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至
近日多雨,窗外不外乎又是一個陰天。
昏昏沉沉的腦袋讓人止不住想嗑上一杯熱可可。
起身活絡下血液筋骨。
再一次反思起觀測者與被觀測者之間的聯(lián)系。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我需要方向,阿宵就成了我的理想主義。
我需要陪伴,肆寶便是我的夜晚。
作為存在,個體的資質往往先于其他特點被人所觀測到。
她們的鋒芒太甚。
其實還是以貌取人。
要說拉近距離的是本我,那剝開資質這層外衣,她們或我,都是有著相似創(chuàng)傷的人格?
這才是氣味相似的本質么?
我們的言行舉止中一直流露著過往,只是自身難以進行觀測。
只能由他人來察覺這些隱秘的「存在」信息。
再說溫柔。
肆寶說她并不是一個溫柔的人。
但我覺得,溫柔其實是一種行為,而非性格。
哪有什么溫柔的人哩,不過角色扮演罷了。
「沉默」。
如果有一個詞能貫穿于肆寶、阿宵與我之間,那無疑就是沉默了。
創(chuàng)傷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我們的沉默分別意味著什么?
雖然我更愿相信自厭或是自卑都是某種臆想,但內傾思維的人們好像本身并沒有破局的能力。
一籌莫展之際,多聽她們講講自己的故事吧。
看了眼群消息。
“早安,最后一次了。”
還沒到晚上,就想著下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