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如何緩解乳腺癌和宮頸癌的術后水腫?
術后水腫是乳腺癌和宮頸癌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乳腺癌手術后,乳房被切除后,許多患者會出現(xiàn)胳膊水腫,導致舉起手臂和彎曲手臂變得困難,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不便。宮頸癌手術后,下肢水腫和排尿不暢也是常見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中醫(yī)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來解決水腫問題,幫助患者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以我接診的患者為例,我有一位患者右側乳房切除,手術以后右肢,沉重腫脹,腋下及手術區(qū)域皮膚有緊繃感,腋下發(fā)硬,胳膊不能活動,顏色發(fā)紫,手指麻。因為還在化療階段,還有一些化療的毒副反應,全身乏力,食欲不不振,大便溏稀。舌淡胖,苔膩,脈沉細,屬于脾氣虧虛,水瘀互結,癌毒未清,對于這樣的患者,應該采取,健脾活血、利濕解毒的方法。

方用黨參脾氣健脾,白術甘溫,健脾燥濕,茯苓甘、淡平兼歸脾經,既可祛邪又可扶正。薏苡仁甘淡涼,歸脾經,淡滲甘補,利水消腫兼健脾補中。赤芍活血兼散肝經郁熱;當歸補血活血。夏枯草,漏蘆,土貝母能這三味藥能幫助患者減輕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的癥狀。郁金,積殼行氣解;雞血藤、絲瓜絡能活血通絡,炒麥芽,雞內金行氣開胃,炙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
綜觀全方,采用補中氣、滲水濕、化瘀血、清癌毒、行氣滯等治療方案,以達到使脾氣健運的效果。

該方案不僅可以有效地去除癌毒、瘀血、水濕等不良癥狀,還能自然消除水腫。服藥后,患者肢體腫脹明顯減輕,腋下及手術區(qū)皮膚繃緊感得到緩解,手指麻木減輕,上臂抬舉外展幅度增大,納食好轉,寐差。此外,建議在原方基礎上加入夜交藤、酸棗仁等草藥,去除雞內金、炒麥芽等成分,治療一段時間后,患肢腫脹基本消失,手功能恢復,納寐可二便調,手指麻木、皮膚繃緊感得到基本好轉。
這充分證明了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對于水腫的治療效果顯著。因此,患有婦科癌癥的女性朋友們不要輕視水腫問題,及時尋求中醫(yī)的建議和治療方案,以保證術后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