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相機的"機內(nèi)裁切"功能
這里是溢圖科技(原“相機筆記”)

不少相機都提供“機內(nèi)裁切”功能。使用時,傳感器的有效面積減小、最大照片尺寸變少、等效系數(shù)增加。以索尼7RM4(A)為例,全畫幅拍攝的最大照片尺寸為9504×6336(約60MP);在APS-C模式的最大照片尺寸則是6240×4160(約26MP),等效系數(shù)變?yōu)?.5x。
照片拍攝
在相機上使用“機內(nèi)裁切”模式和在PS等后期處理軟件上裁切到相同像素,畫質(zhì)是完全一樣的。還是以索尼7RM4(A)為例,在APS-C畫幅模式下,傳感器上從APS-C畫幅區(qū)域到傳感器邊緣的約34MP(60-26)就不參與工作了。

▲佳能R5 1.6x模式拍攝畫面與全畫幅尺寸示意圖
那這個選項有什么意義呢?首先是對絕大多數(shù)相機來說,使用裁切模式后文件尺寸更小,而這意味著更多的持續(xù)連拍張數(shù)、更短的清空緩存時間。然后是對一些相機來說,使用裁切模式還有可能達到更高的連拍速度。例如富士X-T3/X-T4等相機就需要在1.25x裁切模式下才能達到最高30fps的連拍速度。
擴展閱讀:小畫幅賺長焦(等效系數(shù)大,等效焦距長)的本質(zhì)是像素密度更高。全畫幅約60MP的索尼7RM4(A)相當于內(nèi)置了1臺26MP的APS-C畫幅相機;而尼康Z 7(II)、Z 9的的APS-C畫幅模式(約19.4MP)也與20MP的APS-C畫幅相機相差無幾。
視頻拍攝
一些相機(例如大多數(shù)為高像素相機)在裁切模式下可以使用超采樣,從而提供比全畫幅模式更好的細節(jié)、更少的噪點與偽色。由于會損失廣角(等效系數(shù)變大)和景深(傳感器有效面積減?。?,需要我們在鏡頭搭配方面做好準備。
* 例如:索尼7RM3(A)、7RM4A、A1,尼康Z 7(II)都是在約1.5x裁切時可以進行超采樣視頻拍攝;佳能EOS R5是全畫幅4K 30p超采樣、1.6x裁切時最高4K 60p超采樣。
小結(jié)
在拍攝照片時,建議大家盡量使用最大畫幅與最高像素。這樣不僅可以更從容地面對被攝對象(比如突然躍起的鳥),后期處理時也可以根據(jù)觀看屏幕、發(fā)布平臺選擇不同的輸出比例(當然,這也意味著我們要在存儲卡、硬盤方面多花一些錢)。而在拍攝視頻時,我們就需要根據(jù)相機型號、拍攝場景、使用需求與可用鏡頭來選擇是否進行裁切了。
還有什么相機功能需要我進行講解?趕緊留言吧。
(完)
@溢圖科技 由幾個不想躺平的老炮兒組成,主要內(nèi)容包括手機、電腦、攝影器材、數(shù)碼酷玩,期待您的關(guān)注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