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杭州發(fā)生火災,在江西的劉克莊卻被免職,心中不滿寫下《一剪梅·袁州解印》


劉克莊是南宋一位著名的愛國詩詞家,創(chuàng)作了大量悲壯激昂的愛國詩詞。按照古代詩詞作品數(shù)量排序,陸游排在第一位,劉克莊緊隨其后排在第二位。
他的詩詞多反映現(xiàn)實,風格雄偉豪放,是南宋末年文壇的領袖。劉克莊還是南宋后期一位賢臣,他為人正直,愛國愛民,心懷天下,但他的仕途頗為不順,多次被貶。
公元1237年春季,劉克莊開始擔任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州。他禮賢下士,寬以待民,頗有政聲,深受當?shù)匕傩盏膿碜o。
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到了當年的秋季,因為臨安城(今杭州)發(fā)生了一次嚴重的火災,他受到牽連而被免職。
劉克莊心中憤憤不平,大為不服,以自嘲的口氣寫下這首詞《一剪梅·袁州解印》,抒發(fā)自己仕途坎坷的無奈與不公。
陌上行人怪府公。還是詩窮。還是文窮。下車上馬太匆匆。來是春風。去是秋風。
階銜免得帶兵農。嬉到昏鐘。睡到齋鐘。不消提岳與知宮。喚作山翁。喚作溪翁。
這首詞的詞意很好理解。
詞的上片是說,城中的父老鄉(xiāng)親對作者被革職感到不理解和不公平。春天才剛剛上任,秋天就被免職了,這也太快了吧!是什么原因呢?難道是詩使人窮還是文使人窮的緣故?
作者巧妙地借百姓之口為自己的被貶做了申述,并不是作者為官施政出了問題,而是受到排擠和打壓。
詞的下片,作者用反語發(fā)泄牢騷。既然不讓他當知州了,他就沒有訓練兵馬和督促農耕的職責了,可以成天游山玩水,飲酒作樂,睡到自然醒,做一個名副其實、隱居山水的“山翁”或者“溪翁”了。
其實劉克莊也知道自己被貶的原因,他支持給濟王的冤案平反。當時的皇帝宋理宗,他的皇位是從濟王的手里搶來的,所以濟王是理宗皇帝最忌諱的人。
臨安這場大火把濟王的住宅大部分都燒了,有人就又提出濟王的冤案應該平反。宋理宗惱羞成怒,把一些支持給濟王平冤的人都免職,其中就包括了劉克莊。
在這首詞中,劉克莊將心中憤憤不平之氣孕育在詼諧幽默的語言中,輕松活潑而又不失含蓄,是豪放粗獷的詞風中較為獨特的。
如果我們在職場中遭受挫折或者不公平地對待,不妨讀一讀這首詞,放松一下心情,回歸自然,做一次“山翁”或者“溪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