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MEA教育你的小朋友,妙趣橫生!
一天晚上,媽媽忙了一天下班回家,累得半死,剛到家,5歲的兒子精力旺盛地問:
兒子:媽媽,媽媽,我要出去玩兒~
媽媽:外面天黑了,大灰狼要出來吃小孩了!
兒子:太可怕了,無奈地望著外面不說話了。
媽媽不想讓小孩出去玩,不是直接告訴他們“不要出去”,而是通過失效模式“大灰狼吃小孩”的方式,告訴小孩出去的結(jié)果。在小孩內(nèi)心形成一種壓力(警示),讓他不去做某種行為:“晚上出去玩”,最終達到避免被“吃”的效果。

這種思路其實就是FMEA——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媽媽“哄騙”小孩的方式有很多,F(xiàn)MEA不會只有一種,下面我們來看看FMEA的種類。
FMEA中最常見的是DFMEA和PFMEA。
DFMEA中的D是Design,設(shè)計的意思,其研究對象是熊孩子本身(產(chǎn)品或零件本身),其本質(zhì)是琢磨打造一個“成功”的孩子,到底需要有哪些特質(zhì)!

比如孩子長得帥不帥,個頭高不高,各方面能力強不強,具體到產(chǎn)品就是外觀、尺寸、性能。
研究好自己想要什么孩子了,接下來就是琢磨怎么去培養(yǎng)了,這實際上就是PFMEA干的事了。
PFMEA中的P是Precess,過程的意思,說白了,就是打算怎么去培養(yǎng)孩子,通過什么方法、什么步驟讓孩子最終具備DFMEA琢磨出來的特質(zhì)。
上面提到的DFMEA一般要在圖紙、規(guī)范之前完成,PFMEA要在過程設(shè)計確定之前完成。

FMEA難嗎?
其實FMEA的原理一點都不難,一個失效的概念,三個分析的維度而已。
但真正踏實做過FMEA的人卻會有不同的感受,似乎這是一個沒有窮盡的工作。好像操碎了心的父母一般,想方設(shè)法的去控制孩子生長過程中的一切風(fēng)險,去呵護孩子茁壯成長,卻又總覺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