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2022年沃爾夫化學獎公布,“細胞通訊”研究者Bonnie Bassler榜上有名

2022-02-11 15:02 作者:返樸科普  | 我要投稿

科學研究是充滿樂趣的探險,它改變?nèi)藗儗κ澜绲睦斫狻!?/p>

——Bonnie Bassler




撰文 | 返樸


當?shù)貢r間2月8日17:00,以色列沃爾夫基金會(the Wolf Fundation)公布了2022年度沃爾夫獎(Wolf Prize)獲獎名單,其中化學領域的獎項分別頒發(fā)給普林斯頓大學的Bonnie L. Bassler教授、斯坦福大學的Carolyn R. Bertozzi教授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Benjamin F. Cravatt III教授,以表彰他們在理解細胞通訊的化學原理方面、在發(fā)明化學方法來研究細胞通訊過程中糖類、脂質(zhì)以及蛋白質(zhì)的作用方面所做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


沃爾夫獎始頒于1978年,意在獎勵對推動人類科學與藝術文明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士。其科學類的獎項包括醫(yī)學、農(nóng)學、數(shù)學、化學和物理學,藝術類的獎項包括建筑、音樂、繪畫、雕塑四大項目之一,是世界最高終身成就獎之一。截至今日,全球已有345名科學家和藝術家獲此殊榮。



編輯切換為居中


圖片來源:https://wolffund.org.il/home-page/



編輯



二十年前,人們覺得科學家已經(jīng)對細菌了如指掌,細菌不過是進化史上最原始的分支。當Bonnie Bassler還是一名本科生的時候,就因為被分配到研究細菌的酶的課題組而大失所望。她一開始覺得細菌是最簡單的生物了,但很快她就發(fā)現(xiàn),細菌的行為竟是如此復雜而引人入勝。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完成博士學業(yè)后,Bassler加入了加州Agouron研究所,專門研究細菌之間的“溝通交流”-- 現(xiàn)在,我們將之稱為“群體感應(quorum sensing)”現(xiàn)象。


群體感應過程是細菌通過產(chǎn)生,釋放,并監(jiān)測特殊化學信號分子,以此感知其他細菌存在的過程。這一過程使菌群能夠在群落尺度上調(diào)控基因表達,進而調(diào)控細菌行為,從而優(yōu)化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這種信號分子被稱為“自誘導物(autoinducer)”。所有已知的群體感應過程都遵從一定的范式。首先,細菌的細胞內(nèi)合成出小分子量的自誘導物。接著,通過被動的擴散或主動的分泌過程,自誘導物到達胞外;當細菌數(shù)量增加時,胞外的自誘導物濃度也隨之增加。當胞外自誘導物濃度達到某個閾值后,自誘導物與相應的受體結合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從而觸發(fā)信號轉(zhuǎn)導級聯(lián)反應,進而導致細菌群體水平基因表達的改變。通俗地說來,群體感應就是細菌之間的交流方式,自誘導物就是細菌的語言;不同的細菌使用不同的自誘導物,就像人類社會一樣。Bassler教授還發(fā)現(xiàn),有些細菌還能使用多種語言,和不同種群的細菌進行溝通,Bassler的工作增進了學界對種內(nèi)和種間通訊、種群水平合作以及細胞水平信號轉(zhuǎn)導與信息處理機制特點的理解,還催生了控制群體感應的合成藥物。


經(jīng)過三十年間Bonnie Bassler和領域內(nèi)其他科學家的努力,現(xiàn)在我們了解到群體感應現(xiàn)象在細菌的世界中普遍存在。理解群體感應的過程能幫助臨床微生物學家和工業(yè)微生物學家更好地治療疾病或改造微生物,甚至可以幫助科學家們理解高等生物的演化。通過操縱群體感應,我們可以阻止細菌做我們不想要的事情,或者促進它們做我們希望它們做的事情。比如,通過干擾群體感應,醫(yī)生可以應對耐藥細菌引起的感染。換句話說,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壞菌”閉嘴,讓“好菌”多說點。因此,Bassler的工作對開發(fā)新型抗微生物感染療法以及研發(fā)下一代抗生素有諸多意義。



編輯切換為居中


Bassler 2013年在TED演講,標題為How bacteria "talk"。丨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WurAmtf78



編輯



Bonnie Bassler的卓越工作受到了學界關注和認可,獲獎無數(shù)。2006年和2007年,Bassler先后當選美國科學研究院、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2015年6月,她獲得素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yī)學領域)。


除了投身于科研工作,Bassler教授也非常關心女科學家境遇問題。2015年3月,時任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主任、HHMI研究員的Bonnie Bassler來到北京參加學術研討會,會后參加了由顏寧教授組織的 “科學中的女性”懇談會(“女科學家論壇”的前身),與年輕學子們分享自己在科研生涯中的收獲與思考。會議內(nèi)容可以參考當時的報道:


《“科學中的女性”懇談會——科研需要你我!》http://www.cls.edu.cn/News/index2734.shtml

《頂尖女科學家:科研“玫瑰”如此綻放》https://mp.weixin.qq.com/s/MsRWwtzwOdlWTuhlhfzgww



編輯切換為居中


2015年3月,“科學中的女性”懇談會現(xiàn)場。左三為Bonnie Bassler。丨圖片來源:http://www.cls.edu.cn/News/index2734.shtml


本文第二部分內(nèi)容主要編譯自Wolf Prize官網(wǎng)通稿(https://wolffund.org.il/2022/02/08/bonnie-l-bassler/)感謝耶魯大學分子、細胞與發(fā)育生物學助理教授嚴兢審核。


2022年沃爾夫化學獎公布,“細胞通訊”研究者Bonnie Bassler榜上有名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嘉黎县| 汕头市| 龙南县| 贡觉县| 临清市| 潞城市| 吴桥县| 满城县| 青州市| 五大连池市| 郸城县| 元朗区| 吐鲁番市| 嵊泗县| 铜陵市| 扎鲁特旗| 彩票| 沙坪坝区| 洛南县| 嘉义县| 株洲市| 孝昌县| 湖南省| 左贡县| 乌鲁木齐县| 金山区| 安福县| 涟源市| 商丘市| 南昌县| 乌兰县| 鄱阳县| 西畴县| 钟山县| 扶余县| 金昌市| 西华县| 桐柏县| 图们市| 邵阳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