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的“帝王之術”有多牛?24年不上朝,卻憑此穩(wěn)坐江山45年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一共出現(xiàn)過八十多個王朝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有荒淫無度的昏君,也有勵精圖治受百姓愛戴的明君,但是還有一部分皇帝,你很難說他是好是壞,比如說明朝的嘉靖皇帝,你說他壞吧,他寬以治民減輕賦役,你說他好吧,他又連續(xù)24年不上朝,有人說他是個“懶皇帝”,也有人說他是最懂“帝王之術”的高明皇帝。
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他是明朝第十一任皇帝,在位45年,卻有連續(xù)24年不上朝的記錄。不過,你可千萬不要以為朱厚熜真的是個“懶皇帝”,雖然他不上朝,但大明王朝發(fā)生的所有事情,他都一清二楚,就連遠在千里之外一個小小縣令的一舉一動也逃不過嘉靖的法眼。那么,他是如何做到24年不上朝卻能穩(wěn)坐江山45年?
手握籌碼,順勢借力;
明朝第九任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在歷史上的評價非常好,不但勤于政事勵精圖治,而且用情專一不近女色,一輩子就只娶了一個張皇后,既不選妃,也不納宮女,所以他的子嗣少之又少,只有兩個兒子,而且次子很早就夭折。
朱佑樘駕崩之后,傳位給長子朱厚照。朱厚照和他父親完全相反,不但不理朝政,而且只知道吃喝玩樂花天酒地。過度荒淫的結果,就是朱厚照到死都沒能生養(yǎng)子嗣。朱厚照駕崩之后,皇帝寶座后繼無人,朝中的支柱重臣商議之后,根據(jù)古代宗法制“兄終弟及”的原則,確定原本在湖北當藩王的朱厚熜繼承帝位。當時,朱厚熜只有15歲,懵懵懂懂就撿到了一個皇帝的工作。
但是,別看朱厚熜年紀不大,從他進京那一刻,就開始展露出他在權謀方面的天賦。朝廷去接朱厚熜的使團,從北京到湖北,只走了12天,而朱厚熜去北京繼承皇位,卻花了差不多20天之久,表現(xiàn)得不急不躁,非常沉穩(wěn),要是換成其他人知道自己可以當皇帝,心情一定非常迫切,恨不得飛到紫禁城去。
朱厚熜抵達京城之后,由禮部呈上一份繼位方案,這份方案要求朱厚熜以皇太子身份繼承皇位,因此,必須先完成后皇太子這道手續(xù),然后再加冕登基。朱厚熜雖然只有十五歲,卻斷然拒絕了這份提議,他認為,先皇遺詔是讓他直接即位,而不是先成為皇太子。
面對這個十五歲的皇位繼承人,首輔楊廷和率領群臣上書試圖施壓逼迫朱厚熜接受朝廷擬定的方案,但朱厚熜對此置之不理。如果朱厚熜不即位,大明朝的皇帝寶座就一直空缺,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一旦繼續(xù)拖下去,國家很可能發(fā)生意想不到的動亂,最后群臣只得妥協(xié),朱厚熜直接入宮臨朝繼承皇位。
在這件事情上,十五歲的朱厚熜吃準了群臣不得不向他妥協(xié),因為他的手中既握著先帝遺詔這一籌碼,同時又利用了“國不可無君”的大勢,因此,朱厚熜很輕松就贏得了開局這場較量的勝利。
乾綱獨斷,軟硬不吃
嘉靖登基不久,就與群臣開展了第二次較量。這一次,是嘉靖向群臣發(fā)難,他提出,要以自己的親生父母為皇考,也就是說,要追封他的父母為皇帝與皇后。這一要求,遭到以首輔楊廷和為首的群臣反對,因為嘉靖皇帝自己都只是以小宗繼大統(tǒng),因此,群臣要求嘉靖尊奉正統(tǒng)以明孝宗朱佑樘為皇考,而稱其生父為“皇叔考興獻大王”。
對于嘉靖皇帝而言,這一方案完全不可接受,對此,他只有一個原則:認自己的親生父母天經地義,而且不可阻擋!他與群臣再次僵持不下,隨后,朝中兩百多位官員聯(lián)名抗議,試圖逼迫皇帝妥協(xié)。
這一次,嘉靖大發(fā)雷霆,不但下令對這些官員罰以廷杖,還乾綱獨斷強行追尊自己的生父為興獻帝、生母為興獻后,多年之后,嘉靖又將生父興獻帝的牌位升袝太廟,此事以群臣“完敗”告終,在這次的較量當中,朱厚熜變得逐漸成熟,操控群臣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嘉靖從此越發(fā)乾綱獨斷軟硬不吃,將皇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上。
但是,在經過多次與臣子的較量之后,嘉靖也變得更加多疑暴躁,喜怒無常,宮中伺候他的太監(jiān)宮女一不小心就要遭受很殘酷的懲罰,史書上記載因此殞命者多達兩百余人。1542年,一群忍無可忍的宮女趁嘉靖睡覺的時候試圖將其勒死,但以失敗告終,史稱壬寅宮變。
嘉靖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也嚇得不輕,不敢繼續(xù)在紫禁城的寢宮居住,而是搬到西苑的萬壽宮,他將這次大難不死的經歷歸功于信奉道教的鬼神之力,于是以養(yǎng)病為名開啟了長達24年不上朝的修道生活。
精于權謀,故弄玄虛
嘉靖皇帝在位45年,卻有長達24年不上朝,他是怎樣做到管理群臣治理朝綱的呢?雖然嘉靖躲在西苑煉丹修道,但當時有傳言說,大明朝哪怕芝麻綠豆的小事都逃不過嘉靖的法眼。
這當然不是嘉靖修道修來的法力,而是錦衣衛(wèi)為他提供了360度的無死角監(jiān)視,無論是京官還是地方官的一舉一動都被及時上報嘉靖。其次,嘉靖皇帝一方面把控內閣,另一方面還扶持司禮監(jiān)宦官參政與群臣形成制衡,自己則躲在西苑一邊監(jiān)視,一邊操控。

嘉靖精于權謀,有很強的控制欲,為了更好地掌控群臣,嘉靖經常玩一些故弄玄虛讓人捉摸不透的小把戲。有一年,首輔嚴嵩想提拔自己的學生胡宗憲出任總督一職,但遲遲沒得到嘉靖的批復,過了很久才收到太監(jiān)送來的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憲似速,宜如何?
嚴嵩想來想去,覺得嘉靖表達的意思應該是:胡宗憲提拔的速度太快,如果再升任總督適宜嗎?嚴嵩覺得自己很了解嘉靖,于是想寫一份奏折說明胡宗憲無論是聲譽還是能力都足以勝任,但他的兒子嚴世蕃卻有另外的解釋,嚴世蕃說:最近皇上多次在我們面前夸獎楊宜,所以這里的“宜”字應該是說他想讓楊宜出任總督。
嚴嵩一聽,的確有道理,于是將奏折改為推薦楊宜,呈上去之后馬上得到了嘉靖的批準。這種故弄玄虛的把戲,嘉靖玩得是爐火純青,既讓群臣覺得自己高深莫測,又始終讓他們處于猜疑不定的憂慮和恐懼當中,從心理層面對群臣實施高壓控制。
抓錢守權,威柄不移
嘉靖皇帝長達24年不上朝,因此有人說他是個“懶皇帝”,這種想法大錯特錯。表面上,嘉靖躲在西苑修道不理朝政,實際上,朝中大小的事情他都放心不下,所以才讓錦衣衛(wèi)充當耳目監(jiān)視外界發(fā)生的一切,包括朝廷的公文、大臣的奏折,嘉靖都親自審閱認真批改。
史書上記載嘉靖“深居淵穆而威柄不移”?!巴灰啤钡囊馑?,就是牢牢把握住皇帝的權威不曾放手,外界都說嚴嵩權勢滔天,實際上,但凡稍微大一點的事情嚴嵩都做不了主,還得嘉靖拍板說了算。
除了權謀之外,嘉靖還充分利用權臣為自己攝取財富,比如嚴嵩,嘉靖之所以對嚴嵩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縱容嚴嵩父子貪贓枉法,最重要的原因是嚴嵩父子擅長撈錢,他們就相當于嘉靖的錢袋子,當君臣上下都想著如何撈取錢財?shù)臅r候,苦的最終是天下百姓。嘉靖一手抓錢,一手抓權,雖然將“帝王之術”玩得爐火純青,將群臣玩弄于股掌,但他執(zhí)掌大明45年,最后留下的卻是一個風雨飄搖、積重難返的破敗王朝!