張賀承擔。 等到劉病已十幾歲,張賀發(fā)現(xiàn)下屬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相貌不錯,且年齡與劉病已相當,于是就為劉病已聘下了許平君。許廣漢是暴室嗇夫(暴室是宮廷內的織作之所,嗇夫是暴室屬官),曾因過失被處以宮刑。劉病已與許平君婚后,兩人感情和諧,不久許平君為劉病已生下一子,即后來的漢元帝。而劉病已有了許家的財力支持,得以游俠三輔,并拜當時著名學者東海澓中翁為師學習《詩》學。劉病已的這一切,都與張賀的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有關。但張賀在漢宣帝登基前就不幸病逝。 元平元年(前74年),車騎將軍張安世、后將軍趙充國參與霍光等人的決策,廢黜昌邑王劉賀,擁立劉病已為帝,即漢宣帝。宣帝登基后,為了方便百姓避諱,改名為劉洵。他冊封趙充國為營平侯,追封張賀為侯,為他設置二百人家守墓。 因為張賀兒子早逝,所以收張安世的小兒子張彭祖為養(yǎng)子。張賀的兒子去世很早,張彭祖幼年時又曾與漢宣帝一起讀書,所以漢宣帝打算封張彭祖為侯,先賜他為關內侯。 隨后漢宣帝即下詔改封張彭祖為陽都侯,續(xù)張賀后,賜張賀為陽都哀侯。 從這些舉動可以看出,漢宣帝對待張賀,大概有一種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悔恨。 于是他決定把二女兒敬武公主嫁給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張安世的曾孫——富平侯張臨為妻。 張臨與敬武公主婚后生子張放。不幸的是,張臨在兒子出生后就病逝了,年幼的張放繼承了富平侯爵位。 張臨死后,敬武公主再嫁名將趙充國之孫、營平侯趙欽。但是,趙欽比張臨更不幸,因為他沒有留下子嗣就病逝了。趙欽沒有子嗣,就意味著趙充國留給子孫的爵位也要被革除了??赡苁遣蝗陶煞蜈w欽無人祭祀,敬武公主便教趙欽的一位習良人假稱有孕,把別家的孩子冒充習良人的兒子。 你說為什么她自己不假裝有孕,我是這樣認為的,她畢竟是公主,人人關注,事情被拆穿的概率大太多了。如果是趙欽的美人有孕,只要她以美人要保胎為名,讓她遠離旁人,事情被拆穿概率降低很多。同時,如果讓這個男孩作為敬武公主自己的孩子出生,這個孩子有可能會作為公主之子的身份搶奪敬武公主親生兒子張放的政治資源。敬武公主為這個男孩取名為趙岑,讓他繼承了營平侯的爵位,負責祭祀趙充國這一脈的祭祀。至于習良人為了自己余生能夠有趙岑這位營平侯供養(yǎng),也會好好配合敬武公主的這一個計劃。 你可能會好奇,敬武公主做這些事情應該很隱秘。那么為什么史書會知道,這位趙岑不是趙欽的親子呢?因為是趙岑的親生父母捅出去的。原來,等到趙岑長大后,其生身父母向趙岑索取錢財,趙岑肯定覺得這兩個人是在騙人,于是斷然拒絕。而且習良人肯定不會告訴他身世,而且習良人也不覺得這兩個平民百姓有什么證據(jù)證明趙岑不是趙欽親生兒子。但是不料,見撈不到什么好處的兩位老人不忿地向朝廷揭露趙岑身世,可能還提供什么關鍵證據(jù),總之朝廷采信這兩人的說法,免除了趙岑的爵位,營平侯國被廢除。 等到后來漢平帝元始年間,王莽掌權,為了拉攏人心,也可能是單純欽佩戰(zhàn)功顯赫的趙充國,王莽重新封趙充國另一位曾孫趙伋為營平侯。 漢書沒有記載這位習良人與趙岑的下場,但想來趙岑發(fā)生這一切后,想必心態(tài)爆炸,一夜之間從侯爺變?yōu)樽锶?,他又該如何與視若母親的習良人相處。習良人也失去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想必終日生活在他人非議之下。 而這一起假冒侯爺案件的另一位參與者敬武公主在鴻嘉元年(公元前20年),在自己侄子漢成帝劉驁的安排下,成為丞相高陽侯薛宣的續(xù)妻,薛宣與過世的妻子有一個兒子叫薛況,與敬武公主的關系很好。 大家有沒有好奇過漢成帝為什么對敬武公主那么好呢?有人可能會回答,因為敬武公主是漢成帝的姑姑。呃,對,也不全對。漢成帝對敬武公主好,除了因為她是自己姑母,也是因為敬武公主是自己情人張放的母親。 對,就是敬武公主與第一任丈夫的兒子——富平侯張放。 張放因為少年殊麗,性開敏,得到漢成帝劉驁的寵愛。劉驁對張放寵愛殊絕,還讓他迎娶自己妻子許皇后的侄女為妻,婚后,張放有一個兒子,名叫張純。 我們不知道敬武公主對自己兒子張放成為侄子劉驁的男寵會是什么反應,但是劉驁對張放非常慷慨,對張放的賞賜就達到數(shù)千萬錢。而且劉驁對張放的寵愛不是一時,而是好幾年。 于是,劉驁母親王政君的娘家人害怕張放威脅王家外戚的利益,于是瘋狂給漢成帝施壓,讓漢成帝把張放外放出中央。王政君也擔心劉驁的子嗣稀少問題,于是也給漢成帝施壓。再加上張放自己也驕蹇縱恣、奢淫不制,頻繁地違法犯罪,所以朝臣也加入拆散漢成帝與張放這一對情人。最終,漢成帝不堪重壓,就只把張放外放到地方。 張放只有在自己母親敬武公主生病的時候,才允許返回長安照顧自己的母親。作為補償,漢成帝讓張放在外歷任北地都尉、天水都尉、河東都尉,累遷侍中、光祿大夫,賜錢五百萬。 但是對于敬武公主來說,親子再大的官職也無法彌補她無法與自己親子張放團聚的抑郁心情。 更何況,此時丈夫薛宣的事業(yè)也不景氣,永始元年(前16年),薛宣因為鎮(zhèn)壓廣漢郡盜賊和辦理漢成帝養(yǎng)祖母邛成太后喪禮不力,所以被漢成帝罷免丞相職位,收回高陽侯爵位。 后來,薛宣又被漢成帝恢復了高陽侯的爵位,加給事中,掌管尚書事。薛宣又任政數(shù)年,在此期間,薛宣的后母病死,薛宣的弟弟薛修去官守孝。薛宣不愿放棄前程守孝三年,兄弟間意見不同,薛修守孝三年,從此兄弟不和。這也為薛宣后來的結局埋下伏筆。 后來,薛宣因好友定陵侯淳于長與漢成帝廢后許皇后的事情連累,被免官回家。此時,敬武公主夫妻風光不似往日。 雪上加霜的是,漢成帝丞相舅舅王家人仍然看不慣張放身居高位,逼漢成帝免除張放的官職,流放到富平縣。 可能也是因為兒子張放在王政君家族的干擾下,被迫外放,所以敬武公主對王政君也心生不滿。殊不知,這份不滿的心情讓敬武公主做出了足以讓自己致死的選擇。 公元前7年,44歲的漢成帝死后,張放也思慕哭泣而死。 唉,此時的敬武公主大概是五十到六十歲左右,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還是一送就送兩個,一個是兒子,一個是侄子。 此時,隨著無子的漢成帝去世,漢成帝的養(yǎng)子兼侄子劉欣即位,后世稱為漢哀帝。 漢哀帝即位后,打壓王政君的娘家人,尤其是王莽受到嚴重打擊,重用自己親生祖母傅王太后的娘家人與自己的親信。漢哀帝與敬武公主沒有什么接觸,因此對敬武公主夫妻更無情分。 可能是感激漢哀帝幫她打壓王家人替兒子張放出氣,也可能是為了抱漢哀帝大腿,敬武公主選擇依附已經(jīng)顯貴的漢哀帝母親丁氏家族、祖母傅氏家族,遠離太皇太后王政君的王氏家族。 但是,漢哀帝是沒有為難敬武公主夫妻了。不代表別人不會針對薛宣。 博士申咸毀謗薛宣不供養(yǎng)后母,不服喪,骨肉之情淡薄,前因不忠孝免官,不宜恢復列侯在朝。 薛宣之子薛況當時擔任右曹侍郎,多次聽他說此話,便自作主張地想出來一個餿主意,賄賂楊明,想讓楊明傷害申咸之面目,使他不能居官位。恰逢那時司法的司隸缺任,薛況恐申咸任此職,便令楊明隱蔽在宮門外斫傷申咸,砍掉了申咸的鼻唇,申咸身受八創(chuàng)。 這樣惡劣的案件立即掀起了軒然大波,于是有關部門馬上立案討論。 御史中丞眾等上奏,既引用法律又引經(jīng)據(jù)典,認為應該重判楊明,判處薛況斬頭示眾。 廷尉直也引經(jīng)據(jù)典反駁御史中丞,認為申咸聽取薛宣弟弟薛修的讒言,誹謗薛宣,所以薛宣的兒子才會激憤指示楊明傷人,兩方都有錯,所以楊明應該判以受賄殺傷人,薛況與同謀者都因有爵減罪判罰流放邊遠地方筑城守城。 聽到雙方那么激烈的爭論,漢哀帝也不能決斷,于是詢問朝堂大臣。 丞相孔光、大師空師丹認為御史中丞的議論是對的,自將軍以下到博士議郎都認為廷尉是對的。 不知道在案件審判過程中,敬武公主有沒有求情??傊?,最后漢哀帝決定執(zhí)行刑罰較低的那一種罪名。 薛況終于減罪一等,流放到敦煌。薛宣則被兒子牽連免官為庶人,回到家鄉(xiāng)山東省郯城縣,敬武公主則又被留在了長安。 唉,不知道是不是后悔自己教子無方,不久后,薛宣在家鄉(xiāng)病逝。 聽到薛宣去世的消息,又一次送走家人的敬武公主悲傷之余,也懇切地上書漢哀帝,希望把薛宣尸體運回,并且附葬在漢成帝的陵墓延陵傍邊,得到了漢哀帝同意。 萬惡之源——薛宣之子薛況私自從敦煌返回長安,恰逢遇上大赦,加上敬武公主的求情,以及漢哀帝念及他喪父,所以薛況便留在長安。 到頭來,這件案件受到傷害最重的除了申咸這個受害者,就是薛宣。反而是薛況這個罪灰禍首安然無恙。 因為薛況與敬武公主關系一直很好,以及敬武公主對薛況有恩,所以兩人關系很好,再加上沒有血緣關系的兩人住在一起,所以傳聞薛況與敬武公主有染,用漢書的話說是“因留與主私亂”。至于是不是真的有染,我就不得而知了。 本來依靠著漢哀帝,敬武公主應該可以安度晚年的。但是,命運對人打擊總是接踵而至。 元壽二年(前1年)六月,登基僅僅六年、時年二十四歲的劉欣崩于未央宮。太皇太后王政君當機立斷,馬上威逼利誘劉欣的男寵——繡花枕頭的董賢退出政壇,并讓王莽復出政壇。不久后,王莽擁立九歲的漢平帝登基,董宣就與妻子一起自殺。 此時,面對這一巨變,六十歲左右的敬武公主想必是非常恐懼的。畢竟在劉欣在位時,她為了討好劉欣的母親祖母,遠離了王政君與她娘家人。就算王政君優(yōu)柔寡斷,不會計較這份恩怨。但是,王莽可是一個十足的小心眼,他要是秋后算賬,敬武公主又該如何自處呢。 但是,幸運的是,或許是王政君寬宏大量不計較,或者是王莽正在打造賢良人設,又或者是敬武公主畢竟是漢宣帝唯一還在世的子女,無論是王政君還是王莽都沒有計較她之前站隊劉欣,打壓王家。 但是王莽在隨后的兩年內,王莽先是自稱安漢公,敬武公主忍不住指責王莽包藏禍心,但是于事無補,王莽還是成為安漢公,大肆收買人心,制造祥瑞。 王莽還不準平帝之母衛(wèi)氏和平帝見面。王莽的長子王宇為了避免以后受到迫害,不贊成王莽這么做,但是王莽并沒有聽從。 知道王莽好鬼神的王宇讓大舅哥呂寬半夜用狗血灑在王莽的府邸門口,讓王莽能夠停止代漢的想法,不料卻被人發(fā)現(xiàn)。王莽一怒之下,把兒子王宇逮捕入獄用毒酒賜死。王宇的夫人呂焉因為懷孕,被投進監(jiān)獄,待生下孩子后再殺。呂寬潛逃后不久被捕遭誅殺,并滅三族。 狗血門事件后,王莽以此為理由誣陷誅滅漢平帝母族衛(wèi)氏外戚,牽連治罪地方上反對自己的豪強。并且王莽以薛況與呂寬相好為由,一起處治薛況,污蔑揭發(fā)他參與狗血門的罪行,派使者以太皇太后詔令以薛況與敬武公主淫亂罪名賜敬武公主毒藥。敬武公主發(fā)怒說:“劉氏孤弱,王莽擅權執(zhí)政,排擠劉姓宗室,且嫂嫂王政君怎么會披露挑開我的閨門之事而殺掉我呢?”使者逼迫并守著,敬武公主逼于無奈飲藥而死,薛況則被斬首于市。 至于敬武公主是否與繼子薛況淫亂,是王莽的誣陷,還是確有其事,也只能成為一個未解之謎了。 王莽告訴太皇太后“敬武公主是暴病而死”。 不知道王莽以自己的名義賜死敬武公主的太皇太后王政君打算親臨喪事,為了不讓王政君發(fā)現(xiàn)敬武公主死于毒殺,王莽堅持勸阻,于是年邁的王政君也取消參加葬禮的打算。 幸運的是,敬武公主的孫子張純沒有被王莽斬草除根,活了下來。 后來,王莽取代漢朝,建立新朝,成功把天下治理得天下大亂,所以新朝僅僅維持了15年就被推翻,王莽也被五馬分尸,頭顱被劉秀一家收藏起來警示懷有野心的人。 敬武公主的孫子張純因為敦謹守約、富有才華,深受漢光武帝器重,成為為數(shù)不多可以保留西漢爵位到東漢的人。 敬武公主如果在天有靈,看到這個結果,想必也會十分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