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水之流:喜馬拉雅山南北二麓的恒河與雅魯藏布江
眾水之流:喜瑪拉雅山南北二麓的恒河與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上源塔若錯(cuò),東行千里到日喀則,
再東行千里到林芝-通麥,
此四者皆喜馬拉雅山北麓也。
巴嘎、普蘭守在兵湖上、下,杰馬央宗冰川出馬泉河,馬泉河?xùn)|出,入雅魯藏布峽谷,格爾納利河南出尼泊爾,下卡克拉河,卡克拉河?xùn)|注恒河;
大江上源馬泉河,中注羊卓雍措湖水,又注念青唐古拉山之三水,
南下過那姆卡姆,墨脫縣出,即印度。
過薩地亞向西南行千里入海,
此系喜瑪拉雅南麓。
河流西出薩地亞、丁蘇魯格爾,此喜瑪拉雅東段與“那加丘陵”之夾谷;
北匯西巴霞曲,經(jīng)過加濟(jì)蘭加、古瓦哈蒂,水勢寬洪;
古瓦哈蒂西行三百里,折轉(zhuǎn)南下孟加拉,從吉大港入海。
孟加拉-達(dá)卡,九河下注,恒河西來,
雅魯藏布江與恒河匯于戈阿隆多,名博多河,博多河入孟加拉灣。
計(jì)兩千里北高原,兩千里南河谷,蜿蜒為丁字四千里,再計(jì)支流兩千里,總計(jì)六千里;
恒河九水(九為虛數(shù))有南北兩源:
南源溫蒂亞山,
北源喜瑪拉雅南麓。
其干流,巴雷利東向勒克瑙,勒克瑙東向巴特那,坎普爾東向巴特那,
巴特那東下達(dá)卡,巴特那南下加爾各答;
雅魯藏布江,北麓泉谷之水也;
恒河,南麓之季雨也;
北高寒而南低鹵,羚羊、河魚乃際。
讀圖:選齋浦爾-占西-蘭契--科欽港-錫爾瓦薩-齋浦爾為馬蹄形,
馬蹄形內(nèi),地勢皆高,馬蹄形外,東北恒河谷沉陷,豐洪東下,西北印度河間雜沙漠,獨(dú)注西南。
拓展閱讀:
巴特那,勒克瑙,加爾各答;
印度河;
吉大港;
印度洋季風(fēng)。
封面繪圖:梁君惠,趙泱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