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俗世奇人》第零期
提出意見者及每處錯誤第一個指出者寫入下期特別鳴謝名單。
馮驥才《俗世奇人》
一、頗具特色的語言(一)地道的“天津味兒”
《俗世奇人》講的故事全都發(fā)生在天津衛(wèi)這片水咸土堿的神奇土地上。作者的“天津式語言”更增添了文章的地道味,讓人真的感受到天津市井的熱鬧往來與民間的奇規(guī)異俗真正讓讀者過了一把癮。
《蘇七塊》一文中作者對主角的眼睛描寫道:“眸子賽燈。”“賽”是天津方言,有“好像”或“似”之意,盡管只是對人物外貌的客觀描述,也用了天津方言。
《大回》一文中,又有“使嘛法子”這樣的話,一下子就將天津人粗獷、豪爽卻又樸實的性格暴露無遺,表達(dá)效果直接拉滿!
(二)舉世聞名的人物描寫
1、連貫性強(qiáng),多用短句
《蘇七塊》一文開頭,就寫道“(蘇金散)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兒一絡(luò)山羊須,浸了油賽的烏黑锃亮”。這一段對蘇金散外貌的描寫,可以從以下角度分析。
(1)人高袍長。僅用四字,就寫出了蘇金散修長的身材和懸壺濟(jì)世、仙風(fēng)道骨的名醫(yī)形象。人的身高和袍子的長短都是從人為主體豎直方向上的數(shù)據(jù),并且二者可以認(rèn)為是正相關(guān),所以適合放在一句寫。句式運用”名詞+形容詞+名詞+形容詞”的句式,加強(qiáng)了語勢,讀來朗朗上口,同時又加強(qiáng)了與下文的銜接。后面的“紅唇皓齒”也是一樣的道理。
(2)眸子賽燈,下巴兒一綹山羊須。
運用比喻,且喻體準(zhǔn)確,語言自然。不僅比喻用得準(zhǔn)確,起到了使句子生動形象的效果,還很自然地藏在萬千普通語言之中,不突兀,令人讀來毫無違和感,上下一氣呵成,令人回味無窮。
2.不同角度互折射
《冷臉》中,“直說得腦門流汗,嗓子冒煙”,分明就是神態(tài)描寫,卻讓人的關(guān)注點全然不在臉上,反而把人物的心理整得明明白白。
3、硬家伙“動作”
《泥人張》文中,描寫泥人張捏泥人的動作的片段,也有幾個特點:
1)勾勒的全面性,整體性、注重全體的聯(lián)動
這段話同時寫了左手、右手、眼晴,雖然只是用左手捏,可將全身其他部位的閑適、自然展現(xiàn)出來,更體現(xiàn)了泥人張技藝高超。
2)烘托氛圍,反飾劇情
“只見人家泥人張賽沒聽”“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都顯示出泥人張面對霸道的海張五不僅不慌反而相當(dāng)沉著,在這種緊張氣氛下人物表現(xiàn)出的反差預(yù)示著此人雖不起眼但有高招,必反戈一擊。
二、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
雖然《俗世奇人》的重點是人物描寫,但作為小說,它的情節(jié)也一定值得人玩味。其他的小說情節(jié)往往是什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端资榔嫒恕返那楣?jié)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神奇。
《蘇七塊》中,蘇金散對于骨折病人,只要隔著皮一摸,就知道里面啥情況,再聽“咔嗒”兩聲,骨就接好了。這叫今天的各大中西骨科名醫(yī)和CT機(jī)老臉往那擱呀。
《神醫(yī)王十二》中,十二用吸鐵石治眼睛的事且不說。那大漢被肋骨掛在墻上我就笑了,更奇葩的是,王十二捂著那人口鼻讓他用自己的力把骨頭崩出來,科幻片也不敢這么拍吧。
然而就是荒誕離奇的情節(jié),才凸出了“俗”世“奇”人。
三、經(jīng)過礪練的成長
在《俗世奇人》中,我們都會品盡人生百態(tài),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也會和大馮一樣心中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俗世奇人”,他們就連擠眉弄眼是什么樣,我們都一清二楚。
以后有機(jī)會我們來慢慢體悟每個人物。
本人才疏學(xué)淺,研究不深,望各位語文大佬提出寶貴意見!
校對:可鐳
責(zé)任編輯:可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